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满则溢,过刚即折”,毛主席饱读诗书,学贯古今,自然是深知这个道理的,做事情都会留有余地,尤其在极端情况下,对于某些对手咄咄逼人的态势,通常也会为了大局,一再包容,甚至做巨大让步,但绝对不会随波逐流,跟随大众的思维去做事,而是有自己一整套做法,且底线很明确。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西北部地区顺利完成会师,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有8万多人,中央红军只有2万多人不到,于是,张国焘有些看不上中央红军,认为自己拥有8万多人马,不愿意再听中央指挥。
为了挽留张国焘,为了让红军不分裂,毛主席作出了巨大的让步,包容了张国焘这种无视组织、无视纪律的做法。
一是满足张国焘的要权、要职位的需求。除了军委副主席的职位外,毛主席还同意把周总理的红军总政委的位置让出来给张国焘,也让红四方面军的将领徐向前、陈昌浩成了军委委员。
二是放低自己的位置。两河口召开常委会议,张国焘也来参会,他意气风发,骑着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身后卫兵一大群,在十余骑警卫的簇拥下飞驰两河口,排场非常大,毛主席则率领着全体政治局委员走了十里路,在蒙蒙细雨中恭候张国焘的到来。后来,满足张国焘的虚荣心,对外保证党的统一,毛主席所在的党中央不再称呼为党中央,党中央的对外称呼是中共西北中央局。
但纵然如此,还是没能挽留住张国焘,他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当时很多人为了挽留张国焘,甚至愿意做原则的让步。除了周总理愿意让出红军总政委的位置外,张闻天还愿意让出总书记的位置,总书记这个位置代表党的一把手,负责全面党务工作,是党内的总负责。但毛主席坚决不同意张闻天让出的这个位置,“党指挥枪”是原则,真正的党中央把“总书记”这个职位保留,这是底线。
事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毛主席坚守底线的英明。
张国焘虽然兵强马壮,人多势众,自立了中央,但他这边的“关键少数”非常少,党内的总书记和中央委员都在毛主席这边,也就是说话语权在毛主席这边。我们要知道“党指挥枪”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你有再多的枪,不听党的指挥,也是不在理这边。
因为党内的总书记和中央委员都支持毛主席,因此,理自然在毛主席这边。张国焘与真正的党中央决裂后,毛主席这边的人就能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做出决议,他们合情合理合法地召开会议,以中央的名义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此举在政治上给张国焘判了个缓刑,给他留了一条路,看他怎么走。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当时坚决不给张国焘总书记职位的决策是多么地高明,如若张国焘兼着总书记的职务,真正的党中央则很难作出任何决议了。
毛主席的处事智慧一直贯穿于毛主席的一生!
他在和东北军的战斗中,始终留有一手,他真心实意是准备和少帅和谈的,但如果少帅要打,直罗镇那种教训随时都有,少帅有多少个师都不够红军消灭。
在老蒋只愿意给八路军少量编制的时候,毛主席也没有纠结编制的多少,为了团结全国抗日力量,他作出了巨大让步,但坚持了党的独立自主权。
等等诸如上述此类的例子有很多。
让步是为了让事情更顺利的进行,否则,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守住底线,也是为了让事情更顺利的进行,因为这有底线在,整个事情的发展方向才会在毛主席所设想的轨道运行,成功可能会慢点,但迟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