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章是围绕着如何做好一个项目而展开,拆解会遇到的各类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主要面向产品经理、运营和数据分析师。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项目立项、团队合作、团队能力(产品+运营+数据)。
本篇文章属于【团队能力】的部分。主要写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如何来搭建有效的业务指标体系?监控业务发展。
01
业务指标体系介绍
1.1 业务指标体系是什么
我们在做业务项目的时候,都有要达成的核心结果指标。这个指标明确了团队接下来要做功的方向,故也被称为北极星指标。
为了提升它,大家会一起来梳理业务链路中的问题、原因分析、上线产品解决方案或者优化运营流程等等。
同步的,我们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线上指标,能够及时监控业务结果、关键过程的发展状态。除此之外,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明细数据,用于业务改善运营等,这就是业务的指标体系。
业务的运营发展是有阶段的,不同阶段关注的核心目标可能不一样,所以北极星指标也有生命周期。目标不同,牵引着团队资源投入的侧重点不同,指标体系也会随着动态调整。
1.2 为什么要搭建业务指标体系
看清数据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一件事情,否则团队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感。有个词叫做盲打,就是用来形容不知道业务数据表现的情况下,大家都在凭直觉做事情。
看到成交订单的数字,以为业务发展的不错;听到一些bad case,就以为业务在走下坡路……对业务失去了掌控感,只有一个模糊的感知印象。往往这种时候,大家都会比较焦虑,个别指标的波动就会非常担心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
只有建立线上的指标体系,监控着业务的状态,同时对于指标的波动,能快速定位到异动原因。才能让团队更好的来开展工作。
02
如何搭建业务指标体系
2.1 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一般我们会从两个维度来评价指标体系的好坏:
是否能衡量出业务的真实水平:复杂一些的业务会有多个流程环节,涉及到很多可监控的指标。有的指标只能反映出业务某一个小的方面,不能代表整个环节的表现。比如常见的电话销售,会涉及到接通率和购买转化率。接通率再高,如果没有实际转化也没有业务价值,所以两个指标需要结合着一起来看。
是否牵引着业务的健康发展:数据指标的设定往往会配套着考核和利益分配,就会牵引大家的工作方向。有偏或错误的指标目标会误导大家,轻则影响某一业务的发展,重则可能会让公司在行业的竞争中落败。比如需要同时监控业务的规模和品质。只是一味的追求规模,而忽略了品质,就会陷入到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围绕着北极星指标,搭建的业务指标体系,不仅要做到真实客观,还要能从公司和商业的立场出发,牵引着团队正向做功,助力业务的健康发展。
2.2 搭建业务指标体系
通常我们搭建业务指标体系的方法:模拟用户动线地图来梳理业务全流程,再结合漏斗分析思路,定义关键指标就可以了。
这其中有三个关键词:业务全流程、漏斗分析思路、关键指标。
举例来说:用户在美团上预订酒店会依次进入3个页面:提交订单页面-确认交易页面-支付页面。
那用户在页面上可能的移动路线(注:用户可能会在几个页面之间反复跳转,只统计最后一次)。
接着我们就可以用漏斗的思路来分析业务全流程(漏斗分析又被称为业务流程分析),定义每个环节的关键指标。
提交订单页面:订单页用户量(订单页UV量,UV-Unique Visitor 独立访客)。
确认交易页面:交易页UV量、订单页UV转交易率、订单页退出UV量、订单页UV退出率。
支付页面:支付页UV量、交易页UV转支付率、交易页退出UV量、交易页UV退出率。
支付成功:支付成功UV量、支付成功率、支付页退出UV量、支付页UV退出率。
指标确定以后就可以建立业务监控漏斗了。关于指标,我们需要写清楚它的计算口径,哪些范围包括、哪些范围不包括等等,这些之后会被各方反复问及。
处理完以上这些,还没有结束。假设业务每天的现状数据如下图。
很容易发现在确认交易页转支付页,UV折损相对比较多,有67%都退出了。
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可以调研访谈一批用户。
发现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提交订单页面,会给部分用户默认勾选出行意外险,用户没注意就跳转到确认交易页了,才看到金额不对。
针对此类问题的解法可以有很多种。前置不默认勾选,或者在确认交易页提供取消保险的入口。假设我们选择的是后一者解法,产品能力上线后,数据指标体系就需要随之调整为下图这样。
总结来说,为了提升北极星指标,大家会一起来梳理业务链路中的问题、原因分析、上线产品解决方案或者优化运营流程等等。
对应的指标体系也需要同步调整,及时监控业务的状态、异动,让团队能更好的来开展工作。
不同行业、不同业务场景,业务流程会不一样,但搭建指标体系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指标梳理完成后,需要在数据产品上上线,就可以每天自动化监控起来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