【峥嵘岁月】五渡油坊有奇招

吉利社会 2024-11-07 03:53:10

1946年7月12日,国民党50万军队在安徽来安至江苏南通800里战线上向苏皖解放区大举进犯。7月13日至8月27日,华中野战军粟裕司令指挥的部队在苏中地区的泰兴、如皋、李堡、海安、邵伯一带七战七捷,共歼灭进犯的国民党军13个旅,内有7个整旅,毙歼敌5万余人。人民解放军在作战中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及地方为目标,所以虽然在国民党军的进攻面前退出了许多城市和一部分乡村,但是最后终于击破敌人的攻势,而使自己由防守转入进攻,由被动转为主动,取得最后胜利。

华中野战军执行毛主席制定的力求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方针,在获得苏中七战七捷伟大胜利之后,大踏步前进,北上保卫涟水。苏皖一分区由于敌人封锁,划出通如线以东地区(如东、南通、海门、启东4县)成立苏皖九分区,相互配合,坚持原地武装斗争。

国民党第一“绥靖”司令李默庵在进犯苏北第一期作战中,被华中野战军打得损兵折将,才暂时窃踞如皋、 海安两个孤城。

1946年10月,南通有国民党军队第二十六旅,平潮、白蒲有第一七五旅,如皋有第四十九师,海安有第八十三 师、第六十五师、第六十七师,泰县有第一四八师,邵伯有第二十五师,黄桥有第一〇五旅,靖江有交警第十一总队,海门有独立团,包围一分区南部,在通如线、海泰线上据点、碉堡林立,妄图于11月下旬向南线4县(如皋、泰县、 泰兴、靖江)地区进行“会剿”。 一地委决定组织精干队伍坚持内线斗争,粉碎敌人的“扫荡”,大部分武装和地、县、 区干部北撤到东台、台北县(今盐城市大丰区)外线配合斗争,牵制敌人北犯东台、盐城的第二期作战计划,使敌首尾不能兼顾,并与全国战场相策应,利于我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其中发生在海安、如皋地区的五渡油坊头既惊险又精彩。

第一次北撤队伍武装强渡油坊头

敌在南通、如皋、海安、泰县、泰兴、靖江构筑城寨工事,从南通经如皋到海安一线构筑据点,单双层碉堡18 处。从海安到泰州一线构筑据点,单双层碉堡22处。各据点碉堡之间还有不少碉堡群联系成为封锁网。如皋北 乡13里的柴湾有据点,再向北8里有葛家桥碉堡,敌人日夜巡逻放哨,封锁公路运河,以点线相连,切断一分区 南北部的交通往来。起初, 一分区组织党政军人员从海安以西通过封锁线,经紫石县境越海安、安丰线向东台三 仓、台北龙王庙转移,后因敌人严密封锁住这一带渡口,南北线交通中断。

一地委侦知南通“绥靖”司令部将对南线“会剿”,当机立断,组织地区、4县县直机关和区乡干部北撤。这次北撤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有地委、司令部、专署直属机关人员、分区主力和4个县团、党政干部几千人,另外还有不少民工挑送用布包好的华中币。北撤由地委书记钟民、司令吴咏湘指挥。分区考虑海安 曲塘线无法通过,决定从如皋以北的油坊头作为突破口,有组织地作外线转移。

油坊头是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集 镇,南距柴湾据点5里,北距葛家桥碉3里,镇靠运河西岸,如皋至海安公路在镇西边。在这里要通过公路、运 河两道封锁线,当时舍此无处通行。分区派武装已在油坊头突击搭好浮桥,让大批人员过河。专员汪海粟、公安 处处长姚远、财政科科长蒋诚留南线坚持。财经处处长刘和赓率文教处科长张渤如、督学杨违依、通讯员戴二银 和我随军北撤。当时专署机关已先后几次精简转移。民政处副处长曹衍正留下调任如皋县县长,加强如皋县政 府领导。民政处处长季恺、法院院长周思德、秘书张岳侯已先期转移到台北县海边留守。副专员董希白原来在 北线领导东台、台北县工作,没有到南线来。所以这次北撤,专署只有我们5个人。

11月21日下午,刘和赓和我们4个人做好北撤准备,行李轻装,身背军粮,我还背了一个小布袋的黄金。许 家屯副书记写信要我们护陪民主人士季藩一同北撤。晚饭后,从夏堡北金家庄出发。

