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曾有那样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大人物。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其相关记载在史书里被彻底抹除干净了,以至于后世之人对这个名字压根就一无所知……实际上,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正统的史书当中是存在发生可能性的。
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究竟怎样的人可算作大人物呢?是位居三公之位的就算吗?亦或是非得有能改变历史走向这般功绩的人才行呢?并且,究竟要抹除到何种程度,才算是真正被抹掉了?
鉴于存在这两个问题,如此一来,在历史进程当中那些被抹掉的大人物,便至少具备了三种可能性。
有一种情况是,某人自身官职颇高,可他所从事的诸多事宜,皆是凭借官方的名义开展的。就其个人而言,并未以私人名义介入过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正因如此,在史书当中便未留下相关的记载内容。
秦国丞相启可作为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在1982年的时候,于天津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一件秦朝时期的铜戈现身了。这件铜戈上面清晰地铭刻着十七个字,具体内容为:十七年,是由丞相启、状负责制造的,制造地点是郃阳嘉,而库月隼负责相关事务,具体做工的是邪。
在秦朝的制度规定下,制造武器之时,务必在武器上标明这批武器的负责之人、具体制造时间、制造地点以及制造工人等相关信息。如此一来,一旦武器出现任何问题,官方依据这些标注的标准,就能快速锁定与之对应的负责人员。
然而在这十七个字里面,最令考古学界感到震惊不已的,当属“丞相启”“壮造”这几个字。
大家不难明白这几个字的含义,其表明这批武器是由丞相启以及壮负责制造的。不过呢,之后众人查阅了相关书籍,这才了解到,这里所提到的壮,实际上应当是秦国的丞相隗壮。
然而,这个“启”究竟会是何人呢?
所有人将当下能够查到的所有典籍都查阅了个遍,然而却始终未能寻得这个启的名字。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十分明显的是,这个名为启的人,应当是在秦朝时期担任过丞相一职。
后来,众多考古学家在经过各类考证之后作出猜测,认为这个叫启的人,极有可能是秦始皇推行车同轨、书同文那段时期所担任丞相之职的。在此期间,诸多事情或许都是启所为。不过关键在于,启在操办这些事情的时候,均是以政府的名义来开展的。
于是在此之后,关于这个人的相关事迹,在史书当中并未留下多少笔墨,其记载寥寥无几,近乎于无,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淡化、被遗忘,最终没能够在史书之上留下较为详实的记录呈现于后人眼前。
他属于那种地位颇高的人,然而其自身并未凭借个人名义去成就什么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也正因如此,在史书之上便寻不见他的名字了。
还有这样第二种人,他们所担任的官职或许并不是很高。然而,他们凭借着个人的名义,成功做出了诸多对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事。
汉末的张修便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汉末之时,有一位名为张修的人,其身份乃是五斗米道的宗教领袖。在黄巾起义那段时期,张修率领着五斗米道于四川地区发起了起义行动。但不知出于何种缘由,之后他遭到了官方的收编。而最终的结局是,他被张鲁杀害了。
有这么一个人,其官职说不上有多高,然而却对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显著影响。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汉末益州的局势发展,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他的存在还直接决定了五斗米教教权究竟会归属于谁。
整个五斗米道的宗教领袖地位是张鲁在杀了他之后才得以获取的。也就是说,张鲁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才最终成为了统领整个五斗米道的宗教领袖。
然而,有关张修此人的具体状况,史书当中近乎未作记载。像他是否为张道陵的后裔?与五斗米道存在何种关联?之后又是怎样被收编的?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全然一无所知。
不过很明显的是,要是哪一天关于张修的那些详尽记载,能够被考古学家从地下发掘出来的话,那极有可能会使五斗米道的历史被彻底颠覆掉。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存在着一部分人,他们所处的地位相当高。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复杂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他们的相关记载被当时的统治者刻意地从史书当中给彻底抹除掉了,以至于在史书上难寻其踪迹。
秦始皇或许存在一位皇后,公子扶苏的生母便有可能是这类人的代表。
秦始皇在其一生之中,都未曾册立皇后,起码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是这般情况。并且,身为秦始皇长子扶苏的生母,同样在史料当中未留下相关记载。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依照通常的惯例来讲,扶苏作为秦始皇的儿子,他的生母按道理是应当被秦始皇册立为皇后的,这本就是符合常规情况的安排。
为啥秦始皇没立扶苏的生母为后,且史书上对其也无记载呢?这就得说到当年秦国的昌平君之乱了。不少史学家觉得,扶苏的生母很可能是昌平君的女儿。后来昌平君造反,使得秦国第一次攻楚以失败告终,还折损了二十多万人呐。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鉴于此前相关情况所造成的影响,比如那种类似“这么大的锅”所引发的极大政治影响,他便有意识地开始淡化自己的后宫事宜,以此来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类似不良影响再度产生。
就这样,到了最后,扶苏的亲生母亲,那个按常理来说应该会成为历史上首位皇后的女子,却在史籍之中全然没了任何相关的记载留存下来,仿佛她的存在被历史的尘埃悄然掩去,只留下一片空白与诸多猜测。
在古代的时候,统治者若想让一个人仿佛从未存在过,这并非是极为艰难之事。哪怕某人在世时功绩斐然,可一旦他离世,只要官方不去对其进行宣扬,那么仅仅过了几十年,知晓他的人便寥寥无几了,更不用提历经成百上千年之后的情形了。
倘若有这么一个人,其未曾以个人名义参与到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当中。并且,他刚好还没有后代延续香火,也就不存在自己的后人来对其进行祭拜。如此一来,这个人最终在历史上逐渐销声匿迹,似乎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