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腿大兵因军功成为两镇节度使,最后却被一个太监逼死

真益谈谈历史 2024-10-16 10:49:07

唐玄宗在位的时候,地方主要的节度使基本上都是以军功起家,比如王忠嗣,节制丰安、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比后来的安禄山还多一个,再比如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河东节度使王思礼,右羽林大将军高仙芝,朔方节度副使郭子仪等人都是玄宗中后期的高级将领。

高仙芝是高丽人(不是朝鲜人),高仙芝老爹就是大唐的中级军官,自幼就在安西驻防,高仙芝二十多岁因军功被授予将军。就和他爹一个级别了,上级开军事会议,父子二人同级别参加,老爹感到羞涩不愿意参加,上司就骂:“有这样宝贝儿子多好,我儿子二十了还尿炕呢,你要不想要,让他我给当儿子。”

高仙芝三十出头被封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因平定小勃律国有功,接替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公元750年二月,击破揭师国。随后又进攻石国,生俘其国王和部众。因功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唐玄宗特命他为右羽林大将军。751年四月,率军进攻大食,双方激战于怛罗斯城,因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而战败。此事导致历史发生重大转折,大唐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对外发生战争。

就在高仙芝当四镇都知兵马使时候。在他的府门之外,来了一个三十多岁,跛脚眼斜的年轻人,自称叫封常清。说要给高仙芝当亲兵,高仙芝见了之后,当即就拒绝了,因为一个跛脚的人别说给自己当亲兵,就是去当大头兵都困难。结果封常清却说:“我仰慕您的高义,所以没人介绍就自己来了,但你为何要以貌取人。”结果就是高仙芝还是没接纳他,而封常清就天天来,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来高仙芝没办法,就接纳他为亲兵。

封常清长相丑陋,外祖父是是个低级军官。但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封常清自幼失孤,过得很是潦倒,有一天,他看到高仙芝出巡。带着三十多名亲兵,鲜衣怒马,封常清心生羡慕,便毛遂自荐给高仙芝当亲兵。后来的事实证明,封常清并未给高仙芝丢脸。

天宝初年,西域达奚叛乱,四镇节度使夫蒙灵詧命高仙芝带兵平叛,封常清作为亲兵文书陪伴左右,平叛之后高仙芝准备给朝廷写报告,而此时封常清把写好的报告递给了高仙芝。高仙芝打开一看,大为惊讶!里面详细记载了这次战役的经过,包括遇到的困难,还有高仙芝的采用的谋略。整篇文章逻辑清晰,思维谨慎。

高仙芝大惊失色,做梦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样貌丑陋的人,没有经过任何军事系统教育的大头兵,竟然能写出这样一篇作战报告。这封捷报没有做任何修改就上报了,这份报告让夫蒙灵詧大加赞赏,此后高仙芝开始重视封常清,此后高仙芝外出作战,总是把封常清留在后方,军事大权也全部交给封常清,不久之后,与高仙芝年纪差不了几岁的封常清就成为相当于安西都护府的二把手,安西副大都护。

公元747年,小勃律联姻吐蕃,吐蕃借机控制了西北二十多国,中断了他们对唐朝的朝贡。唐玄宗命高仙芝与封常清正副主将征伐小勃律,监军是边令成,这是三人第一次合作,如果高仙芝与封常清知道日后潼关之事,真应该当时就让边令成死于乱军之中。但这也没有办法,谁也没长前后眼。

封常清虽然受高仙芝提携之恩,但也是凭本事吃饭,但封常清的火速崛起,让郑德诠极其不爽。郑德诠的岗位级别不高,然而老妈是高仙芝的奶娘。某日,郑德诠犯了错,封常清命人去请,进一门关一门,郑德诠被杖责了60军棍,幕僚对封常清说:“你这样对得起高仙芝吗,让节度使的颜面往哪里放”,封常清厉声喝道:“我今天这么干,就是为了保全大将军的名声”。事后,封常清面对高仙芝,神情淡然安然若素,完全没有抱歉的意思。而后怛罗斯之战,封常清未经请示又斩杀两员大将。

公元752年,封常清接替高仙芝成为了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唐朝的封疆大吏。要知道,此时的封常清还没有去长安,没见过李隆基呢。这位新任安西节度使,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兵攻打大勃律,也就是在今天巴勒提斯坦地区斩杀无数,最后大勃律国战败后归附唐朝。大唐在西域的威望回升,李隆基命封常清入京接受封赏。李隆基加封其为御史大夫,其中一个儿子为五品官去世的父母皆赠封爵。不久,北庭都护程千里任回朝任右金吾大将军,封常清调任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等使。

公元755年封常清进京朝见,十一月,因安禄山已经造反叛,李隆基就就问封常清应该如何平叛,封常清说:“安禄山侵犯中原,中原太平很久了,不知兵事,我愿意为国分忧”,显然,封常清低估了安禄山的叛军的战斗力,也高估了新招募军队拉胯,李隆基当即任命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与高仙芝临平定安禄山。

二人可谓是危受命接受任命,唐玄宗为他准备的,是一群临时组建的毫无经验的,面对帝国的虎狼军队,二人是连连败退。在这种情况下,封常清退守潼关,以地利防御敌人,准备是以逸待劳。封常清对局势判断的很准,他知道唐军要以空间换时间,遏制叛军的攻势,潼关是最好的防御地点。但是唐玄宗根本就不相信,当时的李隆基太急于求成了。说白了就是为了找回颜面。

此时的李隆基就信监军太监边令诚因索贿不成,也是为了推卸责任,于是上报陷害高仙芝和封常清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唐玄宗十分愤怒,下令斩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对此一幕,三军将士齐声喊冤,真的是喊声动地。但于事无补,二人同时被杀。封常清临终前写给李隆基那封奏折,真的的感人肺腑,这样一个帝国高级将领,没有死在疆场,而是折损在小人之手,可惜了!就此之后,唐军再无斗志,不久之后,潼关失守,李隆基落荒而逃,安禄山进陷长安,崔光远、边令诚开门纳贼,这个死太监觉得安禄山不重用他,后又逃出长安,被唐肃宗擒拿,当众斩首示众,算是给封常清和高仙芝出了一口恶气,但为时已晚。

长安的沦陷。导致郭子仪的朔方军等各大平叛部队半年来在北方所取得的战果,以及叛军占领区内的民间反抗势力所做的种种努力,都因此几乎前功尽弃。这些虽然是安禄山叛唐前无法掌控的偶然变数,但是毫无疑问对唐军是非常有利的。但就因为李隆基的昏庸无道使得最后是一败涂地。

封常清能文能武,写得了捷报,上得了战场,对待士兵始终如一。军纪严明,战功显赫,但将领再怎么能够打仗,没有计算庙堂的情况,始终就是一个将军而已。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是当时唐朝除了安禄山以外,最出名的将领。最后还不如一个太监受信任,但这也不能怨李隆基,他当初那么信任安禄山,结果呢,居然要造反的。你让当时李隆基信任武将,换成你是李隆基,你是信武将还是太监,只能说是运气使然。后人有诗云:

燕云铁骑踏山平,旗卷潼关拢败兵。

二帅含冤轻微命,三军泣血护龙庭。

干城毁坼肱股断,西蜀绵延灵武兴。

还幸汉家多富庶,卖与回鹘复两京。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