我们专署小组尾随分区指挥机关前进,当到达油坊头公路时,看到南北两边都有分区武装警戒,严阵以待,而 敌慑我军威龟缩如城。我们北撤人员鸦雀无声,衔枚疾步,快步冲过公路向东到达河岸下浮桥。这时,季藩忽然 提出他跑不动,要求离队到油坊头找亲戚打埋伏。在这高度警惕、急速突过封锁线的时刻,刘和赓和我再三劝说无 效,季藩掉头而返(不久,季藩落入敌人手里,不幸牺牲)。我们随军过河,上岸东行时敌人已发觉我们行动,万一 如皋城敌四十九师出动夹击,我们将陷于被动。我们听到钟政委、吴司令的命令,已过河的队伍急行军向东南冲过 如皋李堡公路线到雪岸一带休息,没有过河的队伍撤向公路以西隐蔽待机过河。这一夜,大部分队伍过河,天明后 赶到了雪岸一带宿营休息。我听说浮桥踏断,靖江县团团长落水牺牲,泰县银行由于民工慌乱,丢失一批华中币。

这次武装强渡油坊头封锁线,虽有一部分没有通过,基本上完成跳出敌人包围圈、北撤转移的任务。在雪岸一带宿 营休息一天,继续向东进军,到如东县景安区袁家庄、海河滩一带休息,准备北去东台、台北两县海边外线坚持斗争。

第二次偷渡油坊头

过了油坊头封锁线以后的第二天,北撤队伍驻在景安区海河滩一带休息。刘和赓急匆匆地对我说,河西电台 不通,司令部有紧急任务要我去。我一到司令部驻地,分区章参谋长召开一个小会,有分区敌工科长沈诒、东台县 交通站长顾远新、分区警卫排张排长,武装战士四五人和我参加。章参谋长讲,司令部与南线指挥部许书记电台失 去联系,不知南线情况怎样,现有钟政委亲笔信交给我们连夜过油坊头封锁线到河西, 一定要把信交给许书记亲 收。章参谋长指出,我们前两天从油坊头过来,敌人已发觉了,封锁更严,要我们拼死过河,即使牺牲到最后一个人, 也一定要完成送信的任务。他指定沈诒为小组长,我为副组长,张排长指挥,顾站长负责交通联系。我们表示决心坚 决完成任务。

这一天,天色阴沉,雨雪欲垂,我们边行军边商议,到七里井,我们找到我堂叔父张广发做向导领路。路 上休息时商量分别前卫后卫,约定暗号联络,作好打仗和偷渡的两种准备。夜暗人静,为了避免被敌人发觉暴露目 标,不走大路、村庄,狗不发现人影就不叫。接近油坊头时,借了一只脚盆,沈诒脱下皮袄把钟政委的信藏在里边放 进脚盆浮在水面,前卫战士和沈、顾、张等人涉河而过,用手推盆。夜深天冷阴暗,没有发现敌人巡逻。我和后卫战 士一人在河东岸拍手轻呼,好久没有回音。我们俯伏下河,不见人影,不能呆等,而我事先约好的暗号又不回答,于 是即返回袁家码头等待会合。我们二人深夜东返离河边30多里远的地方借宿,因连日疲劳, 一觉醒来,阴雨纷纷。

我们天天向西盼望。过了几天,在丁家所南边五庄遇见沈诒等一行人回来,相遇甚欢。沈诒对我说起当晚 过河的情景,脚盆翻掉,皮袄和信件沉入河里,张排长勇敢跳入河中,捞上皮袄信件,急忙登岸冲过公路,向西逢 河过河,在根据地里找到一位农民家歇脚,群众热情招待,斟温酒解寒,天明奋奔如西找到部队。许书记见到钟 政委的亲笔信,领导干部联系上了,很高兴。我们大批人员昨夜北撒后,翌晨敌人大“扫荡”,发生战斗,指挥部 的电台丢失,许书记叫沈诒等立即返回,请钟政委拨电台1部送去。

这一次偷渡完成了送信联络任务,了解到南线需要电台。钟政委听了沈诒的报告,决定派1个连兵力掩护送 1部电台给南线指挥部使用。

第三次武装护送电台强渡油坊头

我与柴湾区委联系,选派乡干部陆进等10多人为向导,由分区主力1个连掩护电台1部从海河滩向西进军, 夜晚进入如李公路以西地区,设法弄到几部水车抬到河边,搭起临时浮桥,部队布好警戒,陆续渡河穿过公路, 没有遇到敌人巡逻队,通过了两道封锁线西去。我们送走部队,完成了护送电台的任务,10多人肩枪夜行西返。 从此南线指挥部与分区司令部恢复了电讯联系,上级党委又能指挥南线的斗争。

