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三十九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4-19 07:35:17

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三十九讲

第二章 南北朝书法批评的演变

第四节:萧衍与陶弘景的书法评论

(四)萧衍“疏散流美”书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萧衍,这位南朝的书法评论家,对于初期师法王献之的“疏散流美”书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并未全然摒弃当时盛行的“媚趣”观念,反而从多个角度对书法中的形式构成进行了辩证的论述。

在《答陶隐居论书》中,他细致地指出,运笔若有偏差则字形无锋,执笔过宽则字迹显得迟缓而薄弱;点画过短,则字形显得臃肿,过长则字形断裂;笔画过密则字形显得局促,过疏则字形显得散漫。萧衍进一步强调,过于收敛则字形缺乏气势,过于放纵则字形显得轻浮;若只重骨力则字形缺乏韵味,只重肉感则字形显得无力;用墨过少则字迹显得干涩,过多则显得笨拙。他认为,这些要素的处理都需要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在萧衍看来,书法的艺术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长短”“疏密”“收放”“轻重”“抑扬”“动静”“连断”“浓纤”“肥瘦”等多重关系紧密相连。他在论述这些关系时,始终强调度的把握,以追求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内在精神。例如,点画的长短、笔画的疏密、势与法的平衡、骨与肉的融合等,都需要在适中的范围内进行调整,才能达到既美观又有力的效果。

萧衍虽然对王献之的书法提出了批评,但他并非完全否定“媚趣”的价值。相反,他认为,只有在“媚趣”与“骨力”之间取得平衡,才能达到最佳的书法效果。他强调,书法作品不仅要“适眼”,更要“合心”,即既要满足视觉上的美感,也要符合内在的精神需求。这种融合了“天然”与“工夫”的美感观念,体现了萧衍对东晋以来书法批评观念的理性总结,也体现了《周易》的辩证法在书法领域的独特运用。

萧衍以“生气”作为书法创作的最高目标,要求作品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美感,更要具有内在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仅来源于书法家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也来源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韵味。因此,萧衍的书法批评观念不仅是对传统书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对书法艺术独特理解和追求的体现。(全文865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4月18日星期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