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侨乡之一——龙陵,你了解多少?

幻丝说历史啊 2024-10-11 17:48:45

【编者按】龙陵,古称“勐弄”或“黑水陇”。先秦时期,龙陵属于“濮”部(即哀牢族)。汉初至元始四年,“越”人西移境内,龙陵境内属于哀牢国地。东汉永平十二年,龙陵置为哀牢县,属于‌永昌郡。隋唐时期,龙陵属于南诏国永昌节度。宋代,大理国在怒江以西设立软化府,龙陵属于软化府管辖。元代,龙陵属于‌云南省柔远路和‌大理金齿宣抚司管辖。明代,龙陵设有‌长官司和守御所。清代,龙陵厅在1770年建立,1913年改为龙陵县。1942年,龙陵沦陷,成为中日双方交战的主战场。1944年,中国远征军发起反攻,经过松山攻坚战、平达歼灭战和龙陵争夺战,最终收复龙陵。1949年,龙陵解放,成立‌临时人民政府。1950年代,龙陵属于‌保山专区。

来源2007年雲南省電子地圖集

龙陵是云南省主要侨乡县之一。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怒江西岸一个多民族的山区边疆县,有国境线19.71公里。高黎贡山南段山系纵横于全境,群山连绵起伏。龙川江和怒江经县境而流入缅甸联邦境内。滇缅公路(320国道)自东而西穿越国境后,通达缅甸。数千年来,龙陵与缅甸即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地理环境天然形成了古代先民"百越"跨国而居及其后世人民友好往来的自然方便条件。

来源雲南全圖__清同治三年(1864)

汉武帝元封时期(公元前109-105年),开通"西南丝绸之路",龙陵已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孔道之一。中缅边界历来出入境管理不严,龙陵人出入缅甸非常方便。民国时期,虽曾一度由警察局管理出入境登记事务,但绝大部份时间都是无须办理任何出入境手续,通往边界的大路小道均畅通无阻。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明清时代,已有龙陵人或因避战火,天灾、人祸,更多的则是为谋生计而背井离乡,迁徙缅甸,而成为华侨或外籍华人。所以,两国人民在历史上就有"互通有无、经济互补"的长期民间自由友好往来的习惯。龙陵至今还流传着"穷走夷方(民族俗称缅甸为"夷方"),不走厂"的俗语。

辛亥革命以后,龙陵人出国谋生人数逐渐增多,这一时期,绝大部份是到缅北一带者居多,而是多属季节性外出谋生,即每年秋季,庄稼收割完毕,在"霜降"节令前后,同村或不同村的亲朋好友、邻居,三、五户或十多户,自愿结合,将各自的骡马,有的五、六匹有的十多匹不等,集结成一个马帮同行。也有少数是一户,数十匹骡马,独自成立马帮出国的。他们多数是赶马经商,每户都雇有一定数量的赶马人,负责喂养牲口等体力劳动。

出国时将龙陵的土特产品,诸如:土布、成衣、爆竹、纸伞、土碗、布鞋、草鞋、油纸、油布、金银首饰、核桃、柿饼、紫胶等运出销售。运出的货物卖完后,便继续在外,利用骡马经营运输或贩运杂货、茶叶等。也有人出去后做手艺或劳工的。在外约半年左右时间,次年"清明节"前后回乡,回国时又运进棉纱、煤油、肥皂、洋布等轻工产品,在县内市场销售。

他们短期出国经商谋生,不仅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更有意义的是,为当时龙陵手工业开辟了市场,促进了龙陵织布业、印染业、火炮业、缝纫加工业、制伞业、土瓷业、造纸业、种植业等家庭手工业和作坊的发展。如:象达的土布,产量多、质量好,象达坝几乎家家有织布机,村村织机响,象达布在龙陵和缅北一带,声誉都很高。龙山的火炮作坊先后曾达十余户,土瓷碗厂也有七、八家之多。