北撤队伍休息10多天,经过角斜、样茶之间的地区进入东台县境。 一地委为了保证柴湾区为分区南北线交 通走廊,派分区交通科肖科长在油坊头河西的海南区,我在油坊头河东的柴湾区互相保持联系,我留在符杨庄一 分区兵站等待尚未过河的部队和干部。那十几天,先后有靖江县团一部分部队和零星部队、干部利用敌人空隙 过了油坊头到柴湾区,我同柴湾区委联系供给粮草让过河来的部队和干部在牌楼口一带休息,派人送他们通过 样茶、海安一线的大河、公路向东台县三仓河前进。

1947年春,敌人加强控制如李公路以西三角地区,柴湾区区长、乡干部跳出包围圈在路东坚持,我和海南区 失去联系。

第四次江南健儿强渡油坊头

1946年12月初,我已完成接待南线北撤部队的交通供给任务,向北找分区机关。分区北撤队伍离开海河滩时地委曾决定我留下担任柴湾区区长,我乘此北上汇报工作之机办理工作调动手续。我刚走到角斜附近,遇到我向南的10多人的小型武装,途中相遇互问情况。这支小武装是由江阴县委书记王鹏、常熟县委书记陈冀率领, 他们了解我就是张远猷后喜出望外,取出地委钟民书记给我的亲笔信,要我做向导带他们通过油坊头封锁线。我折返陪他们到了滩河口南边的居李乡,与乡支书施克进研究过河的措施。

第二天,江南健儿200多人身背美式卡宾枪、汤姆枪赶到周家庵休息。出发前,王鹏书记动员大家打回江南故乡去深入敌人“心脏”地区坚持斗争。敌人向我苏北进犯,华中党委决定我们江南健儿回故乡打游击,不久的将来,迎接解放军渡江。王鹏对我说,地委书记金柯等几个人化装商人从青龙港过江到上海去,然后到江阴、常熟同他们会合。当晚,由柴湾区的干部陆进等10多人带路,因天寒水浅,他们200多人涉水而过,没有遇到敌人的巡逻哨兵,顺利地突破如海线的封锁向江南进军。

1947年夏,我在城东区(原柴湾区和丁东区合并)坚持,看到西南方向来了一男一女,城市商人、姨娘打扮。他们大摇大摆而来,我注视他们,询问情况,男的拿出化名的伪造良民证,说他是江南地下党派他来向华中党委陈丕显书记汇报工作的。他说金柯在上海被捕叛变投敌。王鹏、陈冀在江南的江阴、常熟县白天不能活动, 王鹏隐蔽在江阴北门纱厂工人地下党员家里,夜里出来进行秘密活动。他指女的是家住样茶附近的地下交通员,以回乡探亲名义掩护他从上海来的。我认为他说的事实相符,即派人送他们到东台三仓河去射阳县合德镇,向 华中工委书记陈丕显汇报。后来,我听说这个男同志参加如东县的土改复查工作。

1957年,我在南京遇到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鹏,谈到1946年冬江南健儿过油坊头封锁线的情景。他说这支队伍从靖江到八圩过江,敌人发现尾追,被迫撤到宜兴山区坚持,在江苏、浙江边区活动, 一直坚持到大军渡江胜利会师。他还愤怒地指责金柯叛变在宁沪线一带破坏党组织的罪行。

第五次分区主力强渡油坊头

1947年2月中旬(农历正月下旬),柴湾区委接到如东县县长邹强的来信,要区委准备粮草迎接分区主力。过了几天,分区主力一个团,由钟民、许家屯、吴咏湘率领,在丁家所东南的李家庄雀儿塘一带宿营,区委书记刘健和我去汇报。钟、许、吴首长谈南线艰苦尖锐斗争的情况,指出这次到南线去要打开局面,粉碎敌人“驻剿”,并表示坚持到底,最后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令我们物色干部做向导。

黄昏前主力分一路纵队向西逶迤行军,根据地干群欢欣雀跃;敌占区的群众掩门窥望,惊喜新四军没有垮。当大军路过符杨庄时,土匪“还乡团”、自卫队早已闻风而逃。如皋、海安之敌毫未察觉。傍晚夜黑,抵达油坊头东岸,搭起浮桥,部队源源过河。这支主力由东而西,战斗情绪高昂,跨入南线境内。我听说这支主力在南线横扫土顽,连战皆捷,扭转南线战局,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度过艰苦岁月,坚持到最后胜利。

我军所以能通过这个敌人夹缝的渡口,是由于党领导的武装坚持原地斗争的正确性;又由于我们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也由于我们利用敌人色厉内荏薄弱环节,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终于取得了胜利。

作者:张远猷

根据《海安红色之源》有关内容编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