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才是储能行业最艰难的一年

锂电数码书 2024-08-05 16:33:13

与光伏产业类似,储能产业当下也正面临着无序扩张、阶段性产能过剩、贸易壁垒等方面的挑战。正在成为一个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品牌密集型产业,并进入第一轮洗牌阶段,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活下去将是成为产业链企业的一致目标。

储能机遇是什么?

可预见的行业前景。近年来,国内的储能技术在不断进步,装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1.39GW/66.87GWh,其中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GW/48.70GWh,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

项目的大量验证。过去几年储能迎来了大规模的应用,行业从最早几兆瓦的项目,到几十兆瓦级项目,到现在开始涌现GW级项目。经历大量的释放、应用、验证之后,产品技术不断地得到了可靠性的验证,从业主的反馈来看,储能产品是有效的,且能给电网、发电系统带来好的作用。

不断有细分领域应用场景出现。储能的应用场景由2018年之前的用户侧储能,逐渐发展到电网侧,再到现在工商业储能开始爆发,以及阳台光伏储能的冒头,细分领域的发展和挖掘,为所有企业带来了增长机遇,甚至打造了第二曲线的增长。

用户收益的提升。此前行业预测度电成本大概在2027年会降到1.5毛左右,但今年就会降到,这主要是由于大量行业的内卷、竞争,但这对用户而言恰恰带来了很好的收益表现。

储能行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首先是商业模式。国内储能最大的驱动力来自新能源强制配储,新能源发电商为了光、风项目顺利并网而安装。但并网后,新能源投资商又希望把储能的运行成本降到最低,因此储能项目利用率不足。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化学域储电站平均等效充放电次数162次,平均出力系数0.54,平均备用系数0.84。

据悉,业内目前对新能源配套储能的收益模式有两派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风光企业并网获得了新能源的投资收益,因此配储是义务,需要为电网提供灵活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企业提供了灵活性资产投资,但必须要有对应的市场机制,储能只有获得支撑运行的回报和市场机制才能正常工作。

价格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业主的选择是不运行储能项目,这导致了储能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并带来了更多的碳排放。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到省能源局都在出台相应政策促进新型储能的调度、运用等,帮助市场走向成熟。

其次是内卷。在2020-2023年,国内新增储能相关公司数量超过5万家。不仅光伏、锂电池企业大举布局储能,家电、化工、食品等各路企业也纷纷跨界,惨烈的洗牌必然发生。

最后是低价竞争。储能系统的价格已经跌至0.6元/Wh以下,整个行业处在非常困难的状态。光伏、储能不是消费品、功能品而是投资品,需要在长达15年甚至25~30年的全生命周期中获得回报,行业更应该注重全生命周期回报率,而不是产品本身的价格。实际上,工商储、户储的安装成本大大超过设备成本,且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回报率非常复杂,整个电池系统的可用性,以及如何保证在未来长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充放电容量?这些比每瓦时的价格更重要。

工商业储能企业的盘点

央企及其下属子公司。以中车株洲所、南网科技、许继电气、平高集团、国能信控、融和元储、华电科工、新源智储为代表。

这些企业背靠央企,顺应了央企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大多从事储能项目设计开发,也有多家布局了储能系统集成业务。目前,这些企业正致力于实现自主生产储能设备,自主供应实现产业链闭环。

他们,既不差钱也不缺时间,在当前与可预见的未来,都是搅动储能行业竞争池的有力因素。

从“零”到“一”的创业者。以奇点能源、四象新能源、采日能源、时代华景、亿兰科、南瑞继保、新风光、华自科技、科华数据、海波思创、库博能源、阿诗特、双登股份、星翼能源、三晖能源、云能魔方等为主。

这些企业不像宁德时代等有动力电池等的“扶持”,也不像阳光电源等具备光伏逆变器的“底蕴”,它们大多拥有可观的电力电子技术研发背景,并专注于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的开发与服务。

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技术“护城河”与销售渠道格外重要,因此,售前服务力与售后运维是它们的“卷”向所在。而市场中持续性的低价竞争对它们来说,普遍意味着更高的风险代价。

技术相通的跨界玩家 。有阳光电源、天合储能、晶科能源、上能电气、华为、首航新能源、盛弘股份、三晶电气、古瑞瓦特、沃太能源、固德威、锦浪科技、晶澳、科士达、德业股份、昱能科技(子公司领储宇能)等。

包含了光伏逆变器和光伏系统集成商。前者进军储能是由于光伏逆变器与储能PCS的某种贯通性,而PCS又是储能系统中重要元配件之一。后者则在光伏配储项目中,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

此外,家电与传统温控行业也是跨界储能企业的重要来源之一。前者中的大多数也涉足光伏领域,包括TCL、创维、海尔、格力、美的(子公司科陆电子)等;后者则瞄准储能温控专攻专精,包括钧能GSCOOL、同飞股份等。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家底比较丰厚,因此研发资金充足,即使成本高昂也敢于在技术路线上“砸钱争先”,价格战在中短期内也耗得起。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其“家底”所在领域竞争也异常激烈,因此不容懈怠。这类企业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原领域内充足的客户资源,往往一签就是大单。但同时也需警惕扩张风险,一方面是由原领域向储能跨界的风险,一方面是跨界储能后的进一步扩张风险。

锂电池及系统制造商。有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亿纬锂能等。由于这类企业多深耕于电芯领域,其技术护城河格外牢固。此外,对于受众来说,其推出储能柜的“安全性”似乎更有所保障,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能做到真正的“一体化”。

2024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天恒储能系统,为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的同时,也加剧着储能行业的洗牌。

而在储能这片波涛汹涌的红海中,如何不被退潮海浪席卷而去?技术底层能力、端到端的能力、跨国经营能力、供应链能力、跨产业能力,缺一不可。

文章来源:能源数字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以及对其内容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0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