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毛主席劳累一年,难得去南方度个春节。
奇怪的是,每逢路过自家旁的小坡,主席总会让司机停下,关掉发动机,任凭车子滑下去。司机问为何,主席淡然道:“他是病人,得让他休养。”
那个“他”,便是徐海东。共和国十大将中,人称“徐老虎”的徐海东出身最苦,伤得最重。国民党的悬赏里,徐海东与毛主席、朱德并列,高达25万大洋。
1960年,毛主席路过邻居门口,突然对司机说:关掉发动机,顺坡滑
出身最苦的大将
徐海东出身贫苦农村,原是窑工。
其实,他的一生,足以勾画出中国革命的血与火,苦与痛。
年轻时,他曾挑着瓦盆,带着希望,去外乡叫卖,然而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寒风与饥饿。
结果实在撑不住了,晕倒在路边。
幸好一位路过的农妇看到他,送了一碗热粥,才将他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他不甘心这一切,尤其是阶级压迫带来的深重苦难,激起了他反抗的决心。
共产主义的火种点燃了他的心,而他,则不惜一切代价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改变他所代表的贫苦阶层的命运。
可抗争是有代价的。
国民党的打压无情至极,甚至连家属也未能幸免。
美国记者斯诺在访问陕甘苏区时,听到徐海东提起,国民党军竟将徐家66人一网打尽,甚至婴儿都未能幸免。
斯诺听后,震惊之余,才真正理解了中国阶级斗争的血腥与残酷。
在蒋介石“三光政策”的严酷压迫下,鄂豫皖边区成为了中国革命最坚韧的战场之一。
红四方面军的撤离,换来了徐海东领导的红二十五军的诞生。
在抗日战争中,徐海东所领导的革命力量继续生生不息,直到新四军的江北部队与五师的成立。
1926年,北伐战争拉开序幕。
徐海东加入了被称为“铁军”的第四军,担任少尉排长。
在汀泗桥的战斗中,他带领一个排成功击溃敌军两个连,展现出出色的军事才华。
后来由于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他被迫回到家乡。
此时,黄陂县委任命他为农民自卫军队长,参与了鄂豫皖边区的黄安麻城暴动。
徐海东的勇猛为人称道。
在成为红军团长、师长之后,他的“徐老虎”之名,在红四方面军中传遍了每个角落。
1932年秋,红四方面军在敌人的围剿下陷入困境,鄂豫皖苏区几近丧失。
面对“匪区壮丁全部处决”、“粮食全部搬走”、“房屋烧光”的绝境,徐海东毫不犹豫,率一个团坚守阵地。
尽管形势严峻,他奋力带领残存的部队和伤员,重新组织力量,重建了红二十五军,并先后担任副军长和军长。
接踵而来的伤病并未让他屈服。
即便在“肃反”期间,他因敢于批评领导的失误而被怀疑,但他的革命信念始终坚定,革命意志未曾动摇。
1934年秋,徐海东受命率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突破重重敌人封锁,最终于翌年夏到达陕北,为随后到来的中央红军打开了局面。
此时,国民党政府将徐海东列为最高通缉的目标,与毛主席、朱德并列,悬赏金额达到25万大洋。
主席找徐老虎借钱
1935年11月初,徐海东与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
那时,徐海东正在率领红十五军团主力攻打张村驿,突然一名通讯员带来消息——毛主席将到红十五军团部,令徐海东速回。
消息一出,徐海东心中大喜,赶紧骑上战马飞速奔向军部。
那时,毛主席与彭德怀等几位将领皆身着朴素的灰色棉衣,徐海东并未认出哪一位是毛主席。
直到政委程子华指引,徐海东才恍若梦中,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同时也见到了彭德怀。
平日都在红二十五军的徐海东,对于朱毛的名字有些许陌生,他甚至一度以为朱毛是一个人。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朱指的是朱德,毛指的是毛主席。
在此之前,蒋介石对鄂豫皖实行了三光政策,几乎让整个地区变成了“无人区”和“无粮区”。
当地百姓与红军的生存问题堪忧。
为了解决吃穿问题,徐海东时常带领部队出奇制胜。
那时他围困了阴山县,让国民党军误以为他要攻打阴山,却未曾料到,徐海东在一夜之间便突破敌线,转而袭击太湖县城。
太湖县乃是安徽的粮仓,储藏着大量粮食、布匹与银两,且防守力量不强,徐海东毫不犹豫,带领部队迅速“端”下了这座城池。
缴获的物资让红二十五军的装备更加精良,每个战士都佩戴着三个袋子:子弹袋、银元袋和米袋,甚至还有从张学良部队缴获的皮挎包。
连徐海东穿的衣服,都是从太湖县缴获的民团黑布缝制而成的。
徐海东的部队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军”,无论是装备还是物资,都超出了当时很多红军的水准。
所以后来才有了毛主席找徐海东借钱这回事。
1935年冬,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终于走出了雪山草地,来到了陕北。
此时的红军,后勤几近断绝,补给线几乎全线崩溃,几乎没人能拿得出一颗粮食、一双鞋子,部队士兵多是赤脚而行,衣衫褴褛。
天寒地冻,军委首长到普通战士,人人都冻得发抖。
毛主席甚至说,连五分钱的饭钱都拿不出来,真是“锅里无米,口袋空空”。
徐海东心中也有了盘算,要为部队备冬衣,储存些粮食。
一天傍晚,徐海东正在忙碌时,中央红军后勤部部长杨至成突然造访,递给了他一张毛主席的借条。
上面写着:希望徐海东部队能借二千五百元,以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的燃眉之急。
徐海东看着这纸条,心下有些许犹豫,随即问供给部长查国贞,查答:“还有七千元。”
徐海东便决定将其中的五千元立即交给中央。
这也让彭德怀高兴不已,特意表示感谢,戏称徐海东为“财神爷”。
徐海东不仅慷慨解囊,还用手中的布料为毛主席做了新衣服,连那顶标志性的八角帽,也是红二十五军做的。
1936年1月末,暂时解决了物资问题之后,中央军委决定东渡黄河,进军山西,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打通抗日前线铺路。
渡河后的红军分为两路:中路由叶剑英指挥,主要负责巩固和保卫已占领的区域,支援两翼;右路则由林彪、聂荣臻带领红一军团,南下晋西南,向运城进发。
至于左路,彭德怀司令员宣布:“这一路任务较为艰难,渡河后必须全力北进,直指晋西北,威胁阎锡山的老巢——太原。由徐海东和程子华的红十五军团承担。”
周恩来在此时插话道:“徐海东同志自大别山起步,作战勇猛、顽强且机智。他那‘先疲后打’的战术,屡屡让敌人吃了亏,大家都称他为‘徐老虎’。连大别山的地主和国民党部队,一提到‘徐老虎’,就头疼,真是避之不及啊!”
