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巾全体塌方,背刺7亿中国女性,后续如何拭目以待!

李不眠聊娱 2024-11-29 03:18:32

最近关于卫生巾的热搜爆了,原因居然卫生巾实际长度根本没有达到宣传的长度,连执行标准都只是普通 C 级的。

这种女性每个月贴身用品甚至连基本的 A 级日用品执行标准也没有达到,瞬间整个网络的女性都破防了。

更有甚者在利益驱动下,竟然采取劣质棉花或废旧衣物作为卫生巾的生产原料,这些原料里充斥着蟑螂、毛发等杂质,使得卫生巾变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

甚至客服回复都是:“觉得不标准可以不买!”

这是女性每个月必需品,这样敷衍的回复真的没有针对女性吗?

更有网友公开向雷军呼吁,若小米能生产卫生巾,只要确保够长宽和卫生干净,就可以超越市面上99%的卫生巾品牌。

可见这么普通消费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无奈,这也是多么卑微的呼唤。

而这单单的卫生巾问题吗,小柴觉得不是,这是一直以来对女性的歧视和隐性的压榨。

这也让小柴接受不了,也在这时候想为女性发个声。

哪怕一直以来都在说男女平等,但是到现在为止,女性受到的歧视一直都在的。

比如,职场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隐形玻璃天花板。

中央电视台亦曾刊文揭示个别人遭受性别歧视的现象!

文章里更是直接写到这样的一段话: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61.2%的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及婚育情况,高于上一年的55.8%;38.3%的女性表示婚育影响职场前景;11.9%的女性因性别升职加薪不顺。”

可见在职场的每一个阶段,从面试选拔到入职履职,作为女性工作者常常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

仅仅基于生理性别,往往在职场中被无形中置于低于男性的地位。

网友们的对于这样的事,回复也是相当认同。

小柴无意挑起男女对立面,但是这些的的确确就是存在的隐形天花板。

不单单是职场,哪怕是普通的产品,只要带上“女性”这两个字,就会被隐形消费。

就像前两天有网友就做过一个关于卫衣的调查,就上网搜了一下做了个对比,真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相差了一倍的价格!

不单单是服装,而是各行各业这样的情况都有。

这个粉色隐性消费甚至可以说从女性还是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被安排好了。

从女童服装到玩具,粉红消费真的是无处不在。

比如罗技K380键盘他颜色如红色、蓝色等则仅售169元,粉色款式在天猫旗舰店的标价为199元!

这也不单单是一个国家存在的问题,而是全球都存在。

在2015年纽约市消费者事务局就深入分析了794件商品在性别定价上的差异。

研究对比后发现,针对女孩的106款玩具价格较之其他普通玩具上涨了7%。

在成人服饰领域,女性服饰的价格较男性服饰高出8%。

同时,针对女性的个人护理用品价格平均高出13%,价位都明显超越了男性同类产品。

这些都是一直存在的问题。

但是真的只是单纯的资本做作祟吗?!

小柴觉得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性别身份其实是一种社会构建,而非自然赋予的特质。

所以性别的差异被不断放大并加以强调,这就让女性常常成为贬低和歧视的目标。

因此,女性用词也被污名化也是比比皆是。

明明是“小姐”过去指的是大家闺秀的,现在是被认为的从事“黄色”事业的女性。

“媛”原来是指姿态美好的女性,现在则是被认为的含义是搔首弄姿,打造人设,赚取流量与财富的女性。

包括什么“奶奶”“你妹”等等女性用词,居然成脏话中的常用词汇,都被污名化。

这些明明是很正常的含义啊,但是要知道词汇一旦被贴上负面标签,不仅是它原来固有含义与形象受到侵蚀,更可能对人们的语言习惯及人际交往带来不良效应。

连重庆市都举办了不一样的“妇女节”来鼓励大家放下偏见和歧视。

女性追求的是其实一直都只是平权,而不是极端的女权主义。

“极端女权”的并不是理想的女性权益,它也让原本旨在倡导性别平等的女权主义,却不幸蜕变为带有攻击性的女拳主义。

杨澜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女权,不是霸权的权,是人权的权。”

最后不管是卫生巾事件,还是要求的女权主义,其实追求的不过是不论国籍、肤色、性别,都应当受到公正的待遇,享有公平的权利。

本文作者 | 镧馨

责任编辑 | 蓝橙

策划 | 蓝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