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三角定律和杂谈

顺江聊武术 2024-03-16 23:56:47

一堆杂谈~

双三角定理,额,其实是我早些时候曾经提出过的一个模式,和三路配合是一个体系的东西。

三路配合是我方的肢体使用的方法,而双三角定理是对方的目标定位的方法,说白了就是打哪里。

双三角指的是,上三角,头为顶,双手为底的两个角,下三角,裆为顶,双脚为底的两个角。

标准就是,打顶,破角。

打头裆,破四肢。

双三角的攻击手法有很多种,但常见的,就是类似八极架和八极拳的模式,比如手打头,也打胸腹,这是手打上下,还有手打头胸腹,脚踢裆胸腹。

打是个什么意思,就是肢体向这些个目标撞去,就是打。

那四肢,一般而言就是反关节,或者砸关节,砸关节和打一样,就是肢体撞过去,而反关节则是扭,所以对于四肢,还要增加旋转这个选项。

三路配合是方法,双三角是目标,两者结合,就能形成套路,一切的套路,不管古今中外,都是这两者的不同配合,明白这个,才能评判套路的优劣,是方便有效,还是复杂难做。

举个例子,八极架,啥,就一个流程,简单明了,手在上打头,在下打裆,没有腿法,完全不打其他地方。

而且思路清晰,前面开门,进去就仙人指路和巨蟒缠身,没追上,就继续开门,开过头了,手臂回来一打,反复进退,然后列出三种手臂被抓的场景,上中下三种解法。

像八极拳里面,手脚配合,就是一下打头,一下打裆或腹,上下配合,虚实结合,比如斧刃翻砸,斧刃脚踢下,防御就聚集在下方,然后上面来个翻砸,有人可能会想为何不加打弸,打弸也是下,不能这样的,这不叫配合。

还有比如心意拳,上下配合,是形成组合借力的上下配合,这个八极拳也有,比如上面说的斧刃翻砸就要借助踢脚的下跺的力,和心意拳是一样的,心意拳用法常用的就是先给个手臂上撩,然后顺势起刮地风踢脚,然后脚下落带动手臂向下撕砸,看起来就像以髋为轴的一种摆荡,手有劈撩,脚分踢踩,而不加入转身的发力部分。

其实转身的发力我说过很多次,不能很好的和步伐配合起来,转身会影响你移动过程中的力的方向,比如美式拳击,移动出击就是劣势,俄式就是几乎一条线上的转身,就不怕在移动中攻击的问题。

少去转身会咋样,会不方便于向前的力,心意拳有向前的力,单把,双把,但是不能从跨中借力,而单纯是冲撞+臂力。

或者说像泰森那种套路,123,前后勾,这个配合着欺骗,进步,发力的设计,属于左右配合(拳击也只有这个),一个骗,两个骗,再来个实的,当然泰森牛逼在于他打得准,而不是这个简单的套路有多难防御。

没有前后衔接,上下配合的套路,就不是一个好的套路,比如说,二十四式太极拳……

开头起势撩裆翻人没问题,然后一个野马分鬃??野马分鬃是贴身的时候用的,能撞能翻人,但在起势这个距离下,是无法使用野马分鬃的,所以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设计上,是有问题的。

比如你起势加个左右穿梭我都可以接受点……

这既是单式衔接出现问题的套路,说句难听的,我怀疑24式是硬拼在一起的。

套路的设计是因人而异的,具体和套路创立的思路有关,这个啥意思呢,比如说,咏春,相传创立者是女性(怀疑是永春白鹤拳),所以,这种窄距的手位,对小个子,肩窄的人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肩宽的人,就没办法打得好。

而小个子,肩窄,也侧面说明了力气不够,那咋办,不能斗力,只能斗快,专打头面,咽喉,眼睛,踢裆,踢关节,为的就是在四两力的情况下,打垮千斤人。

而洪拳,八极拳,设计就是给肩宽的壮汉用的,因为肩宽,所以冲撞和肩靠是很有力的,因为肩宽,所以长桥大马,放长击远,也因为肩宽,所以打人中线是不能用正身,只能用侧身,正身你手臂都很难归中。

