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哪三个衙门升官最难?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10-01 15:10:48

我们知道,六部中最难升官的部门是刑部,因为刑部的专业性要求极高,一般其他部门的官员很难胜任,所以刑部官员流动性不高。

在官场还有个俗语:“官府如铁打,官员似流水。”

在官场上,升迁降职就像是家常便饭,没有哪位官员能够永远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不动。

在清朝时期,除了刑部,还存在着三个特殊的衙门。

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性:一旦官员踏入了这三个门槛,基本上就意味着他们的一生都将与这些地方紧密相连,难以脱身。

无论这些官员的能力多么出众,政绩多么显赫,皇帝多么依赖,他们都很难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大部人干到死,他们最高的官职也只能止步于正五品。

这种设定让这三个衙门在清朝的官僚体系中显得格外独特,相比于刑部,他们的权力小得可怜。

这三个衙门都是谁呢?

第一个就是太医院。

太医院是皇家专属的,专门负责皇室成员的医疗健康,关乎皇室成员的性命,所以每个皇帝都非常依赖。

要说宫里面只有一个男人是非常不准确的,因为紫禁城每夜都有两位太医轮流执勤。

所以说,清朝的太医混得跟太监一样惨。

自顺治皇帝进入中原后,便沿袭了明朝的制度,正式设立了太医院。

在这个机构中,最高领导被称为院使,官阶为正五品,而他的副手则被称为院判。

到了乾隆五十八年,为了更好地管理太医院的事务,特别选派了一位满族大臣来负责。

这个做法后来就被固定了下来。

太医院内的职务配置相对简明,主要由院使和院判领导。

下面还设有不少官职,他们是皇帝及皇室的专属医生。

吏目26名,负责管理和执行医事相关的事务。

医士和医员各有20人,他们构成了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

此外,还有医生30人,负责日常的诊疗工作。

最后是经承4人,他们负责文件的记录和整理。

整个太医院团队加起来共有113人。

清朝的太医院堪称所有官府机构中专业要求最为严苛的殿堂。

能在那里谋得一席之地的官员,皆是举国上下医术超群、声名显赫的顶尖医者。

这个领域里不乏世代相承的医学世家,老一辈引领着下一代,代代薪火相传,将精湛的医术与家族的荣耀一并延续下去。

《大宅门》电视剧中的白家就有多位成员担任过太医的职务。

其中包括白颖园,他担任过太医,还兼顾着药铺的生意,他的医疗技能高超。

还有他的儿子白景琦被慈禧授予四品顶戴,成为宫廷指定的太医,身份尊贵无比。

这一职位不仅提升了白家在社会上的地位,他还受到家族和其他人的尊重。

可见太医在民间的地位至尊。

清朝是由满族贵族掌控的朝代,他们的医学发展相较于拥有数千年医学传承的中原汉族来说,确实显得逊色不少。

在清朝的太医院里,除了管理医院的一位高级官员是满族人外,其余的医生几乎全是汉族人。

这样的安排,无疑是为了充分利用汉族在医学方面的深厚积累和丰富经验。

类似于现代的医院体系,太医院也采取了分科诊疗的模式,总共划分为九个科室。

具体是:大方脉科负责内科疾病,小方脉科则专门应对儿科疾病,伤害科处理外伤及意外,妇人科关注女性健康,疮疡科治疗皮肤及外科感染,针灸科运用针法和灸法治疗,眼科专注于眼部疾病,口齿科则解决口腔及牙齿问题,而正骨科则专注于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整复。

分科制度确保了太医院能够全面而专业地应对各种病症,每个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都有其独特的专长。

太医们自踏入太医院门槛起,便专注于他们最拿手的领域,挑选出一个科室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

每当皇室成员身体抱恙,无论何种病症,都会请相应科室的太医前来诊治。

太医院作为朝廷的医疗后盾,确实对医术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它并不承担行政管理的职责,也不像其他官府那样,非得要翰林和进士这样的显赫出身才能踏入其门槛。

在太医院工作的医官们,他们的晋升之路完全是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医学功底和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

由于太医院在宫廷医疗体系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使得御医们的职业路径显得相对固定。

无论他们在医术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或是为皇室立下了怎样的汗马功劳,他们往往都无法被调动到其他行政部门任职。

