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美好生活”,是抖音一直提倡的理念。
但随着使用人群的逐渐增多,其承载的内容也越发丰富。不难发现,如今的抖音,已然从“记录自己生活碎片”的泛娱乐化短视频传播聚集地,演变为了“随手拍摄身边事”的信息分享平台。
信息——这是关键词,这意味着抖音已经具有成为舆论场的基础条件,让原本可能被隐匿的众生相,暴露在阳光之下,并进一步放大发酵。
此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唐山打人事件”,就是因为一条首发于抖音的视频,一下子冲到了公众的面前。
相比于微博、公众号以文字及图片构成的传播场景,抖音以直观、立体、有冲击力的视频,配以有动效的说明文字、紧贴现场的背景音乐,再加上突出重点的剪辑,让这种不经意间接收到的信息更容易激发观看者的情绪,一个个点赞、评论、转发,更是为信息的“爆炸”火上加油。
“唐山打人事件”像海啸一般席卷整个互联网,甚至还刺激了不少网友前往现场进行探访,从线上到线下,抖音完成了一次超大规模的传播和声讨活动。
曾有评论表示,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拿手机看视频、看新闻的人越来越多了,抖音这个“记录美好生活”的平台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热点新闻的集中地。
“为爱冲锋的勇士”,也是一个在抖音的加持下,让万千网友吃到瓜的一个典型例子。
一个骑行数百公里,只为找妻子对峙的苦情戏码,被各类自媒体账号反复渲染,甚至有体育类博主,开播以事件男主角“奔跑姿势如何标准”这类与事件本身关系不大的视角分析。
因为有这些抖音的自媒体大号及媒体大号,使得传播的内容也大都跳出地域及本身属性的限制,而是所有能被挖掘利用的热点、糟点,统统“一锅烩”,“四周观察”、“众说纷纭”成为常态。
而抖音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一旦炒热,那么这个视频就会得到机器的流量加持,大量推荐,直到达到流量顶峰。
“豪车女车主打人被挖丈夫系地方机关领导”、“某领导会议讲话中不经意露出奢侈品牌手表被调查”、“女子晒丈夫收入导致丈夫停职被调查”……越来越多的信息从抖音发出,或者经过抖音的二次发酵,热上加热。
这让那些本有可能被草草带过的事情,摊开来,在除微博热搜这类主要热点来源地外的抖音,增加其代入感,放大其情绪化。
我们从这些公众广泛卷入的事件可见一斑,哪怕是“事不关己”,观者之情绪都会深陷其中,这就是这种新舆论平台的独特力量。抖音显然已位列其中。
以前的“台”是一个个电视台,现在“台”是一个个自媒体,抖音为这些“台”,提供了一个更自由的发声地。
同时,此次波及全球的疫情事件,提供的大量传播素材,也进一步促进了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其中还是以抖音最为明显。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9.34亿人,使用率90.5%。预计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9.85亿人,使用率将达92.4%。
其中,抖音用户数量约在8亿,囊括了绝大多数上网用户。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抖音短视频平台月活量为67180万人,而到2022年,抖音日活用户,更是超过7亿。
随着用户量的增长,抖音的内容体系从值得纪念的个人生活,逐渐分化成了涵盖农业、科学、医疗、军事、学术、历史、政治、社会时事、心理学、艺术等更为丰富多元化的垂直细分领域,让用户能够尽可能地在平台搜索到自己想要了解到所有内容。
不难看出,抖音在尽可能地扩展自己所能容纳的信息的边界。
毫无疑问, “双微一抖”中的抖音已然具备成为「社会热点关键站点」的能力,其正在成为年轻人获取即时信息的第二大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