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里赤裸裸的一句话:一个章子怡,要远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

枇杷娱乐 2024-06-24 20:35:13
一、2006年的那个午后,北京大学文学院里一片祥和宁静。张颐武教授刚刚结束一节有关古典文学的课程,正漫步离开教室。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里,他将成为整个华语世界瞩目的焦点。走在绿荫小道上,张颐武教授突然对身旁的一位同事感叹道:"你看看现在这些年轻人,对明星艺人可是爱屋及乌,恨不得供奉在心里。

反观我们这些文化人,恐怕连一个章子怡的影响力,都比不上一万本孔子的著作了。"张颐武说这番话时面无表情,似乎只是在陈述一个不争的事实。

可没想到,这番直白而出格的论调,却在当下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北大中文系的资深教授,他居然将一个娱乐圈的当红花旦与儒家圣人相提并论,这在当时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

面对娱乐圈人士的一片哗然,张颐武教授却面带些许得意,死鸭子嘴硬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明星效应"确实比传统文化更具影响力,看看当今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就知道了。

他的这一言论,无疑让人啼笑皆非。但不可否认,张教授无心之语也引发了人们对明星与圣人影响力的反思和重新审视。

那是上个世纪的课堂,当老师们问及"你心目中的偶像是谁"时,学生们总是羞涩地报出一些科学家、运动员甚至政治家的名字。

鲜有人会把明星艺人挂在嘴边,毕竟那个年代,演员歌手们还未获得如今的万众瞩目。可是现如今再问同样的问题,答复则全是些耳熟能详的网红明星名字。

二、他们对爱豆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对其生平轨迹更是滚瓜烂熟,恨不得将其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了解透彻。现年代的狂热粉丝文化,其魔力之大,已不仅仅局限于追捧偶像了。

他们自发将自己划分为"三六九等",彼此之间尚有高下贵贱之分。在他们眼中,对偶像了解得最多、关注最多的人,才是最"上等"的那一批人。

而那些只是看看热闹,对爱豆一无所知的人,则被妄加贬低为"白嫖粉"。更有甚者,为了支持偶像,这些狂热粉丝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哪怕是吃一个月泡面也在所不惜,只要能为爱豆助个威风,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应援便心满意足了。就连2018年那场本应庄重肃穆的"影响中国"颁奖典礼上,当红偶像杨超越与体坛健儿刘国梁、科技大师王贻芳等同台献技,这一幕看起来是多么的荒谬和可笑。

而今年TFboys十年之约现场更是可圈可点,一众疯狂的粉丝们不遗余力地展现着自己的热情,举旗招摇过市,冲撞检票口,种种过激行为无疑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底线和分寸。

曾几何时,青春年少代表着朝气蓬勃、兴趣广博,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在。然而如今,这些当代青年们却沉溺于娱乐至死的泥淖中,对于真正应当关注的事物视而不见、浑然无知。

2016年8月16日,这本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个日子。当天,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翱翔在浩瀚无垠的太空。

这项令全世界瞩目的科技重大突破,本应让全国上下为之欢腾雀跃,可现实是,当天舆论场却被王宝强和马蓉离婚的绯闻所吸引,直接将这一重大成就抛之脑后。

三、更有甚者,一些教育工作者竟将追星文化带入课堂,教唆莘莘学子盲从盲信。以肖战的一众狂热粉丝为例,他们中不乏有当老师的,这些人不仅在课堂上放映偶像的歌曲MV,更是肆无忌惮地教导学生学习应援舞步、高呼口号。

央视新闻网对此先行斥责,而肖战本人亦因此成为众矢之的。如此糟蹋有限的教育资源,导致学生们对诗词古籍了无半点兴趣。

即便是那些佞臣之辈,也对文化经典了无兴趣,唯恐临时抱佛脚来不及。就连作为教书育人的导师们,对于《岳阳楼记》这等传世佳作也记不住大半,可见受粉丝文化影响之深。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瑰宝,就这般在明星崇拜的狂潮中被肆意蹂躏。尽管如今粉丝文化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已经如此之深、如此之广,但总还有那么一抹曙光,挣扎着想要重新把中华文化推向全球。

比如今年9月,那个一经播出便在全网炙手可热的节目《逃出大英博物馆》,它给予了年轻人们一次绝佳的机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

六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嘉宾,在优秀的博物馆讲解员带领下,穿梭于馆内各式各样的藏品之间,感受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

从古老神秘的甲骨文,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彩陶瓷器,令人赞叹的万里长城,每一个文物背后,都蕴含着令人向往的恢宏历史。

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无疑别具意义,它为年轻人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平台,让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能亲身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而在遥远的英伦,也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博主,他每天都会在社交平台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用自己贴近生活的方式,向西方人宣扬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从煎饼果子到沙县小吃,从各色火锅到地道老北京涮羊肉,他细细讲解着这些令外国友人们又惊又喜的味道魔力。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那些身在海外的华人们,他们纷纷以各自的方式努力,表达着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无论是在网上对那些窃取中华文化的人狠狠开炮,还是亲自动手将中国文化推广至世界各地,他们都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先锋力量。

这些青年们的影响力,又何尝不如当年的章子怡更甚呢?毕竟,明星的流量和热度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效应,真正能成为文化符号的人却寥寥无几。

像李小龙、成龙这样,才是将中国武术精神推向世界的文化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文化符号。一番,我们不禁会想起往日大唐盛世时的万国来朝盛况。

正是那个时期,我国国力强盛,各方面的文明建树已臻巅峰,各国乃纷至沓来效法归顺。由此可见,要想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单凭一两部影视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坚实的综合国力做支撑。

只有经济基础雄厚、科技实力强劲、人民思想觉醒时,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才能在世界各地重新焕发生机。只有当一个国家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水平先进、人民思想素质良好时,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历史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重新绽放光芒。

届时,孔子这位"至圣先师"的影响力和声望,也必将随之复苏重现辉煌。回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年孔子就曾环游列国,传播儒家文化,其名声赫赫,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

五、然而,将一个明星的短暂流行程度,与孔子这般历久弥坚的文化符号相提并论,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有失偏颇了。通过贬低孔孟之流的历史文化巨人,去拔高那些善于制造流量、博取眼球的明星艺人,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又令人怀疑。

明星就算红极一时,其影响力终归有限,能流传千古万代的,唯有经典文化。不过,我们或许也不能全盘否定张颐武教授当年的言论。

自从国家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后,娱乐圈的诸多陋习正在被逐步根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重新追捧中华文化经典,加深对祖国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几千年孕育的传统文化瑰宝,必将重新熠熠生辉,照亮整个世界。张颐武教授当年那句"一个章子怡,要远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的惊世言论,至今仍广为流传。

它折射出的,正是一个被娱乐至死潮流所彻底淹没的时代图景。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对那些明星艺人的盲目崇拜,甚至已经远远超越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追捧程度。

杨超越身居"影响中国"的颁奖台,TFboys粉丝的疯狂失控,这些现象都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青年群体对流行文化的狂热,已经完全遮蔽了他们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之心。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明星的影响力,但是将之与孔子、老子这些文化瑰宝相提并论,未免有些过于武断和有失偏颇。这种直白的比较方式,是否合理?又是否能从中看出一丝曙光?我们有待进一步深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