对于大多数御医而言,在仕途上的晋升之路并不宽广。

他们最期望的,不过是能在太医院内部逐步晋升,最终能够达到正五品的院使这一高位。

这已经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相当理想的成就了。

第二个是钦天监

钦天监这个机构,主要职责就是观测天文气象,编纂历法书籍。

它和太医院类似,都是高度专业化的部门。

里面的官员必须具备深厚的天文地理知识,而他们的出身背景则不是选拔的关键因素。

顺治元年,朝廷设立了钦天监,这是礼部下面的一个专门部门。

一把手叫做监正,官阶是正五品,副手则是监副。

在满族人刚进入中原那会儿,他们对天文地理这些玄妙的东西了解得不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钦天监的监正都是由汉人担任的。

在康熙统治的初期,为了加强天文观测和管理,特别增设了满族的监正和监副各一名。

到了雍正皇帝的时代,由于西方科技的逐渐传入,这一职位开始由精通西洋科学的人担任。

时间来到了乾隆十年的光景,这时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天文事务,朝廷又特别设立了管理监事大臣的职位。

这一变动标志着钦天监从此成为了一个独立运作的官方机构。

钦天监官员的选拔有着严格的标准,他们必须精通天文历法这一领域的高深知识。

这是许多进士们难以企及的。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朝廷还特别设立了天文科这一特殊选拔渠道。

这意味着只有那些经过系统和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够有机会在钦天监中担任要职。

有人可能觉得钦天监仿佛是远离国家核心管理的边缘角落,但实际上,这完全是个误解。

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人们深信天人之间的微妙联系。

因此,重大仪式或庆典,都必须要钦天监来精心挑选一个吉祥的日子。

实际上是对上天的敬畏与尊重,倘若忽视这一环节,则会被视为对天道的亵渎。

当涉及到建设都城、宫殿、陵墓等重要的工程项目时,这些工程在动工之前,都会由钦天监精心挑选一个吉利的地理位置和方位,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既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也符合他们追求和谐、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

简单来说,钦天监就是负责观察天象、预测天气的机构。

但有趣的是,他们还兼顾着类似风水师的工作。

他们的工作既包含了科学的元素,也掺杂了一些传统的迷信观念。

钦天监的官员们,由于工作需要他们具备特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大多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鲜少有机会调动。

即便他们为皇帝精准预报了天象,或是在编纂历法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们的职位往往也只能止步于正五品,难有更大的发展。

第三个是僧道机构

在清朝,负责管理全国佛教和道教事务的机构有两个,分别叫做僧录司和道录司。

这两个机构并不是独立的政府机构,而是被整合在了礼部下面的祠祭清吏司里,共同承担着相关的职责。

这样的设置使得佛道事务的管理更加集中和统一。

在清朝的官僚体系中,六部之下细分为各司,各司的官员主要由正五品的郎中和从五品的员外郎组成。

虽然从名义上讲,僧录司和道录司也被视为司级机构,但实际上,它们的最高领导者的品级仅为正六品。

这与六部中主事官员的级别是相匹配的。这两司在官职等级上并未获得与六部下辖各司同等的尊崇地位。

在僧侣和道士的管理体系中,位于顶端的领袖角色,在僧录司被称作善世的左右两位长官,而在道录司,则是由正一的左右两位领导来执掌。

不论是京城还是地方,对于担任僧道官职的人,都有一条明确的规定,那就是这些官员必须是从僧人或道士中选拔出来的,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宗教背景和资历。这样的设置确保了管理层的专业性,也体现了对宗教传统的尊重。

这个规定实际上让许多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的官员无法担任僧道官这一职位。于是吏部只能从全国各地挑选那些名声显赫且资历深厚的僧人和道士来担任这一角色。

不仅仅是中央,各个省份也都设立了僧道官的职位。省级层面并不直接设立这一职位,而是由下属的府州县,按照各自的行政级别来分别设立。这些僧道官中,大部分人的官职并不显赫,属于较低级别的官员。

与太医院和钦天监那些对专业技能有严格要求的部门不同,僧道系统中的官员在专业性上并没有那么高的门槛。

但他们的出身却像是被一道无形的墙紧紧围住,难以跨越。

这些僧道官员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他们不能跳槽到其他行政部门去担任要职,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慢慢往上爬。

不论是修行高深的和尚,还是法力无边的道士,他们在这个体系中的最高成就也不过是正六品的官职。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大衙门和机构,还有一处同样关键且不可或缺的,那就是隶属于礼部的乐部。

在乐部任职的官员,个个都是音乐界的行家,他们对音律有着深厚的造诣。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乐部的官员中有不少是身兼数职的,他们同时在其他部门也担任着重要角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