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民风淳朴”的残留——春秋会盟礼

六六六谈过去 2024-07-26 01:31:42

“会盟礼”,只出现在春秋以前,战国及战国之后是不见会盟礼的。原因很简单,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不相信“盟誓”,他们更相信“人质”,战国时代两国结盟,最核心的步骤是派人质去它国,而且人质一般是君主的兄弟儿子,甚至是太子。

春秋时期的“结盟”,核心在于“歃血为盟”,以神灵“祖咒”为核心,惩罚背叛的诸侯国,其它方面就无强制性要求。典型的就是郑国,“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郑国夹杂在楚国与晋国之间,先与楚国“歃血为盟”,楚国退却,晋国又来,然后背楚盟晋,与晋“歃血为盟”。至于晋楚对郑国这种背叛行为,除了多拿“赂”外,暂时没其它强制办法。

晋楚二国不学战国时期,让盟誓国交人质,是因为当时的人还处在“巫与神”之中,人们相信天上有神(祖先)会惩罚背约的国家与人,使他们失德,进而丧失国家。

会盟礼

“会盟礼”,主要分为“会”礼与“盟”礼。

”会“的甲骨文如图,上为“锅盖”,‌中为“食物”,‌下是“灶具”,‌表示人们吃米饭与菜类同煮(‌烩)‌之食物的场景。‌

周朝的“会盟礼”最开始于周天子,因为不需要“盟”主,所以“会盟”的前身称为“会同”。

关于周朝会同的礼节,《仪礼·觐礼》中提到:“诸侯觐于天子。力官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礼日于南门外,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礼山川丘陵于西门外”。

简单而言,“会同礼”如下;

一,筑宫建坛:筑周长三百步的宫墙,在四个方各设有一门。在宫中心筑坛,坛上设堂,堂上放置有上下及四方神明之像。

二,排好位置:各诸侯国的副使在宫内依同姓异姓、爵位高低顺序将国君的旗帜摆放好。

三,觐见天子:周天子登坛,诸侯各自站好位置,然后依次登坛向天子“奠玉”。

四,祭祀日月:周天子带领诸侯祭礼日、月、四渎、山川丘陵等。

五,飨燕诸侯:周天子宴请与盟诸侯,有时行宾射之礼,然后会同结束,盟书埋入地下。诸侯各自回国,副本盟书放回诸侯国的家庙中。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落和各霸主国的崛起,“会同礼”由周天子召开变成各诸侯国,所以中间要加入“盟”礼。理解“盟”字很简单,日月当空,以神明为证,诸侯在“皿”中“歃血为盟”。

所以春秋间的“会盟礼”基于“会同礼”而来,具体而言;

一,先会后盟。与会的各国诸侯或作为其代表出席的卿大夫经过协商一致决定是否盟誓。如果意见产生分歧,则不必进行盟誓。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19年平丘之会,“晋人将寻盟,齐人不可。"

二,除地为坛。各诸侯国同意盟誓后,由召集会盟的盟主将盟誓的时间和地点告诉各诸侯。并在盟誓的地点规划一块地方建坛,以备仪式之用。

三,起草盟书。

四,凿地为坎,杀牲取血。

在地上挖一个方形坑,称为“坎”。宰杀牲畜,割下牲牛的左耳放于珠盘中,由主盟者手持,称为“执牛耳"。用玉敦盛牲牛的血,由“戎右”端着。在盟誓时,霸主只是先歃血,至于主持盟誓仪式的“执牛耳"者,则由各诸侯国轮流负责——“诸侯盟,小国固有尸盟者。”

关于“歃血”,是用牲血涂在嘴上,以示遵守盟约,矢志不渝,称为“歃血”。并不是用自己的血,如成语“血口喷人”“口血未干”等。

因为古人认为“血”中藏有灵魂。自然现象中人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古人认为血是一种媒介,如果人死了,没失血,即灵魂困于身体,想让其升天堂,必须给其放血。这种观念发展到后面,就是坟墓中会散上红色的金属代替血,或者棺椁里面用红漆。

“血口喷人”与“口血未干”可理解为以祖先(神灵)为誓言,而起的诅咒。

五,坎牲加书:将盟书正本放在牲牛上一起放入坑内掩埋。各诸侯国得一份副本,回去放入家庙中。这也是《春秋》《左传》等史书能记会盟的原因,也可以这样理解,某次会盟没有鲁国参入,这次会盟可能就不见史书了。

六,飨燕:诸侯会盟结束,由召集会盟的霸主对与会诸侯进行宴请和馈赠,至此,会盟所有程序结束。

会盟誓书内容

会盟誓书的内容,大多不长。比如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会盟”,“壹明天子之禁,曰;‘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

毋雍泉,禁止堵塞水源;毋讫籴:‌不得阻止粮食流通;毋易树子:‌不得随意更换君位继承人;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不得将妾升为正妻,不得让妇人参入国事。

前二者是保护农业,尤其是粮食的生产与流通,不得不说齐国确实是商业立国,注意到了饥荒与粮食流通的问题。后三个是政治稳定,保持政治秩序,就是保证权力交接顺利,国家不容易出事。不过齐国的继承制度本来就没有,不然齐桓公也不会被饿死。

齐桓公之后,各国的会盟也变成了为私利而行动,比如《左传》鲁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五月甲辰,会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此次会盟是向同盟小国摊派贡赋。

《左传》鲁襄公九年公元前564年,晋郑同盟于戏,盟书为“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异志者,有如此盟。”这是晋国逼郑国作为晋国的附庸国。

总之,誓书(发誓)这种事,在春秋时期还是相当有“威慑力”的,类似小孩发毒誓,有些上古时期“民风淳朴”的感觉。不过,一到残酷的战国时代,此类誓言就如白纸一样,不被任何诸侯国所相信,战国自然也没有“会盟”一说。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