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胜晚年谈最好的上级,对儿子说:如果不算毛主席,那就是罗帅

漫步史书 2023-02-13 18:38:57
前言

图|黄永胜

1981年9月,组织上安排黄永胜到青岛定居生活。

黄永胜晚年的身体情况一直就不是很好,特别是因为患了肝癌的关系,所以为了照顾他的生活,组织上还特别将他的大儿子黄春光和三儿子黄春耀调到了青岛,专门负责他的衣食起居。

远离了喧嚣的生活,黄永胜晚年过得非常安宁,因为他喜欢听黄梅戏,喜欢听古典音乐,黄春光还特意为父亲淘来了一台老式的收音机,闲暇时就能听一听,另外黄永胜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晚年时也喜欢看书。

不过,作为一员战将,黄永胜还是怀念当年打仗的日子。

黄永胜在战争年代作战勇猛,而且指挥部队非常灵活,尽管他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但艰难的革命战场环境无疑是他最好的老师。

一次,黄永胜听《西厢记》,不住地跟着哼唱,手上跟着拍节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晚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也许是想起了当年自己上井冈山的日子,黄永胜记得,那也是一个秋天……

“我梦到秋天,黄花、红叶,就像三湾改编时半沟都是红红的一片……”

黄永胜晚年曾与儿子有过一番对话,当时儿子曾问了他一句:

“你最好的上级是谁?”

一句话,让黄永胜陷入了深深的追忆。

图|1949年1月,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指挥平津战役

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永胜的老首长有很多,除了当年在四野时跟随过的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抗战时期他还在晋察冀根据地打过仗。

“如果不算毛泽东,那就是罗帅了。还有一个是陶铸,在广东我们配合得很好,我很尊敬他。”

儿子好奇的问了一句:

“为什么不是林彪呢?”

“林彪当然也是很好的上级,可是,唉……”黄永胜叹了口气,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又说道:“他跑什么跑嘛!”

在黄永胜的记忆里,林彪、罗荣桓,聂荣臻都曾是他的老上级,但是相比起来,罗荣桓的时间比林彪还长一些。

黄永胜是湖北咸宁人,17岁就参加了革命,加入崇阳农民自卫军,后来这支部队同罗荣桓领导的通城县农民起义军会合,并在两县发动起义,然而因为国民党军势大,起义遭到了失败,整个部队人心涣散,但罗荣桓当时率领的起义部队,坚持要去湘赣边界。

1927年武汉八七会议后,毛主席决定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罗荣桓带着队伍抵达江西修水,同将要参加起义的卢德铭部会合。

图|三湾改编

卢德铭带着的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张发奎的部队),该部原定是要参加南昌起义的,但抵达修水后,起义部队已经离开了南昌,卢德铭南下请示了中央后,奉令参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罗荣桓的带着的农民军与卢德铭会合后,被编为特务连。

可因为敌人势大,秋收起义仍然失败。

1927年9月29日,毛主席带着起义队伍来到江西永新县三湾镇,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部队被缩编为一个团。确定“支部建在连上”后,罗荣桓调任三营九连党代表,而黄永胜则被提拔为三营九4班班长。

一次敌人围剿井冈山,突袭红四军前敌指挥部和军部,当时还只是一个班长的黄永胜来不及请示上级,带着一个班的战士上去击退了敌人。

时任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主席见黄永胜打的勇猛,就把他叫到身边:

“你叫什么名字,哪儿的人?”

黄永胜回答:

“报告毛委员,我是湖北咸宁人,我叫黄叙钱。”

毛主席又笑眯眯的问是哪个“叙”字,黄永胜虽然年过私塾,但毕竟文化水平不高,只能连说带比划。

“叙钱,叙钱,还是讲钱呀!那不好,革命战士不能只讲钱,要讲为无产阶级而奋斗。”

毛主席只是笑了笑,若有所思的说:

“我给你改个名字,希望你在革命的道路上永远胜利前进,你就叫黄永胜吧!”

尽管三湾改编后,部队确立了新的建军制度,但不可避免的是,还是有不少人沿袭着旧的习惯。九连当时情况很严重,特别是打骂、体罚战士,罗荣桓一上任便大力纠正部队的风气。

1928年初冬,九连驻扎在江西永新,因为天气寒冷,九连四班的一个战士拿了老乡的柴火,点火取暖,黄永胜坚持三大纪律的军纪,要求战士将柴火还回去,但战士不肯,黄永胜大怒,伸手扇了这名战士一个耳光。其他几名战士不敢反抗班长,都称这个挨了打的战士不该违反群众纪律。

罗荣桓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二天就把黄永胜叫到身边:

“如果我是老百姓,当兵的无故拿走我的东西,我会怎么想?所以,那个战士是错误的,你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是那个战士,犯了错,你的班长二话不说,上来就打一顿,你会怎么想?”

