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朱元璋的秘密谋士,才能比刘伯温还高,为何8次封官而不受?

乖乖每日更新历史 2024-06-12 11:20:23

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草根逆袭案例,从一无所有的放牛娃到游方和尚,再到红巾军中的马夫,一路走来可谓历尽艰辛。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黑暗又混乱的元朝末年,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比比皆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已经成为了常态。

朱元璋身为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之所以能在乱世中逆流而上,除了与他个人的能力和魄力有关之外,还与知人善用和礼贤下士有很大关联。

在朱元璋的谋臣队伍中,除了刘伯温、李善长和朱升之外,还有一个名气远不如三人,但能力却远超刘伯温的人,他就是明朝开国功臣陈遇。

那么,陈遇究竟何德何能,敢与刘伯温相提并论?他为何被称为明朝最强“临时工”呢?

辅翼之才,礼遇有加

陈遇比刘伯温小两岁,二人曾经都是元朝时期的官吏。他和刘伯温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陈遇在担任温州教授学府期间,因不满朝廷的昏庸而弃官归隐。

刘伯温在元廷为官时,也因遭到排挤而愤然辞官,回到了家乡处州路青田县南田,隐居期间主要以著述为生。

陈遇是建康人,自幼博学多才,尤其擅长先天之学。相比于刘伯温而言,陈遇祖上世代为官,从高祖陈义甫跟随赵构衣冠南渡后,全家人才从山东曹县迁至建康。

陈义甫最高官居金紫光禄大夫,在南宋时期颇有影响力。其子陈执中在赵昀执政时期官至武功大夫,累迁淮南诸路兵马都统制。

到了陈遇的祖父陈汶德时期,他不仅是元朝的状元,而且还担任过溧阳县判官。其父陈辛之也是元朝官吏,官居淮南盐课提举。

出生在官宦世家的陈遇,堪称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他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博通经史,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才思敏捷、学富五车的儒学大家。

身为元朝时期的官吏,陈遇对腐朽没落的元廷深恶痛绝,在调任温州府学教授时期,更是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厌恶至极,弃官之后在江东明道书院当山长。

当时,正值动荡不堪的年代,各路诸侯纷纷举起反元大旗,无奈之下陈遇只能重新返回建康。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彼时,为了继续壮大自己的声势,朱元璋广发招贤帖,南台侍御史秦从龙极力推荐陈遇,他对朱元璋说:“陈遇是一个学识才行兼备之人,更是一位具有辅政能力的贤才。”

秦从龙的一番说辞让朱元璋大为动心,于是他亲自给陈遇写了一封书信,大意为现在正值乱世,我率领的是正义之师,请先生助我云云……

陈遇见信之后,经过一番谨慎的分析之后,也认为朱元璋乃天命所归,于是精心准备一番之后,便和这位未来的大明天子见面了。

朱元璋见到陈遇之后十分开心,不仅亲自到城门口迎接,而且还对他礼遇有加。期间,朱元璋一直称呼陈遇为“先生”,终其一生从未改变。

按照时间来看,陈遇要比刘伯温早一年加入朱元璋麾下,但他的影响力却远不如刘伯温。不过朱元璋对陈遇的尊重,却要远胜后者。

原因是陈遇是一个清心寡欲之人,他不仅有王佐之才,而且在面对功名利禄时,也始终表现得十分谦让。

比如,公元1364年,刚坐上吴王宝座的朱元璋,就按照李善长等人的谏言,决定大封一波功臣,这其中自然就包括陈遇。

屡次辞让高官厚禄

在朱元璋的首肯下,陈遇被赏赐冠带,同时还授予供奉司丞一职,但却都被陈遇一一辞谢了。这个官职看似不大,实则却可以经常和朱元璋见面,潜在权力十分巨大。

但陈遇却坚辞不就,无奈之下朱元璋也只能作罢。明朝建立伊始,陈遇身为开国功臣,被赐予肩舆一乘,同时还配备了卫士十人,这可是莫大的殊荣。

洪武三年,朱元璋赐陈遇金银玉帛若干,同时授予他中书左丞一职,这可是明朝时期的核心机构,能在中书省做官是无数为官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陈遇却仍然坚持推辞,这一点让朱元璋十分敬佩。原因是在明朝建立之前,陈遇身为一个重要谋士,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筹帷幄,为明朝的建立屡建奇功。

但在加官进爵之时,他却屡次坚辞不受,不仅表现出了高风亮节,而且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高尚品德。

但朱元璋却始终对此念念不忘,次年他在华盖殿召见陈遇,命其草拟《平西诏》。期间,陈遇被授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但这一次又被他拒绝了。

这要是放在一般人的身上,以朱元璋的性格和为人,想必早已经掀桌子了,这简直就是不识抬举。但这个人却是朱元璋十分敬佩的陈遇,所以也只好作罢了。

为了给陈遇封官,朱元璋可谓绞尽脑汁。当时,西域进贡了一匹宝马,于是特地召见陈遇一起观赏。趁机让他担任太常少卿,但又被陈遇推辞了。

这一次朱元璋却十分坚持自己的态度,但陈遇就是默不作声,无奈之下也只好从了陈遇。后来,陈遇因多年征战致身体旧疾复发,朱元璋不仅派御医为他治病,还特赐锦被和贡米。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陈遇简直是忠臣、良臣的典范,他经常对朝臣们说:“陈遇真是一个难得的君子!”

在往后朱元璋和陈遇,仍在就授官和辞让之间多番轮回,最终陈遇以八次封官皆不授而闻名于世,君臣之间也演绎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结语

陈遇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名气却远远比不上刘伯温,背后的原因和他为人谦逊、谨慎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当然,刘伯温也是一位百年不遇的治世之才,只不过后来因受到胡惟庸的排挤,最终忧愤而死。

而陈遇即便屡次进谏触犯逆鳞,但最终却获得了善终,真是同人不同命啊!最关键的是,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官职和爵位,简直就是大明最强“临时工”。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