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日娜:老公当家庭煮夫,自己在外打拼,这样的生活真幸福

觅海说娱乐 2023-01-14 17:44:00

著名演员萨日娜在《闯关东》、《中国地》、《小姨多鹤》、《人世间》等大剧中塑造了许多慈爱善良、勤劳刚毅的中国母亲形象,被称为“荧屏母亲专业户”。

萨日娜的成功离不开丈夫潘军在背后的鼓励和支持,是丈夫对家庭事无巨细的付出,才让萨日娜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演艺事业中去,成为中国演艺圈第一个拿到飞天金鹰白玉兰视后大满贯的女演员。

1968年,萨日娜生于内蒙古包头市,“萨日娜”在蒙语中是山丹丹花的意思。父母都是内蒙古话剧团的演员,萨日娜从小就经常去看父母排练演戏,耳濡目染爱上了表演。

高中毕业的萨日娜要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父亲不太看好她的演员之路,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做演员的外形条件不是最好的,你面前的道路将不会一帆风顺,你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达到外形条件好的演员的那种高度。”

萨日娜一心只想当演员,父母见她如此执着,便不再反对。

萨日娜如愿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有位来自山东的男同学潘军长得白白净净,说话慢条斯理,而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萨日娜热情奔放,嗓音如银铃,同学们拿他俩开玩笑,起哄让他们在一起。

萨日娜说:“我和潘军绝对不可能谈恋爱!我们俩在一起,别人肯定以为是姐弟恋,姐弟恋是感情禁区,不会有好结果!”

可潘军却对同学们的玩笑话当了真,每次见到萨日娜都忍不住脸红。

入学3个月后,学校对新生进行2次体检,班上有3个学生因视力不合格被学校劝退,其中就有潘军。

对于千辛万苦考入上戏的新生来说,明星梦还没开始就破碎了,这样的打击真是晴天霹雳。其他两名同学哭得稀里哗啦,只有潘军依然镇定自若,萨日娜觉得他是“真爷们儿”,对他刮目相看,产生了好感。

潘军11岁时因参演电影《大刀记》在西影厂演员训练班培训过,西影厂厂长吴天明得知后亲自与校方交涉,潘军最终成了上戏的旁听生。

有些同学瞧不起旁听生,萨日娜每次都邀请他一起配戏演小品,他们合作完成的作业,总是班里最优秀的。

在耳鬓厮磨的接触中,两人相爱了,同学们大跌眼镜:“当初你说姐弟恋属于爱情禁区,不会有好结果,怎么闯进禁区了?”

萨日娜笑着说:“禁区就是给勇敢的人闯的,要不设禁区干什么?”

1989年大学毕业时,潘军的专业课和文化课都是全班第一,上戏院长余秋雨亲自给国家教育部写信,为潘军申请到了正式学籍和毕业文凭。

萨日娜被分配到全总文工团,潘军被总政话剧团录用。两人意气风发,期盼在北京的舞台上一展身手。

1990年,萨日娜和潘军在北京建立了小家庭,潘军给萨日娜买了8元钱的银戒指,又买了250元的双人床垫,就这样把萨日娜娶回了家。

他们的婚房只有11平方米,厨房是公用的,上厕所要到外面的公厕。尽管条件不好,两人还是很满足。

从1989年到1995年,萨日娜在毕业后的6年里没有接到一部戏,她进过很多剧组,但总是在面试阶段失败,导演嫌她长得不够漂亮,演小姑娘太成熟,演大青衣也不合适。

萨日娜事业不顺,潘军却又演话剧又拍影视剧,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赢得无数鲜花和掌声,让萨日娜非常羡慕。

潘军在北京拍戏,萨日娜就煲汤送到剧组,导演夸她贤惠,潘军知道她是想看看拍戏现场过过眼瘾,心里不是滋味。

有一天潘军从外地拍完戏回家,看见萨日娜光着脚拿着鸡毛掸子,又哭又叫,吓了一跳,问她怎么回事。

萨日娜长叹一声:“唉!我在演戏呢,外面没舞台,我只能在家自编自演。”

潘军安慰她:“别着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994年,萨日娜已经26岁,很多女演员在她这个年龄已经走红,而她却连跑龙套的机会都没有,心灰意冷的她一度想放弃演员这个职业。

萨日娜去一家商贸公司应聘文员,被录用了。潘军对她说:“我娶的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高材生,不是一个保姆,你一定要坚持,才能遇到自己的机会。”

萨日娜继续在家待业,潘军不嫌她在家吃闲饭,总是给她积极的心里暗示,让她对表演抱有热情与幻想。

1995年,萨日娜终于迎来了机会。电视剧《牛玉琴的树》筹拍寻找女主角,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治沙英雄牛玉琴的故事,拍摄环境很艰苦,很多女演员不愿意演。

有人推荐了萨日娜,导演说这部剧很短,片酬很低。萨日娜爽快回答:“没关系,没片酬我也演。”