毛主席微微一笑,指着徐海东,幽默地说:“看来,我们这回是放老虎出山了。阎老西子恐怕要吃苦头了!”
坐在主席身旁的徐海东,听着大家一番夸奖,有些不好意思。
他不擅长言辞,只是简单回应:“请军委和毛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打好这仗,让阎老西知道红军的厉害!”
不久后,红军在延川县太相寺村召开战役总结大会。
毛主席在会上满怀喜悦地宣布:“这次东征,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论是政治、军事,还是扩军筹款,都达成了预定目标。”
当他话音落下,目光扫过眼前的徐海东,看到那副依然憔悴的面容,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关切。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幽默:“只有海东同志损失不小,山西打得过于激烈,结果把两颗门牙都丢了,找不回来啦!”
话音刚落,全场顿时笑声四起,气氛一片欢愉。
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后来由于战事缠绵,徐海东长时间休息不足,身体逐渐虚弱,肺疾也愈加沉重。
1932年秋,他为组织失散的队伍,奔波了二十余天,几乎没有合眼。
待到稍有休整,倒在床上,他一觉竟是三十多个小时不曾醒来。
当他勉强睁开眼,身子虚弱得连站都站不住,口吐鲜血。
此后的七年,他几乎是以病体为伴,抗争在刀光剑影的岁月里。
他从未有过真正的歇息,总是躺下就想重新起身,起身便再次投入战斗。
直到1940年1月28日,在周家岗战斗总结会上,他仍用微弱的声音做着报告。
话音未落,鲜血便从嘴中喷涌而出,身体随即失去知觉,倒在桌旁。
几天、几月、半年、甚至一年,病痛愈加肆虐,徐海东成了一个连站立都困难的病号。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顽强指挥,依赖担架,带着无力的身躯,继续执行着任务。
“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遭遇伏击,叶挺将军被俘,项英同志英勇牺牲,徐海东的病情却没有因此得到一丝缓解,反而愈加严重。
此时,他既要与敌军作斗争,又要与自己体内的病魔搏斗。
在延安的毛主席,时刻关注着他的健康。
1941年5月的一天,毛主席发来电报,短短几百字,却充满了关怀与嘱托。
电报的最后,毛主席写道:“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这八个字,温暖了徐海东那饱受折磨的心。
他反复读着电报,眼中不禁涌现泪水。
想到曾经与毛主席并肩作战的日子,他不由得感慨:“恐怕,再也回不去了,再也见不到毛主席了。”
他让人把这八个字抄写下来,贴在床头。
就这样,徐海东在病榻上渡过了五年时光,直到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战胜的消息传来。
这时他依旧卧病在床,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他兴奋得几乎忘记了自己的病痛,激动地喊道:“啊!我这个老病号,终于熬垮了小日本!看来,我还能熬到革命的胜利呢!”
1947年秋,徐海东被送到大连进行第一次X光透视。
苏联军医在诊断时,惊愕地发现他那已经几乎完全瘫痪的肺部功能,不由得心生敬意。
徐海东凭着毅力,靠着草药与病魔抗衡多年,简直不可思议。
到了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
翌年9月,徐海东搬进了北京观音寺一号的住所,身体稍有好转,能够勉强下床,每天三四小时的活动时间,让他勉强从卧室走出来。
那时,他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
尽管身体越来越虚弱,他依旧参与党中央的重要会议,担负着中央军委委托的工作,甚至亲自主持起了红二十五军战史的编写任务。
闲暇时,他又找人代为整理回忆录。
可是工作过多,再次引发了病情加重,经过几天的急救,捡回了一条命。
从那时起,徐海东的每一天,都必须依赖吸氧。
即便身体已经成这个样子了,徐海东依然没有停下为党工作的步伐。
学习、读书、看文件,他从未间断。
时常挂在他嘴边的是:“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工作。”
这是他心底最真实的信念。
毛主席也在一直关心徐海东的健康与工作。
1960年,徐海东在广州疗养,恰好与毛主席住在隔壁。
每当毛主席夜晚外出处理工作,常常会嘱咐司机:“海东同志住在隔壁,他是病人,要让他休息好。”
每次外出,都要让司机将车从坡顶滑下,再发动引擎,故意减少震动,避免打扰徐海东休息。
每逢中央召开会议,毛主席总会关切地问:“海东同志来了吗?”
1970年3月25日,这位为革命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将,终于在病床上闭上了眼睛,享年70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徐海东仍不断念叨:“我想见毛主席……”
参考资料:
徐海东出身最苦的大将徐焰徐海东:“中国的夏伯阳”徐文惠周海滨王爱枝主编. 《当年鏖战急 毛泽东与军事人物的交往》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