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总是会因为自己才华横溢,变得放荡不羁,遭人妒忌,然后酿下一出出的悲剧。
明朝第一才子当属吉水(江西吉安)人解缙。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朱棣当皇帝的时候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他主持编撰的《永乐大典》更是让他声名鹊起。解缙与杨慎、徐渭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排在第一位。朱元璋曾经在大疱西室对解缙说:你我从道义上说是君臣,而从恩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这也说明朱元璋认可解缙的才学,希望他能够利用自己知识为朝廷效力。
那么如此受器重又充满才学的解缙为何最后会被埋在冰雪中被活活冻死呢?
解缙之死可以说是一步一步完成的,我们来分析下解缙的数宗罪。
1、解缙刚刚进入官场就指责兵部同僚玩忽职守。这根本就不懂得为官之道,刚进职场的新人就对别的部门指手画脚,这遭到了兵部尚书沈潜的嫉恨,经常直接向朱元璋告状,朱元璋也责怪解缙“散自怒”,并把解缙贬官回江西当监察御史。
2、解缙代郎中王国用上疏为李善长申冤;代御史夏长文参奏袁泰贪赃枉法陷害忠良。职场大忌乱替别人出头,李善长是朱元璋必须杀掉的人,为的是巩固皇权,解缙却傻傻的去申冤,这导致朱元璋直接叫解缙的父亲把解缙领回家,要他沉淀十年在出来工作,这也是朱元璋对解缙的保护,否则一刀就给杀了。解缙替别的御史参御史袁泰,这更属于瞎搅和,得罪了袁泰,导致在朱允炆上台的时候,袁泰攻击解缙,被皇帝将解缙贬官。
3、参与皇家立嗣之争,得罪汉王。朱棣当政以后很器重解缙,将他提拔成内阁首辅,这是人臣顶峰了,解缙有点飘飘然,竟然参与到了皇家立嗣之争。朱棣喜欢朱高煦,解缙却一直主推朱高炽,还搬出来“好圣孙”,这让朱棣这种王者有一点不爽,感觉有点受挟持,不过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可是解缙又一直抨击汉王朱高煦的礼仪,这就得罪了朱高煦,也让朱棣觉得解缙再挑拨自己父子之间关系。这也为解缙后面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4、不懂人臣之礼。解缙得罪了汉王之后,被汉王用手段铲除出了朝廷。解缙也觉得自己做的有不对的地方,于是他准备回到京城找皇帝解释,可是这个时候朱棣正在外面打仗,解缙就拜见了太子,然后没有等皇帝就离开了,这一下子犯了大忌,古代皇帝最怕什么,怕有人造反,怕别人造反更怕太子造反,因为太子是离皇位最近的人,于是解缙被以没有人臣之礼给逮捕下狱了。
永乐十三年(1415年),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姓名问:“缙犹在耶?”纪纲会意,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解缙立刻死了,时为其年正月十三日,此时解缙年仅四十七岁。这本来是大赦天下的日子,但朱棣却不想留下解缙,因为他已经不再需要解缙了,于是一代才子解缙就这样被活生生的给冻死在冰天雪地里了。
解缙曾经如此受宠,最后却没有得到皇帝一丁点怜悯同情,因为在绝对的王者面前,你文人的清高、清流都不值一提,朱棣任用解缙看重的是他文人才华,当初朱棣造反朱允炆想要大儒方孝儒为他写文歌颂,可是方孝儒拒绝了,被灭了十族,最后找到了解缙,他也不负所望,为朱棣写下了承运天下的文章。可惜后面朱棣打安南,解缙不但不支持还一味劝阻,最重要的还是参与了立嗣之争,最后落下悲惨的结局。
千年前的诸葛亮也遇到过立嗣之争,来看一下他是如何处理的。
公元206年,荆州刘表的长子就琦感受到来自后母蔡氏的压力,每天都活在忧郁和害怕当中,他害怕自己的后母家族会为了权力继承而加害他,于是他经常问计策于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可是诸葛亮不愿卷入这种立嗣纷争,就经常借故躲避。一次刘琦邀请诸葛亮上楼喝酒,期间叫人把梯子拆掉并对诸葛亮说:如今我们两人向上到不了天,向下到不了地,就我们两人,话出自你口,进入我耳,无他人知晓,现在可以说了吧。无奈之下诸葛亮便说出:你难道看不出历史上申生在国内导致祸患,重耳逃亡在外获得生存吗?于是刘琦果断地离开了荆州到江夏任太守自保。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成就完全是超过了解缙,他懂得为臣之道,所以他有了善终。
文人骚客可以轻狂,但不能够肆无忌惮,特别是陪伴君主的时候。大家有何想法可以留言交流,请点赞关注一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