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自证陷阱”

畅锁欲言 2024-06-05 12:12:10

人最憋屈的,是什么?

我想莫过于,被人打上本不属于自己的标签,哪怕你做再多解释,都无法改变,他人对你的独裁评判。

曾看过这样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如果被关进精神病院,你该如何证明自己没病?

是大吵大闹,反复说自己没病?还是疯狂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博学多才?

显然,答案都是否定的。

所以发现没,当你被质疑时,无论你怎么解释,都徒劳无功,最终只会让你掉入深不见底的“自证陷阱”。

01

我曾目睹过这样一出闹剧:

同村有个姐跟她婆婆,就究竟是带孩子累,还是干农活累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姐坚持婆婆干农活,累了可以自己安排休息时间,晚上也能早早上床安心睡觉,而她一个人带娃全年无休,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插空去做,更辛苦;

姐的婆婆则认为姐在家带娃,风吹不到雨淋不着,没事还可以上公园溜娃谈天,跟体力活相比,简直是享福。两人一时争执不下。

这时,姐的姑姑也是农民出身,作为一个带大了孙子的过来人,看不下去,说了句公道话:

“我两样都经历过,带孩子的确比干活更辛苦。”

我原以为这场争论到此也该结束了,没想到姐的婆婆却一脸不开心地来了句:

“果然你们是自己人,帮着自己人说话。”

然后姐拼命解释,越解释她婆婆就越是怒气上头。

这世上最荒唐且无奈的,或许就是需要费尽心力向他人证明,自己是自己吧。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态度跟三观,这是由一个人的认知局限性决定的。

且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偏见一旦形成,那么任你做再多解释,都是徒劳无功。

心理学上也有有个词叫“投射效应”,即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

而人的本性,恰恰就是喜欢以己度人的。

所以,当被抓进精神病院时,要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不是极力证明自己,而是保持安静,尽量配合,大家才会相信,你是真的没问题。

同理,姐在跟婆婆发生争执时,如果看清楚,婆婆有自己的认知牢笼,说再多只会让其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也就不会反被偏见推进深不见底的自证陷阱。

诚然,被误解就像是根扎在指尖的刺,不及时拔出就让人坐立难安,但你越在意,越辩解,刺就会扎得越深。

且拔出指尖刺固然要紧,但更要的是收回指尖,不让其有被扎的机会。

02

萨特曾写道:

“他人即地狱。”

短短五个字,可谓道尽人性的幽暗与复杂。

我记得之前每次回老家,我总会被同村大妈指责太傲慢。

为了证明我没有,后来每次见到她,我都微笑跟她打招呼,并极力解释。

但我发现,这评价非但没有改变,我傲慢的流言反而在村里四起。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觉得我傲慢的原因,并不是其他,而是她觉得,我不爱跟村里妇女们坐在一起,说李家长、赵家短,就是不接地气,就是傲慢。

无奈又可笑。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是能保证自己是足够善意且有理的,但这世间不可控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他人的偏见。

且偏见的产生甚至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如果你对其过于在意,必然会心生不甘与委屈,想要摆脱这种内耗,首先之事就是学会接受。

不是接受抹黑,而是不去过度揣度他人的偏见动机。

一件事对你的影响,本质上取决于你对它的重视程度,重视就重伤,轻视就轻伤,无视就无伤。

画家陈丹青曾说: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必要不停地向人说,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

你是什么样,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很多人在面对他人的偏见时,往往会本末倒置,会钻在这份偏见的泥潭里出不来,但其实,偏见本就是错误的,错误的道路终将到达不了正确的彼岸。

但你若释然以待,那别人怎么看你,也就无关紧要了。

03

人这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卷入百口莫辩的事。

如果一听到旁人异议,就急于解释,得不到认同便焦虑难安;面对他人质疑,就费尽心思,一遍遍自证清白;害怕得到不好的评价,就努力迎合外界,想尽办法纠正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那么我们终将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踏入“自证陷阱”的深渊。

其实,不解释就明白不了的东西,即使解释了也明白不了。

人与人之间的三观差异、认知差距,有时大到你根本无法想象。跟一个不认可你的人无论做什么解释,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任何反击都绵软无力。

所以,第二步我们要学会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停止反驳欲,克制纠正欲,不争不辩不较劲。只有愚者才会用无力的言语,一遍遍向他人证明自己。

真正聪明的人,都学会了闭嘴,然后用强有力的行动,打脸所有无端的恶意评判。

往后你我都要坚强笃定、好好生活,不困在他人的眼光里,是非对错,不因他人的偏见而改变,你的清白,亦与他人无关。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