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鸿章如何“推脱”朝廷谕令,一份奏折全搞定,真是高明

益威聊国际 2023-01-14 09:51:04

1862年4月,在曾国藩的推荐下,原为曾府幕僚的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并率领刚刚练成的淮军乘船东下,支援遭到太平军威胁的上海。这次外任,也是李鸿章“自立门户”的开始。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刚刚上任、淮军还未完全练成、匆匆赶赴上海、连屁股还没坐热,朝廷就连出几道命令,让他立即率部赶往镇江、支援军务吃紧的都兴阿部(都兴阿:时任江宁将军,督办江北军务,是江南驻防八旗军兵的最高统帅)。

意气风发的李鸿章

李鸿章当然不同意,但是又不能直接抗命不遵,正好朝廷谕令中有一句这样的话:

“李鸿章务当体察洋人之性,设法笼络……”

于是,他开始拿这句话大做文章。

随后,李鸿章写了一封奏折呈给了朝廷,他说自从来到上海后,英军首领多次与他会商,准备在上海附近联合会剿太平军之事,英方急不可待,一再催他快快发兵,但他目前的兵力根本无法与洋人一起会剿。

但是,李鸿章在奏折里“话锋一转”,说道:外国兵将为我出力剿灭太平军,怎能拂了他们的好意呢?(奏折中的原话为:“臣之兵力何足以云会剿?外国兵将为我出力,岂可重拂其意?”)

法国画报上的李鸿章

所以,他在奏折里说到,自己立即派了几千人与洋人一起会剿,一方面既打击了太平军,另一方面又使洋人满意,这正是他遵旨“体察洋人之性,设法笼络”而采取的对策啊。

李鸿章言外之意,在于强调本来他兵力就不够,洋人还要他防守上海,所以无法率军前往镇江支援其他地方的八旗兵。

在这封奏折里,李鸿章把最重要的理由阐明后,再列举其他理由,比如军队缺乏训练、军纪不严、需要时间管理训练、挑选不到合适将领接替自己,兵力严重不足,等等。基本上是拒绝了朝廷希望他“支援镇江”的安排。

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把话说死。在奏折的最后,他说,“期以岁时,俾练成劲旅……”,意思是“给我一些时间,我再把兵好好练练。”

听听,刚刚外任的李鸿章,其实早已摸透了官场的精髓,一番“官话”说得多么天衣无缝。

李鸿章与“洋人”在一起

总之,在自己“江苏巡抚”的权位还未巩固之前,他对朝廷支援镇江的命令是想尽办法能拖就拖。对他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清除异己,想方设法安排“自己人”。

当然,对于朝廷来讲,给李鸿章的首要责任当然是把江苏治理好,同时跟上海的“洋枪队”搞好关系,共同剿灭太平军。

所以,当李鸿章明确拒绝朝廷“支援镇江”的命令时,朝廷也觉得他说得有理,不以为忤,反而再也不提镇江的事了。

李鸿章以一介书生突然当上了江苏巡抚,套用现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空降”。既然是空降,自然毫无为政的基础。他明确地意识到,他的当务之急是在重要部门安排“自己人”,不然就只能是政令难行的“光杆司令”。

李鸿章与“洋人”在一起

此后,李鸿章开始整顿当地的吏治,逐步安排自己的亲信掌管要务。

当然,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在“华洋杂处”的上海,尽量设法笼络“洋人”。正是在率领淮军保卫上海的过程中,李鸿章开始了与“洋人”打交道的漫长生涯。

后来的李鸿章之所以能在政坛上超过曾国藩创立的“湘系”,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权臣,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处理朝廷与“洋人”的各种纠葛和矛盾。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