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早已经公布了2024年面向应届大学生的定向选调录取结果。
各校录取人数统计表,放置于文末。因为各市直和区级机关各自公布名单,比较分散,手工整理数据,难免会有疏漏错误,仅供参考,须以官网录取名单为准。
01
选调及录取整体情况
北京2024选调院校范围较以往有扩大趋势,43所双一流不限专业(42所双一流AB类+国科大),25所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院校)仅限一流建设学科可以报考。另外北京本地院校的高精尖学科学生可以报考部分岗位。世界前100的境外院校留学生也可以报考。
图源:北京24选调公告
从录取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清北学生进入北京体制的热度有所下滑;名校学历是最大的门槛:大部分岗位都要求研究生学历;333个岗位中,要求必须是研究生的占76%,本科生报考岗位主要分布在街道(镇)。以北京发改委为例,共录取8人,清华北大各2人,人大同济北师西交个各1人,均为研究生。
图源:24北京选调公告
清华北大进入北京体制内的意愿开始下降。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清北学生选择面广,除了体制内,还有数量众多的一流企业。即使选调,全国各省市选调都会向清北伸出橄榄枝。再加上北京生活成本高,外省市生源的清北学生不一定会选择留在北京体制内;
其次24年选调,市直岗位偏少,区属岗位又基本是街道(镇),区直单位少,对于清北学生来说可能缺乏吸引力。录取情况也显示了这一点,清北学生主要去向是市直,其次是区直,只有3名清北生进入街道(镇)。
数量不多的市直岗位中,清北人三校占据了top3地位。北航北理天大等工科院校进入体制内的热度不减,主要还是现在工科专业的岗位不少。中农大、中民大等特色院校录取人数居前。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2
部分院校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985、双一流高校,中国农业领域的霸主,全日制在校生约2.8万人。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等九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6A+,第五轮稳中有升,学科实力凸显了中农在全国农业领域的地位。
作为双一流A类高校,在北京选调中是不受专业限制的(不受限于一流建设学科),即使不算强势的非农业领域学科也可以报考相应的岗位,为中农大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渠道。
中央民族大学:985、双一流高校,全日制在校生2.33万人,民族学是其最强学科。
作为双一流A类高校,在北京选调中是不受专业限制的(不受限于一流建设学科),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也可以报考相应的岗位,为中央民大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渠道。
中国政法大学:211、双一流高校,被誉为“法学黄埔”,全日制在校生1.84万人。作为国内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国家法学教育的创新、法学理论的革新和法治思想的更新,培养了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法学是公务员考试岗位最多的专业之一,因此法大在公检法等机关单位就业比例很高。法学是学校的一流建设学科,北京定向选调仅允许法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郑州大学:211、双一流B类高校,河南高校的旗帜,文理工医俱全,在校生7.3万人,全国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录取前10当中唯一的北京市外院校。
第四轮19B类(7B+),化工、化学、材料、水利、临床医学等等都是优势学科,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郑大高分录取主要在医学类、信息类。临床5+3是最高分专业。
作为双一流B类院校,2024北京定向选调对郑大不设专业限制,全部专业毕业生都可以报考对应的招录岗位。
中央财经大学:211、双一流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7万人。作为财经类行业院校的前排,央财的就业声誉是很高的。
与法学类似,商科是是公务员考试岗位最多的专业之一,因此央财进入公务员体系工作的人数不少。应用经济学是央财的一流建设学科,2024北京定向选调仅允许应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限于篇幅,其他院校不再一一赘述。
03
回顾与建议
各地选调有一定的地域性,一般都是本地院校占据主要的录取生源,因为本地院校中本地生源比例最高,都喜欢留在家乡工作,外地生源在当地上了4年本科3年硕士之后,也熟悉了当地,一般也会优先在本地工作。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体制内工作,因此选调数量仅代表了一种就业维度,这与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偏好有关,跟学校层次无关。
大家在选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职业偏好,就业地域等等。
备注:文中如有引用的图表,已注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为编者观点,带有局限性,不作任何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