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茶以其药用价值被发现,渐渐地,它演变成了一种饮品。在中国,这种奇妙的植物在8世纪被赋予了上流社会的风情与雅致,进而登堂入室,成为诗歌的灵感。成为茶道。它教导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好,在纯粹与洁净中寻找和谐,在礼仪与互动中感受微妙的心灵交流,以及社会规范内的自由与浪漫。茶道,本质上是一种对生活不完美的敬畏,是对生命中那些可能的完美瞬间的温柔探索。
提及茶的哲学,人们想到的不仅是其唯美的精神。它所传达的,是我们东方独特的伦理与宗教天人观:它倡导卫生,坚守洁净,它在简朴中显现自在,无需多余的奢华;它引导我们的感知,界定万物的分际。在这个意义上,茶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圆融之道,它代表着东方民主的真谛,因为在茶道的世界里,不论身份地位,只要你追求品味,便是贵族。
茶,它既融入了贵妇的闺房,也走进了百姓的门户。它让农夫工人也能领略生活的艺术,让普通人也能感悟自然之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无法欣赏生活的悲喜交加,无法领悟其深刻的内涵,他会被人形容为不懂得茶的美。反之,那些对世间的苦难视而不见,只沉浸在个人情绪中的人,则被认为“茶水过多”,失去了平衡。
确实,对于茶的奥妙,外人或许难以理解。人生的快乐毕竟有限,而茶的碗中所盛,往往是泪水与欢笑的结合。对于永恒的渴望,使我们将茶喝干饮尽。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对茶的细枝末节过分钻研。相较于其他更为极端的崇拜,茶道显得更为合理。
东方与西方的心灵差异,在茶碗中得到了真正的理解和交融。尽管白人对我们的宗教和伦理嗤之以鼻,但他们却对这并不纯粹的茶趋之若鹜。
下午茶已经成为西方社交的重要部分。杯盘的碰撞,女主人的温柔奉茶,以及日常的问候,都表明了对茶的崇拜已经根深蒂固。客人们愿意将未知的命运交给杯底的茶叶,而非理智与哲学来揭示。这无疑证明了东方的精神在这一点上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欧洲关于茶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阿拉伯旅人的传说。公元879年,中国广东的税收主要来自盐和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提到了茶税的问题。直到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才开始真正了解遥远的东方。16世纪末,荷兰人将茶的消息带回欧洲。而在随后的记录中,茶的点滴逐渐被更多人所知晓。到了1610年,茶首次被带入欧洲。1636年,它来到了法国;1638年,俄罗斯的国土上也迎来了茶的身影;1650年,英国终于迎来了这款来自中国的绝佳风味。
如同世间所有美好事物,茶的传播亦曾遭遇阻碍。在1678年,亨利·萨维曾称喝茶是一种肮脏的习俗。而在1756年,强纳斯·汉威在《论茶》一文中写道:男人因喝茶而失去风度,女人因喝茶而失去美貌。其高昂的价格(一磅约十五或十六先令),使得平民百姓难以享受,因此茶被视为上流社会的娱乐享受,成为王公贵族的社交赠礼。尽管受到这样的阻力,喝茶的习惯依然以惊人的速度流传开来。到了18世纪前半叶,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已变成了茶馆,更是文人雅士如艾迪逊与史提勒悠闲度日的去处。不久,茶普及成为生活必需品,即可向其征税!茶的影响力更体现在现代史上:美洲殖民地之所以决定向英国起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者对茶的重税。民众将茶叶货柜推入波士顿湾以示抗议,这被视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开端。
茶的滋味让人无法抗拒,其层层展开、细致微妙的魅力,使其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美物。西方幽默作家早已将茶的芬芳香气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茶不像葡萄酒那样傲慢,不像咖啡那样自怜,更没有可可那种假天真。塞谬尔·强森将自己描绘成喝茶的忠实爱好者,二十年来无饭不佐以茶;以之消磨午后,以之慰藉夜深,以之欢迎早晨。
查尔斯·兰姆曾写道“就我所知,不欲人知之善,却不经意为人所知,乃是最大的喜悦”,这段话深得茶道三味,不愧其身为茶之信徒。隐而未显的美感,非经发觉无法得到;有所保留的表现,却能透露出一切;茶道,正是这样一种技艺。它是一种高贵的手法,让你能够平静而真诚地幽自己一默,这恰怡是幽默的本质:富含哲思的笑意。在这个意义上,每个货真价实的幽默作家,都可以被称为富有茶思者,萨克雷如此,莎士比亚当然亦如是。那些向物质主义提出抗议的颓废派诗人(这世界什么时候又不颓废了?),某个程度上也体现了茶道精神。也许,正是领悟了自身缺陷的谦抑思想,才让东方与西方如今能在相互安慰中相遇。
道教徒说,在太初之始,精神与物质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最终,来自天上、太阳化身的黄帝,战胜了来自地底、黑暗化身的恶魔祝融。身形巨大的祝融,受不了死前的痛楚,一头撞在天顶上,上天因此出现碎裂。众星因而失去居所,月亮也只能随处漫游在夜空中的嶙峋裂缝之间,不知所终。束手无策的黄帝,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寻找能够补天的人,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头生角,尾似龙,身着火焰盔甲,光彩夺目的女娲,自东海翩然而至。凭其神奇的炼炉,炼出五色彩虹,终于靠它大地重获苍穹。不过也有人说,无穷蓝天,女娲终究漏了两个小洞,因此乃有爱恋之阴阳:两个灵魂,在虚空中流转,从不停歇,一直到它们彼此结合,才使得宇宙能够完整。我想,人人都应该用希望与平静,为自己重新打造一面天空。
时至现代,对财富与权力的你争我夺,犹如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一般凶残,确实已经粉碎了人心的天空。一切是那么自私唯我与俗不可耐,世界只能在此阴影中摸索前进。知识以放弃良心为代价,为善则以有利可图为条件。东方与西方,如同两尾被弃置于翻腾怒海上的龙,拼命想夺回属于生命的珍宝,但却又徒劳无功。我们需要再有一位女娲,填补金玉其外的荒芜内在,我们等待再有一位神仙下凡。但与此同时,让我们轻啜一口茶吧!午后的阳光照亮竹林,山泉的欢欣跃于水面,沙沙作响的是松树,还是壶中的沸水呢?就让我们渴望无常,而非无限;只不过,当事物之美横现眼前,若是我们痴傻不愿离去,却也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