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11”、“7.12”等师团规模大反扑失败的越军

映像老山 2024-10-17 10:45:15

在历时5年多的老山轮战中,1985 年 5 月的 “5.31 “大战”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越军对刚上老山战场的第 67 军发动了大规模反扑。历经“6.11”、“7.12”、“1.15”等团以上规模大反扑失败的越军,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胆量和决心采取这一行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越军自身角度分析战略层面的坚持:老山地区对于越军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是边境的重要防线,地域虽狭小,但纵深较浅,双方紧密接触,稍有后退即动摇全局。越军的基本战略是依托既设阵地实施严密防守,立足于边境歼敌,寸土必争。一旦阵地丢失,他们便会不断将力量投入战场,坚持反击,紧贴纠缠,长期胶着。这种战略思想使得越军在丢失老山、松毛岭、那拉一线主阵地后,始终不甘心失败,一直谋求”收复失地”。前期作战经验的积累与总结:越军在 1984 年 6 月和 7 月连续发动的加强团规模和加强师规模的两次大反扑虽然失败,但也让他们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在这两次反扑中,越军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攻击正面过宽、弹药和物资储备不足、计划不周等。经过反思和总结,他们调整了作战策略,为后续的反扑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对中方弱点的分析与利用:越军指挥层和苏军顾问经过分析,认为中方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同样的宽正面守备,局部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在防御中易出现被动。他们认为前两次反扑失败是因为准备匆忙,没有抓住中方的弱点。因此,在后续的作战中,越军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于中方战线的薄弱处,缩短作战正面和攻击距离,避免遭到中方强大火力杀伤,以提高作战的成功率。

从作战准备方面来看

工事构筑与兵力部署:从 1984 年秋季开始,越军就改变策略,趁着不良天气,大搞土工作业。他们向中方前沿延伸堑壕和交通沟,构筑了很多屯兵洞、屯物洞,将堑壕体系一直延伸到我军阵地的前沿和侧翼,成网状并互相连通,对我军前沿阵地形成紧逼围堵之势。这种工事的构筑,不仅为越军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和防御条件,也便于他们在发动攻击时能够迅速出击。同时,越军不断向前线运输囤积军用物资,前送递次补充到堑壕体系,保障每次大规模反攻都能有足够三天用量的战斗储备。在兵力部署上,越军经过换防和调整,在一线集结了步兵 3 个团、炮兵 1 个旅另 1 个团、工兵 1 个团、特工 2 个营兵力,共 2 万余人,具备了发动大规模反扑的兵力基础。情报侦察与战术制定:越军加强了对我老山阵地的侦察,动用观察和特工手段搜集了大量情报进行分析。当 1985 年 5 月中旬我第 67 军开上老山,同南京军区第 1 军接防阵地时,越军就从我前线人员增多、电波频密的变化中判断,有新部队上阵地换防了。基于对这些情报的分析,越军高层判断我新换防部队尚不熟悉阵地环境,而雨季的到来可以有效掩蔽攻击企图,于是决定集中兵力于那拉地区发起新一轮反扑行动,趁我新部队立足未稳之际,从我中线打开缺口,为下一步继续向老山两翼扩展战果创造条件。

从外部因素的影响来看

苏联的支持:当时苏联与越南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苏联的军事顾问团参与了越军的作战策划和指挥。苏联在军事技术、战略指导等方面给予了越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越军的信心和作战能力。例如在苏军顾问的协助下,全方位分析战场态势、制定作战方案等,使得越军的作战计划更加科学和合理。国际形势的误判:越军可能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存在误判,认为中国在国际上可能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不会对其发动的反扑进行过于强烈的反击。这种误判使得越军在决策时更加大胆,敢于发动大规模的反扑行动。

综上所述,越军之所以在我第 67 军刚上老山战场时就发动反扑,是基于自身的战略需求、前期的作战经验总结、充分的作战准备以及外部因素的支持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尽管越军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英勇顽强的第 67 军面前,他们的反扑最终以失败告终。“5.31 大战” 为我军后来的长期坚守防御奠定了基础。这场战斗成为了老山战场双方最后一次加强团级的攻防恶战,也标志着越军大规模反扑行动的终结,此后越军再也没有发动过如此规模的攻击。

1 阅读: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