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抓周抓到女红,为何贾政如此生气?原来抓周竟有这么多学问

历史故事趣说 2025-01-09 15:58:21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宝玉周岁抓周抓了女红:

“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贾政对此很是恼火,“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不大喜悦。

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孩子周岁抓周所抓之物可以用来预测其长大之后的志向和兴趣,孩子抓女红则预示着以后会混迹女流、沉湎女色,没有什么大出息。这也是贾政不喜欢贾宝玉的原因。那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抓周呢?

1、抓周是什么

抓周,旧称拈周试晬,或称试儿、试周、揸生日,是我国古代测试婴孩儿性情、志向和前途的活动,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诸事顺遂、家庭兴旺的祝愿,反应了父母对孩子舐犊之情,是一种兼具人伦性、趣味性、以育儿为追求的习俗。

关于抓周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中明确记载:

“江南风俗,儿生一其,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

很多著述据此认为,抓周习俗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在江南地区流行。隋唐时期,抓周逐步从江南普及到全国,并称之为“试晬”、“周晬”

宋代《东京梦华录·育子》中记载:

“至来岁生日,罗列盘盏于地,盛大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元明时期,抓周习俗进一步普及,被称为“期扬”。清代时期,才有了“试周”、“抓周”一说。《儿女英雄传》一书中,对此也有相应的记载。

清末民初之际,抓周习俗在北京地区依然非常盛行。彼时,孩子儿周岁,并不置办酒席,也没有请帖请客,亲朋好友会自发前来祝贺。

所带礼物也非常简单,没有金银首饰等大礼,只是一些糕点或玩具。长辈们还会用白线拴上钱币,套在孩子的脖子上,被称之为“挂线”。

2、抓周如何进行

那如何给孩子抓周呢?在古代,这跟家庭的富裕程度有关。

富裕的家庭会在窗前摆放一张大案,上铺锦席,摆上印章、经书、笔墨纸砚、算盘、账册、钱币、花朵、胭脂、玩具、零食等。若是女孩儿抓周,还会摆上勺子(炊具)、剪刀、绣线、花样子(刺绣工具)等。

从这些摆物中,也能看出古代对男女不同的职业设定:男子去读书、去做官;女子则要留守家中做饭、洗衣,做针线。

不太富裕的家庭,会对抓周的摆件进行简化,一般会用铜制茶盘,将《三字经》、毛笔、算盘、些许零食置于其内,供婴孩儿抓取。

给婴孩儿摆了这么多物件,它们都代表什么呢?

印章代表着官运,如果孩子拿了印章,则预示着孩子以后官运亨通,前程似锦。如果孩子抓了文具,则预示着孩子读书能力非常强,将来会是锦心绣口,必定能够状元及第;如果是剪刀、勺子等炊具用品,这预示着孩子以后比较擅长处理家务。

3、为什么要抓周

抓周在古代能够普及开来,肯定是满足了人们某种心理上的需求。

有人认为抓周中的预卜信仰起源于原始的征兆观念。这种观念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人类社会的吉凶祸福,在发生之前都会存在相应的征兆,受到冥冥之中某种力量的控制。虽然直至今日,我们依然不知道这种力量源自哪里。

同时,抓周也寄托着古代父母望子成龙的希冀。因为受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刚出的孩子就被父母给予了强烈的角色期待。虽然古代时期,因为阶级、经济条件等的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有所差异,但均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自己,跨越阶层。

也有人认为,抓周就是孩子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习俗一样,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诞生礼仪,并没有特别的深意。

也有人把抓周狭隘地规定为一种家庭内部的俗信活动,其思想根源是人与物相触互感的巫术观念。

今天我们已经明白,抓周以孩子小的时候偶然接触之物,对孩子的未来做必然判断,是非常不科学的。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孩子周岁时进行抓周,但已经没有了迷信内容,更多的是一种取乐逗趣的游戏,为孩子周岁助兴。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