类似的还有劈挂,也是给大开大合的人用的,或许是壮汉,也可以是高人——手长的人用。

但是劈挂偏向壮汉,因为转动的力是腰胯力,这个是壮汉的专属;而通背偏向瘦人,所以靠的是肩膀的弹抖力,而不是转腰胯的力。

螳螂拳也是偏向瘦人的,所以步法走猿猴步,壮人无法走猿猴步,那个步法很累的,我练过很多年。

所以总体来说,壮人的拳法多身法,腰胯动力,而大开大合,这是为了突出优势;瘦人的拳法多臂法,弹抖用力,而闪转腾挪,这也是为了突出优势。

为何壮人不用弹抖发力,壮人可以用弹抖手臂来发力,但是速度一定赶不上瘦子;瘦子也可以腰胯发力,但威力一定比不上壮汉。

不是不能用,取长补短是可以的,但是,在与人交手的时候,要做的应该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是平时训练的时候要学会平衡,补齐短板,但和人交手就不能再这样了,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会被人打死的。

套路的设计也是如此,其实使用起来也是如此,你让壮汉去打咏春,打出来的也像洪拳;让瘦子去打八极,打出来的也像长拳。

这是因为套路设计初衷的缘故。

所以挑门派就应该挑合适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喜欢一个门派,就想着门派的功夫能合适自己,这个不切实际,没有必要。

太极拳其实对化劲的姿势来说,是可以加入咏春的手法的,比如推手,棚捋挤按,捋的姿势是一个引的姿势,其实就可以把咏春的搭腕给加上去,因为太极拳是化的,不是擒拿,所以没有抓,但是仅仅是利用手臂来引导,有时候控制性不足,这时个人看法,可以加入咏春的腕部的技巧,摊伏在对方手臂上,再转身捋按,会更有效率。

其实太极拳也有三板斧,就是捋挤按,其中的挤,就非常接近咏春的膀手,捋按是引导的方法,也接近摊伏。

捋——摊

按——伏

挤——膀

这个是怎么对应的,向外手法,捋和摊,向内的手法,按和伏,向前而依靠手臂的,挤和膀。

比如推手里面的捋手,向左侧捋,可以把左手变成摊手,右手变成伏手,其实效果会更好,这就是咏春给太极拳的借鉴。

曾经不是说过有个咏春的理论,说咏春就是八手,八斩刀,四折腕,四折肘,其实就是这个分类,上中下前四种,如果只要上下和前,那就是摊伏膀了。

太极的八法,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大部分人是按照手法来说的,其实吧,我说过,后面四个是四隅推手,其实是一个东西和前四的。

棚——挒

捋——肘

挤——靠

按——采

许禹生的书里面写的,和市面上的大捋有点不同,就是陈氏的大捋。

这个里面,以肘肩为接触点,四正是腕肘推手,四隅是肘肩推手。

以肘下压为捋,下压引导对方的前臂;以肩靠为挤,前臂被控制引导,肩撞顺势而出;以采为按,不同于按的是,采是压小臂,带动肩膀向下,而不是像按那样直接按攻击部位小臂;以挒为棚,其实这里比四正多个动作,被采的人想着挑起手臂还击,用挒劲把他转出去。

哦对,忘了说,这个书里面的四隅推手,起手势是八极拳的两仪桩。

两仪桩(肘)——避裆(靠)——大捋(下压)懒扎衣(扭臂)

《拳势图解》看不懂的地方是,这个四隅推手其实第一遍只有三个动作,第二遍开始加入了挒,就是挒是干嘛的,当对方肩靠你后,你要向下捋压对方的小臂,对方不从并挑起了胳膊,你就要一只手顺势打他头,另一只手挒。这个挒其实就是平时擒拿术的扭臂,最后结果还是把他的手臂向下压,动作是懒扎衣。

