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女神"还是"野人"?
-﹣屈原笔下的"山鬼"之谜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他曾经写过一首题为《山鬼》的诗: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讲师刘民壮先生,给这首诗作了注解:"它好像一个人呵站在山梁上,披着薜荔藤,带着松萝蔓,羞羞答答呵又爱笑。它很羡慕我呵,又善于风流作态。山中人呵散发着杜衡草的芳香,喝泉水呵住在松柏树荫下。它思念我呵又疑心重重,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屈原笔下的山鬼,没有狰狞的相貌,没有恶意的动作,它眼含情,脸带笑,想跟人接近,又犹犹豫豫;它生在深山野林,喝泉水,栖树林。两千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弄不明白,"山鬼"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解释说,山鬼就是山神。郭沫若先生则认为山鬼是失恋的女神。
还有的人解释说,山鬼是一种山上的怪物。今天则有人认为山鬼是一种猩猩。
但这些解释都拿不出能说服人的证据。
山鬼究竟是什么呢?
现代人类学家们认为,山鬼可能是一种尚未发现的人形动物,也就是俗称的"野人"。"
学者们指出:"山鬼"出没的地方,正好是古代的楚地,今天的湖北省一带,屈原的家乡秭归就离著名的神农架地区不远。多少年来,这里一直盛传着野人的传说。据《房县志》记载:房县"山高险幽远,石洞如房,多毛人,长丈余,遍体生毛,时出啮人鸡犬,拒者必遭攫搏。以枪炮击之不能伤。"这里说的"毛人"可能就是山鬼,它的智力较高,再加上清代的土枪土炮性能差,所以不容易打伤它。
神农架地区有野人出没,不仅有文字记载,而且有壁画流传。在房县红塔乡的汉墓群中,有一幅石刻毛人画像,画上的毛人像人又像猴,正在举目远眺。另外,这个地区以野人命名的东西很多,像野人山、野人洞、野人碑什么的,比比皆是。一些人类学家认为,"山鬼"出没的地方跟"野人"的活动地区是一致的,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山鬼就是野人的别名。
如果屈原描写的"山鬼",就是人类学者们正在寻找的"野人",那么他的描写,既生动形象,又符合"野人"的生态习性,既富有诗意又合乎科学性。
神农架地区到底有没有野人呢?
当人们来到这块神秘的土地上的时候,会发现在崇山峻岭之中,有一大片原始森林。极目望去,巍巍高山,群峰竞秀;茫茫林海,万木峥嵘,这就是中外驰名的神农架。相传它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由于山崖陡峻,"神农"只有架起梯子才能上去,所以人们管这里叫神农架。
多少个世纪以来,神农架山高路险,人烟稀少,处于原始封闭状态,成了各种珍禽异兽的天然乐园。这里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的足迹;有罕见的洞穴燕子和会飞的鳃鼠;有中国独有的金丝猴;有罕见的白熊……更令人关注的是,这里还传出过种种关于"野人"的见闻。
1976年5月中旬的一个深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突然收到了一份加急电报。
这份电报说,神农架地区的5位干部和一个汽车司机遇到了"野人",请研究所立刻派人去追踪、考察。
事情是这样的:5月14日凌晨1点多钟,一辆吉普车在山间公路上奔驰。车上坐着5位外出归来的干部。当汽车开到房县和神农架交界的地方时,突然,他们发现远处公路边有一头动物在移动。
开车的司机蔡先志是个爱打猎的小伙子,看到这头动物之后,就开亮大车灯,按响了喇叭,一踩油门朝它开去。这头动物可能是发现汽车开过来了,吃惊地往公路旁的山崖上爬,可山崖又高又陡,它从崖壁上滑了下来。这时候,吉普车也急驶过来,差点撞上它。这头动物一转身就四肢着地趴在地上,像人一样。
司机急忙把车停了下来,在车里继续按喇叭,其他5个人都下了车。他们两个人从路的这边,三个人从路的那边,向它包围过去。在离它两米左右的时候,人们发现它是一头浑身长着棕红色毛的动物,长长的脸,上宽下窄,嘴向前凸出,眼睛很像人的眼睛,耳朵比人耳大,额部也长着下垂的毛,它的身体很胖,屁股很大,大腿有饭碗口那么粗,没有尾巴。面对这头从没有见过的奇异动物,谁也不敢再靠近它。
可车上的人谁也没带武器,根本没有办法抓住它。当地的林业局长周忠义,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掷在了那头动物的屁股上,奇怪的是,它并没有很快地逃跑,而是一转身,缓慢地走开了。它行走的时候没有什么声音,这可能是因为它的脚上长着软掌的缘故。只见它顺沟而下,爬上山坡,在密林中消失了。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奇异动物呢?难道它就是自古以来不断传说的"野人"吗?
