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代神机iPhone 6出世,茫茫多的黄牛开启了全球抢购模式。
他们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将抢来的机器运到中国赚取高昂的差价。
这群黄牛里面,有世界各国的人,当然也有中国人。
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如此评论:“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装配iPhone送到美国,再由一群中国人没日没夜排队买下送回中国,最后以这两群中国人都出不起的价钱卖给另一群中国人,于是装配工人有工作,排队工人有收入,有钱的买家也交了大笔‘奢侈税’。”
十年后,iPhone 16上市,此时苹果的风光好似失去了大半,倒卖手机的行为也仅限于开售的前几天。
没有厂商能比苹果公司更想回到十年前,那个被它“统治”的智能手机时代。但迭代几年后依然是徒劳,“挤牙膏”的帽子依然被牢牢的扣在了头上。
而此时,还有一家智能手机厂商在某一些领域也悄然回到了十年前,他就是华为。
十年前,“正在走向死亡的华为”2014年,某一位教授发表一篇影响力非常大的文章,名为《华为正在走向死亡》。
这位教授认为,华为根本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颠覆创新的模式,它会一步步走向死亡。他表示,任正非对于互联网时代“理解肤浅,与这个时代隔阂如此之深,太可怕了!”
教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定论呢?
一则源于汽车。
任正非2013年底的一个讲话,名为《华为要做追上特斯拉的大乌龟》,注意时间点,是2013年,后续还有很多时间点值得大家关注。
其中开篇有这么一段话,“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时间是我们公司内部争辩的一个问题。多数人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我支持宝马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宝马也 能学习特斯拉的。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当然,特斯拉也可以从市场买来后两项,我也没说宝马必须自创前两项呀,宝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
这一小段里有与今天的汽车行业息息相关的词,智能驾驶。
对于如今的华为智能驾驶,市面上有两个说法,一是支持,多以“智能驾驶就有两种,一个是华为,一个是其他”的论调看待。
而不看好的一方人数也不少,他们普遍认为,华为的智能驾驶在某一个方面比不上特斯拉,甚至连国内的一些友商也比不过。质疑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华为在汽车行业的经验少,入局晚。
所有消费者或者说多数的中国网友对于华为智能驾驶的认知、好坏的判断是如何来得?
没错,是互联网,是营销。
因为,华为系的汽车到现在总共销量就几十万,而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人想要了解华为的智能驾驶,不可能全部去试驾。
但是一直巧用互联网的华为,恰恰被当时的那位教授给“判了死刑”。
他认为,任正非只注重特斯拉的几个技术属性领先,而忽略了特斯拉的商业模式,营销渠道,甚至错误判断了华为当前最大的敌人,他认为华为并没有理解彼时的移动互联网。
智能手机则是导致教授认为“华为危矣”的第二个原因。
他认为,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还将其与当时的小米做了对比。
“对比一下华为手机与小米的成绩。华为是一家成立25年的企业,小米是刚刚成立3年的手机公司。2013年,小米的出货量仅是华为出货量的36%,收入却是华为的60%,利润是华为的200%,净利润率是华为的350%。从这些数字能看得出来,华为手机虽然在销量上超过了小米手机,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有机会的业务已经被后来者给追上了。”
2013年,华为究竟在干嘛?
为什么被小米“碾压”?
调整阵痛有一说一,在2011年之前,华为对于智能手机领域的重视和投入确实不够,2010年,华为手机的销量仅有300万台,当时苹果的智能手机全球销量已经破3000万台了,压根不在一个量级上。
但是到了2012年,一切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2012年,余承东在社交平台定了7个调整目标。
1、从ODM白牌运营商定制,向OEM华为自有品牌转型;
2、从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终端提升;
3、放弃销量很大但并不赚钱的超低端功能手机;
4、启用华为海思四核处理器和Balong芯片;
5、开启华为电商之路;
6、启动用户体验Emotion UI设计;
7、确立硬件世界第一之目标。
咱们顺着时间线看一下,2012年1月华为首发了 Ascend P1,这是初代P系列。之后产品线梳理完成,D(后来改为Mate系列),P,G(后来的Nova系列),Y ,这些分别对应旗舰,高端,中端,入门。
至此,终端提升基本定型。
在教授吐槽的2013年,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5200万部,跻身全球前三。也就说在余承东发布“七大调整”的一年后,华为全球“抢量”已经超额完成。
而华为整体的收入增幅,在2014年达到了32.7%,2015年收入增幅达到了35.4%……
此外,另一件大事也已经布局完成。
没错,就是麒麟芯片。
2013年底2014年初,华为自主研发的四核处理器麒麟910推出。采用了28nmHPM封装工艺,主频1.6GHz,GPU部分为Mali-450 MP,支持LTE 4G网络,后续搭载在华为Mate2、华为P6S、华为MediaPad M1。
咱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在十年前华为在芯片领域达到的高度,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手机厂商没有实现。
2020年第一季度在智能手机SoC市场出现下滑的情况下,华为海思是唯一一个同比持平的厂商,当季出货量达到2221万片,市场份额为43.9%,后面是高通、联发科、苹果……
现在以后来人的视角去分析,当时华为的营收、纯利润为什么看起来不如小米。大抵是华为的调整阵痛,消费者业务放眼全球的市场布局,影响到了当年的营收以及纯利润。
智能手机“重返”十年前2013年前后,华为凭借销售通信设备建立起来的影响力,开始布局欧美市场,当时的销量也没有那么好,一年也就有个百十万台左右。
跟当前华为手机的现状差不多。
2024年一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达到1310万台,其中海外市场出货量约为140万台,海外市场占比约为10%。虽然具体海外销量数据可能因统计口径和范围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整体上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呈现增长态势。
也就是说,华为手机的海外市场跟十年前的情况差不多。
但是,想要突破这一现状可能付出比十年前更大的资源与精力。
1、华为目前所面临的外部影响因素仍不确定,在收到多轮制裁以后,华为虽然已经初步解决了芯片、操作系统等问题,但某些海外地区仍有不确定限制存在,比如市场准入问题。
2、虽然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但是海外软件的适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与苹果、谷歌相比,应用生态的建设在海外还在起步阶段。比如,海外软件的适配可能得投入资源要大约国内市场数倍,这也增加了华为手机的海外推广难度。
3、目前,全球高端市场的份额基本集中在三星与苹果手里,华为只能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这在当前的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大环境,难度很高。
在中低端市场上,华为缺失了一个子品牌的助攻。
十年前(2014年),华为旗下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7500万部,其中高端产品线(Mate、P系列)仅占比18%,剩下的基本是荣耀的贡献。
而荣耀在2014年密集进入了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也正是在那一年,华为实现了52%销售收入来自海外的优秀成绩,创下历史新高。
4、重新布局,在海外市场建立健全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这对于国内市场还没有完全元气的华为来讲,恢复运作、渠道以及零售、售后能力等方面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当然,华为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在研发上舍得花钱,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也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前一段时间推出的三折折叠屏手机虽然没有赢得部分国人的喜爱,却让不少海外消费者眼馋不已。
此外华为在5G、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上也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十年前品牌影响力也无法与现在相比,海外消费者对于华为的接受程度远超从前。
华为手机的海外之路,绝不是一两款产品迭代就能重新收回的。去年Mate60的轰动,今年Mate70的“完全体”,都绝非是杀招,而是一个漫长、继续卧薪尝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