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现身!编号2053号,新造的黄皮歼-20B新增一架

鱼雷看车 2024-09-11 14:33:52

去年底2052这个测试编号的歼-20专门写过一篇,但其尾部图相对匮乏,确切的说是不够清晰,前日看到了2052的新图,不过没敢下手,原因就是太过清晰,而且是机场起降的状态拍摄的,不过现在满屏都是它的情况下,看来可以动手来一篇,毕竟这是歼-20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体,即使没有矢量喷口出现,凭借其更为强悍的发动机,这种全新突破依然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单看外观造型,相比目前服役状态的歼-20,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气泡式一体化玻璃舱盖的变化,后端切了一部分,隆起的背脊填补了这一块;而根据此前腹部照能够看出机身后端下腹部分明显有了修型,说明整机气动层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很明显发动机这一块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也就是传闻中的WS-15“峨眉”匹配试飞的可能性大增。

高清的尾喷口对比现在服役状态的尾喷口,仔细看收敛叶片和后端银色部分的比列,就能发现确实有较大的变化,可以确定是新型发动机正式装配,并非空穴来风,不要看尾喷口的锯齿状设计,这个不具备参考性,之前服役的版本就有了。

用途层面而言,一来就是为了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并不是针对红外信号的抑制作用,说白了锯齿状可以借助多方向的镜面反射和边缘衍射代替小角度的能量集中的大镜面反射,来控制镜面强反射,避免仰视和仰视雷达回波,二来传闻可以降低折流板的应力集中现象。

可惜之前不少人推测的早期歼-10TVC全向矢量喷口未能实现,去年底图片清晰度太差,还抱着一定的幻想,现在高清图出现了,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就是普通的尾喷口设计,好在发动机给力。

其实此前歼-20总设计师杨伟就曾公开提及过,未来战斗机之间的空战将是信息化的战场,其中超视距空战和信息化作战能力会成为空战的两个关键点,而近距离格斗的机会将大大减少,意思其实相当的明确,空战中“狗斗”画面将会极少发生,矢量喷口的作用就是就是提升战斗机近战状态下的机动能力,但是矢量喷口带来的结构复杂度和重量冗余度在未来空战体系下并不是那么重要,毕竟矢量喷口技术我们是有相关技术储备的,不用自然就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

▲配图仅做参考,并非WS-15峨眉涡扇发动机

目前根据外网披露的信息,2052号可以称之为歼-20B型,原因就是涡扇发动机本身有了重大的突破,不过截止目前关于WS-15的相关信息相当的缺乏,并未正式公开,综合国外媒体各种猜测和分析,认为该发动机的原型机已经能够产生至少36000磅的推力,而其最终目标则是实现40,000磅的推力等级——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强大的WS-10发动机最新版本的最大推力级别为32,000至35,000磅。

而歼-20B在装上涡扇-15发动机之后其在爬升时的机动性强得多、速度也更快,机动性更加强大,包括航程增加,可大幅提升作战能力,能够在不开启后燃器的情况下与美国的F-22一样持续进行超音速巡航(有传闻WS-10C的版本已经可以轻易实现不开加力的超音速巡航),同时挂弹能力也会提升,其作战半径也将大幅度提升。

根据最新的照片显示,除了现身频率颇高的2052号外,2053号也悄然现身,看来新款的歼-20B试飞频率正在加快,配合WS-15之后,我国在航发这一块可谓是全面突破,解决了老大难的“心脏病”问题,其意义自然是相当之高,前几日“玉龙”核心机的突破就是一个信号,多年的波折,现如今终于到了开花结果之时。

至于不少媒体提及的忠诚僚机计划,那应该是针对双座版的,央视视频画面里出现的也是双座版,和单座版并没有多大的关联性,不能否认无人机在未来作战体系内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是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目前的双座版已算是全球难得的五代半战机。

26 阅读:4704
评论列表
  • 2024-09-11 18:07

    从俄乌战争来看,近距离格斗几乎没有了

    石不时看看 回复:
    无人机近距离格斗刚开始!
  • 2024-09-12 16:01

    全动差动垂尾➕全动差动鸭翼,矢量喷管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如果全动差动垂尾➕全动差动鸭翼做出的机动性就已经超出了飞行员或机体强度的极限,那发动机的矢量喷管就毫无意义了,徒增动力损失和重量增加,还有故障率和后勤保障维修难度

  • Chen 9
    2024-09-12 12:25

    2055都出来了

  • 2024-09-11 22:42

    炒冷饭

  • 2024-09-12 08:10

    教官问!为啥要狗斗?答

  • 2024-09-11 19:22

    边上小挖机成功出位

  • 77 1
    2024-09-11 21:44

    歼20有鸭翼本身机动性就够用,上矢量喷管只是锦上添花。

  • 2024-09-13 14:34

    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