萨日娜跟着牛玉琴去沙漠体验了一个月的生活,与牛玉琴同吃同住,一起到沙漠里种树、治沙。

萨日娜变得又黑又瘦,气质形象跟牛玉琴非常接近,人们都说她像牛玉琴的妹妹。

《牛玉琴的树》在央视播出,获得了第16届飞天奖短篇电视剧一等奖。萨日娜的表演获得了业内的认可,片约纷至沓来。

萨日娜出演了《大染坊》、《错爱一生》、《中国月亮》、《闯关东》、《小姨多鹤》、《山楂树之恋》、《人世间》等剧,成了“荧屏母亲专业户”。

许多青年演员如《闯关东》的朱亚文、《青岛往事》的黄渤在生活中也叫萨日娜“妈妈”,一给她打电话,开口就叫“妈”。

萨日娜并不想重复自己,她记得刘佩琦说过的话:“一个演员穿不同的衣服演同一个人容易,可是穿同一件衣服演出不同的人,就很难。”

她演的都是母亲,却将每个母亲都演出了不同的特色,让观众在荧屏上看到中国传统母亲的伟大,也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实力,凭《午夜有轨电车》、《情感的守望》、《闯关东》获得飞天金鹰白玉兰视后大满贯。

萨日娜在1999年生下女儿香香,她和丈夫有了约定:一方出去拍戏,另一方就在家照顾女儿。

2008年,萨日娜主演的《闯关东》大爆,她获得飞天奖和金鹰奖视后,片约排到了2011年。

每个角色她都难以割舍,于是潘军在家照顾女儿,萨日娜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

萨日娜拍戏很辛苦,经常凌晨4点起来化妆,一天只吃两个面包,忙到晚上10点多才收工,想跟女儿视频通话时,女儿已经进入梦乡。

潘军接送女儿上下学,操心一日三餐,晚上还要检查作业。有一天他去学校接女儿,香香委屈地说:“总是你一个人来接我,同学们都以为我是单亲孩子。”

潘军心里不是滋味,萨日娜也很愧疚:“有时我也很难过,演过这么多母亲的我,却没什么时间陪自己的孩子。”

萨日娜拍完戏回家,正好女儿学校组织演出,萨日娜便和丈夫一起去了现场,香香见到每一个同学就介绍:“这是我爸爸,这是我妈妈。”证明她不是单亲孩子。

过了几天是六一儿童节,本来夫妻俩说好了要一起陪女儿过节,结果剧组提前开机,要求萨日娜5月30日报到。

潘军忍无可忍地说:“在你眼里女儿和家庭都不如拍戏重要,你最好跟事业结婚。”

萨日娜百感交集,有一次她拍戏几个月没回家,回到家时想抱抱女儿,女儿就躲到姥姥背后,对妈妈很陌生。

萨日娜错失了女儿很多成长的瞬间,她感慨地说:“天下的母亲演不尽,但生活中的母亲,才是最难演好的角色啊。”

萨日娜减少戏约,接女儿上下学,开家长会,带女儿一起旅行,去社区和乡村做公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女儿从小学会体谅他人,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有时萨日娜拍戏也带着女儿,让女儿看看妈妈是怎样辛苦工作的。

萨日娜拍戏时,为了染坊内蒸汽弥漫的效果,棚内燃放着烟饼,演员们呛得眼泪直流,还得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女儿看到这一幕,心疼地对萨日娜说:“妈妈,在学校当老师比你们当演员好,你别拍戏了,去我们学校当老师吧。”

从这天起,萨日娜发现女儿变得懂事了,每当她拍完戏疲倦地回到家时,女儿会给妈妈端杯水喝。朋友们夸萨日娜教女有方,萨日娜说:“我也从女儿身上学到了如何承担母亲的责任。”

现在的香香已经是个大姑娘了,个子比妈妈还高,是个独立有想法的孩子。她不喜欢演戏,也不会进入演艺圈,萨日娜尊重女儿的想法。

萨日娜的事业比丈夫强,两人是典型的“女强男弱”,很多人不看好他们的婚姻。有记者问她:“丈夫和你差距这么大,你就没想过离开他吗?”

萨日娜说:“我家老潘是天底下最好的男人,我给他打满分。这样的老公打着灯笼都难找,我怎么舍得离开他呢!”

潘军是个思想很开明的丈夫,他对萨日娜说过:“你比我有才华,事业也比我好,以后我一心一意在家照顾女儿,全力支持你拍戏。”

有人提醒潘军,他和妻子差距越来越大,女强男弱的家庭结构不稳定,不要满足于做家庭煮夫。

潘军幽默回应:“我是家庭煮夫,也是家庭CEO,老萨一切听我的,我们感情好着呢!”

2017年,萨日娜的父亲病重,潘军把岳父母从内蒙古包头市接到北京照顾。岳父住院期间,都是潘军在夜里陪床,解除了萨日娜的后顾之忧。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潘军对岳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萨日娜父亲临终前拉着女儿的手说:“潘军人好,你要懂得珍惜。”萨日娜泪流满面,连连点头。

送走了岳父,潘军又全心全力照顾岳母和自己的父母,不让萨日娜为家里担心,从而全心投入事业。

萨日娜到北京电视台做节目,主持人问她:“如果将您送上月球,您会带什么东西?”

萨日娜回答:“我会带丈夫和女儿,还有剧本。我曾在家待业6年,27岁才拍第一部戏,耽误了许多宝贵时间,现在总想多拍点戏。感谢丈夫的支持,风光的是我,受累的是他。”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女人,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同样有一个男人。萨日娜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潘军多年来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和包容呵护。

如今他们已经结婚32年,没有任何负面新闻,是娱乐圈夫妻的正能量榜样。夫妻二人幸福的秘诀是男的能体谅自己的女人,女的能欣赏自己的男人,这样才能走得长久。

欢迎阅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