接到这份加急电报之后,科学家们很快组成一个野外考察队,奔赴神秘莫测的神农架地区。
1976年6月15日,科学考察队乘坐越野吉普车从房县出发,奔驰在神农架公路的主干线上。他们穿林海,闯云雾,跋涉了3天,于6月18日上午,开始攀登海拔3053米的"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在充满魅力的密林深处,探寻时隐时现的"野人"之谜。
说来十分凑巧,就在考察队登上神农架主峰后的当天晚上,便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说上桥乡有人发现了"野人",要他们立即赶赴现场。
第二天凌晨,冷风习习,考察队员们穿着绒衣还有些凉意,他们来到一座宁静的小山村,倾听一位农村妇女讲述昨天的奇遇。
原来在19日上午,这位叫龚玉兰的农村妇女,带着她4岁的孩子山上打猪草,当她刚翻过山垭口的时候,突然发现离她五六米远的地方,有一头棕红色的动物,正靠在树上擦痒痒。它有180厘米左右高,头发特别长,手脚都长着毛,样子很可怕。它发现龚玉兰以后就追了上来,龚玉兰抱着孩子跑了1里多路,转身一看,野人已经不见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考察队又在那头动物擦过痒的树上,发现了好多毛发,经过北京有关单位的鉴定,认为它跟熊的毛发不同,却与灵长类动物(像长臂猿、金丝猴、猩猩什么的)比较接近。
10月18日,房县安阳乡一个小学的师生,也看到了用两只脚直立行走的"野人"。
那一天,这个学校的何启翠老师,带着十几个小学生到一座高山上采树种。他们刚登上一个叫天子坪的荒草坪,就发现离他们100多米远的地方,有个奇异的动物正从东向西往坡上走。几个年岁小的同学吓得往山下跑,何老师和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同学没有跑,仔细观察这个奇异的动物,只见它走了几步,在原地向左转了个弯儿,又用右胳膊肘抹了一下脸,用手擦了一下头上的长毛,然后朝坡上走去,翻过山坡就不见了。
这些奇异动物会不会是某种灵长类动物呢?但神农架地区只有两种猴类:金丝猴和大青猴,这两种猴一般都比较小,而且都有尾巴。由此看来,这里很可能有"野人"出没。
1977年1月,科学家们在湖北省会武汉召开会议,大家认为,通过考察,如果证实了这种直立行走、浑身长毛、体型高大的灵长目动物确实存在,这将是人类学和生物学的一大发现,使人类学的研究翻开新的一页!如果不是那种动物,对于揭开神农架"野人"之谜,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贡献。
两个月以后,一支更大规模的科学考察队组成了。在这支100多人的考察队里,有生物学教授,有古人类、古生物以及地质、生态等专业的专家;有解放军的侦察员;还有当地的干部和老猎手。他们在神农架工作、生活了七、八个月,足迹踏遍了神农架林区和附近几个县有"野人"线索的地方,面积达2500多平方公里。
在考察过程中,根据规定,考察队员如果发现被称做"野人"的奇异动物,只能抓活的,不能把它打死。进入考察地区以后,要保持肃静,脚步要轻,不许大声讲话;要注意搜索岩洞、脚印、毛发、粪便和其他遗迹,像果皮、果壳、果核、折断的枝桠和挖掘痕迹什么的。万一碰到"野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观察:它是站着走还是爬着走?它有多高?有没有尾巴?它的头部、面部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它的上肢跟下肢相比哪个更长?手指尖上是扁的指甲,还是尖尖的爪子?脚是什么形状等等,并且尽可能用摄影机、照相机把它拍摄下来。这样做,都是为了更好判断它到底是人,是猿,还是其他别的动物。
考察队考察了大、小神农架主峰地区的原始密林。他们攀峭壁,探山洞,越丛林,过山涧,寻找着"野人"的踪迹。到了晚上,他们又潜伏在密林里,期待着"野人"的光临;深夜里,他们还驾驶着汽车在山区公路上缓缓搜索,希望能像前面提到过的林区干部那样,幸运地巧遇"野人"。
八个多月的山林追踪过去了,虽然科学考察队没有抓到"野人"也没拍摄到野人的影片和照片,但还是得到了一些间接的证据,特别是"野人"留下的脚印。
1977年8月30日,科学考察队接到报告,说伐木工人肖新扬在龙洞沟附近的小山上,亲眼看到了"野人"。考察队员立刻赶到现场进行搜索,发现了几十个脚印,并且对其中比较清楚的一个浇制了石膏模型。
从脚印来看,这种动物是两脚直立行走的。据有关专家观测分析,它不可能是人的脚印,也不像是猩猩的脚印,更不是熊的脚印,难道这真是"野人"的脚印吗?
但也有的学者否定野人存在的可能性,他们认为,野人的传说是虚幻的。因为到现在为止,并没有人能拿出任何野人的照片或标本。既然有人亲眼看见过野人,那么总该有野人的尸体遗骸,但至今没有这方面的发现。有的动物学家指出,野人既然能传续到今天,它们一定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而现在人们发现的野人,大多数是单个活动,动物没有形成一定的种群,又怎么能延续呢。另外,神农架山区可以吃的坚果、浆果不多,冬天没有果实可吃,野人是生存不下去的。
还有的学者认为,那些证明野人存在的间接证据,只是一些毛发和脚印,它们只是提供了考察的线索,并不是证实"野人"存在的坚实依据。要弄清它是什么动物,只有等到某一天捕获到或死一个以后,才能作出最后的结论。
说到这里,那么屈原笔下的"山鬼"究竟是什么呢?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人们期望能早日揭开这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