天长日久,常相往来,一部份人为谋求事业的发展,遂不回乡(龙陵俗称"打雨水"),逐步定居于缅甸城乡。龙陵人多数居留于龙塘、小河、大动宜、昔卜、动更、缢脉、当阳、腊戍等城镇和乡村。有的则在当地成婚,兴家立业,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精心经营后,逐渐富裕起来。有的发展成为"摆咱"(缅语,意为:经营有一定规模的货栈老板),如龙新的周摆咱、廖摆咱,龙山的吴摆咱等。这一时期,龙陵旅缅定居的赵、张、杨、廖、周、董、吴、匡、罗等姓氏的华侨及国内眷属,家境达小康者,已有数十户之多。少数还被乡人誉为"百万"。如龙山的赵明荣、张金宝即被称为"赵百万","张百万",在龙陵县城享誉一时。部份人事业的成功,无疑地吸引着更多人们的向往,于是龙陵人旅缅之风遍及全境。

当时,龙陵境内有的部分人户,专门从事畜牧养殖(龙陵俗称"火塘"),分布于龙江、象达、平夏、龙山一带,有马群、牛群、羊群。由于群大头多,都是靠追逐水草放牧养殖,有的畜群逐渐放牧至境外,其主人一部份也随着搬"火塘"(畜群转移牧场),而移居国外定居,成为华侨,一部份则仍留居国内,成为侨属。如龙江的匡家、象达的莫家即是,他们的后代,至今仍侨居缅甸,或已加入缅籍。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修通滇缅公路,开辟了国际运输通道。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龙陵的经济状况,也随之有所发展,进出国境经商人员增多。龙陵人除有大部分人留居缅甸外,亦有少数转到其他国家。1941年日寇南侵,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被其占领,大批华侨纷纷回国,部分华侨则移居其他国家。1942年龙陵也相继沦陷。龙陵华侨在国内国外的财产,遭到空前的巨大的损失,有的在经济上从此一蹶不振,多年不能复兴。龙陵部分华侨回国后,也就不再重返侨居国而成为归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龙陵也于同年11月获得解放,全县各族人民欢欣鼓舞。一部份人由于历史形成的各种原因,对新思想、新制度、新秩序的怀疑和恐惧,加之在群众革命运动中,经不住革命洪流的冲击,或因在执行政策上的失当,他们便远离家乡,避居国外。这是合乎常理的必然现象。所以,龙陵解放前后,都有一些人离家出走,旅居国外。

龙陵侨务统计数据

1950年至1959年期间,龙陵外出人员达9721人,经宣传教育后返回1086人,实际外出8635人。这些外出人员中,劳动人民占大多数,他们在国外定居后,从事各种社会职业,有做工的、务农的、经商的、行医的、教书的,也还有当兵的等等,久之而成华侨,有不少人已取得侨居国国籍。但他们仍与家乡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据1988年对龙陵县归侨、侨眷、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及其眷属的普查统计,查明全县有归侨411户,2482人;侨眷4749户,33630人;华侨 4044 户,26854 人;外籍华人1312户,9234人;港、澳台同胞267户,1140人;三胞眷属 221户,1240人。全县共有归侨、侨眷、华侨、外籍华人、三胞及其眷属11568户,81481人,占全县当年总人口的31.6%,其:归侨占总人口的1%,侨眷占9.4%。

龙陵华侨现在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侨居缅甸的占70%,在泰国的占20%,在其他国家的占10%。职业以农业为主,约占63%,工商业占29%,其他职业占8%。

龙陵的归侨、侨眷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其中:龙山、象达、龙新、镇安是归侨、侨眷人户较多,也是最集中的乡镇。其次是龙江、河头、平达、木城是归侨、侨眷人户略少而较为分散的地区。腊动、碧寨、天宁、动糯各乡的归侨、侨眷人户则更少,更为分散。

龙陵华侨和祖国其它地区的侨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炎黄胄裔,具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曾为抵御外侮,打败日木侵略者,谋求祖国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不少爱国华侨志士,走上了抗日民族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疆场,献出了热血和生命。为祖国和家乡的进步,繁荣、富强,他们积极参与创办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投资经济建设。不论过去和现在,他们对祖国、对家乡都曾经做过和正在做着自己的贡献。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龙陵县文史资料》、《龙陵县志》、网络;本文所列各种统计数据及普查情况,均系龙陵侨务办公室陈自才同志(已故)提供录用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2007年雲南省電子地圖集》、《雲南全圖__清同治三年(1864)》,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