推手拿来干嘛的,缠斗,矫正架子,确保自己的距离感是对的,杨氏直接把陈氏的推手当成了招式,所以推手用于近距离缠斗,如果是远距离的游走,是不能用推手的。

吐槽一下,散打用大拳套,其实说真的,应该用分指手套,以前可能没这个尝试,但现在mma出现了,经验丰富了,应该恢复传武本身最常见的摔法,而不是还用阉割的中国跤,没有抓。

三大内家拳唯一有联系的,是腰胯的运动方式,这个是内家拳特有的,就是腰胯可以上下动来辅助发力。

其实人的身体分两段,胸部和腹部,腹部就是腰胯,胸部就是胸背,两者都可以左右旋转和上下收放,内家多走上下收放的方法。

但是,内外家其实不是这么分的,比如陈氏小架就走胯劲,说出功快,其实就是起效快,但已经走外家拳的方法了,所以外家拳其效果是很快的,内家拳却慢,难在难以掌握,不够方便。

三大内家拳其实三者都有,上下和左右,胸和胯的联动,就是不容易。

比如形意拳,胯是转的,但出拳的时候要含胸,这个很多人都不怎么被告知过,其实这是形意拳的基本操作,就是比较烦,这个胸腰折叠,含胸,为的是加力,还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受力结构。

拳击就是拢肩,而形意是含胸,但是含胸其实包含拢肩,不过没拳击这么拢而已。

形意拳讲一个形紧意松,说的是,架子受力结构稳定,而肌肉放松。

比如八极,侧面马步,那当有力在侧面来时,这个姿势完全就能很好的顶住,而不会垮塌,这是自身姿势形成的支撑结构,这个就是“形紧”。

意松指的是,肌肉放松,心情放松,因为紧张你发不了力,所以即便是八极拳这种刚猛的拳法,身体也还是要放松的,沉坠劲是三劲之首,没有十字劲这种身体姿势架构稳定训练,也要先出松沉,否则你形散,但意也散,也能有一定的攻击力比如像醉拳啥的,但如果你形紧,架子很稳定,发力却因为肌肉紧张而变得混乱,你也打不了人。

内家拳大部分都是躯干可以加力的,各种动作,外家拳躯干一般不动,内家拳的躯干变化,可以加力,还可以转换对方的力道,像太极拳就是干这个的,全身都动,能大大加大末梢扭动的幅度,从而更好的脱扣。

在打击方面,身躯动还可以增加力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类力道打出来的是甩鞭劲,即便是形意拳,打出来的也是甩鞭劲,只不过含胸这个姿势,增加了结构的受力而已,本质还是甩鞭劲,外家拳是直接保持结构,个人选择问题。

搏击是要很多素质的,其实最重要的是什么,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准度。

无论是现代搏击还是传武,对准度而言的器械都不多,比如洛马琴科头戴速度球,然后,没了……

因为大部分的训练都是建立在固定距离上的,哦打沙袋有的不算,可以自己调整不同的距离,这个类似空击,模拟自己对手和自己交手……

但具体问题就在于必须打中移动靶,比如头戴速度球,就是很好的移动靶,其他的哪怕是现代搏击,我也没见到什么特别好的训练准度的方法。

不管你身体素质,是速度,还是敏捷,还是抗击打,到最后都必须用到准度,练习准度最好的方法是打比赛,其次是速度球,那种边走绳梯边打速度球的训练,是最接近实战的。

什么沙袋木人桩,都不是很好的模拟实战的方法,所以缺乏选手在移动中,出拳打中移动靶,这才是实战的环境。

当你在移动,对方也在移动的时候,你要一边设计好你要怎么移动,一边以肌肉记忆出拳,来不及想怎么计算距离,因为都是一刹那的时候击中的,破绽大部分也只有一刹那,下意识出拳才是实战的关键。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