图|罗荣桓

见黄永胜低头不说话,罗荣桓又耐心的教导:

“毛委员再三讲,靠拳头来代替教育,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同志们有了缺点和错误,要反复向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明白为什么错了。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力打人。口服不如心服,只有心服了,才能自觉遵守纪律。你今后无论如何也不要打人了。你回去好好想一想,看看我讲的道理对不对。”

从此以后,黄永胜没有再打骂过战士。

碰上像罗荣桓这样能够循循善诱,耐心教导的老首长,是黄永胜一生的幸运。

红军打下遂川后,黄永胜带着部队负责筹款工作,因为宣传不到位,筹款并不顺利,黄永胜大怒之下,竟然将地主土豪家的房子点着了一半,事情后来被罗荣桓知道了,又挨了一顿批评。

解放战争时期,邱会作与黄永胜也搭过班子,一个任8纵司令员,一个任政委。

据邱会作回忆,一次战斗后,黄永胜安排地方上负责照顾伤病员,但事后地方回报说难以安排,就只是一句话,黄永胜立即大怒,冲出去就同区委书记胡锡奎理论,结果吵了起来,后来是下面的战士通知了他,他跑出去了调解,这才拉住了暴怒的黄永胜。

邱会作出去的时候,黄永胜正发火:

“你们正在吃饭,难道就不能给伤员吃点,连水也不给喝一口。”

图|黄永胜

其实从当时情形来看,地方上确实有实际的困难,胡锡奎也正在想方设法的解决,但一时之间很难做出安排,偏偏又碰上黄永胜质问,胡锡奎也忍不住顶了几句:

“你这样的态度,我就是不给,难道你敢打党的高级干部?”

黄永胜大怒,拎起一根扁担就要打过去,关键时候是邱会作死命的拉住他,这才避免了犯错。

从一些小事上也能看出,黄永胜爱兵如子的个性,8纵是新成立的纵队,新兵较多,然而这件事后,8纵上下的官兵包括后来加入的新兵,在听说这件事后,都很感动,也促成了8纵后来的成长。

不过,黄永胜个性很强,个人英雄主义非常突出,能打仗是他的一个突出特点,但有时也常居功自傲,不大能容人,和平级的政治主官总是闹矛盾。

总的来说,黄永胜能打仗也是一个事实,当年在红一军团时,就深受林彪赏识。

据说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后,林彪就曾对黄永胜说过:

“作战的事交给你黄永胜后,我就可以放心了。”

据曾在晋察冀第三军分区锄奸部工作过的一位姓李的秘书(部分文章中引用,具体出处没查到)回忆:

“黄永胜其人身材高大,性格也是有些桀骜,很有主见。”

从现在留下来的一些老照片中也可以看出,黄永胜生的人高马大,单兵作战能力极为突出,据这位李秘书回忆,黄永胜枪法很好,能打天上的飞鸟,近身肉搏,五六个人近不了身。

据说黄永胜当年在广州军区任职期间,时常下部队视察,曾当着战士的面表演过一项绝技,就是在五十米开外,用手中的飞刀劈树叶,引得战士们纷纷拍手称赞。

1947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冀热辽军区所属的独立第13、第16和第27旅(后改称独立第18旅),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黄永胜任司令员,刘道生任政委。

不过,在1948年3月,在程子华力荐下,段苏权接替黄永胜出任8纵司令员,而黄永胜又紧跟着改调6纵任司令员。

黄永胜之所以能调到6纵任司令员,和他善于打仗是分不开关系的。

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是东野成立较早的部队,更重要的是所属的各师都是原来老资历的部队,比如所属的16师,就是由原来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改编而来,如果追溯其来源,最早能够到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

应该说这样的部队,对于当时东北严峻的形势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东北民主联军成立之初,直接归总部指挥的就只有两支部队,一支是山东野战军第一师,另外一支就是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

图|1964年,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到基层部队检查军事训练时,亲自向战士传授作战动作

可6纵16师在成立之初,是属于“两头冒尖”的部队,不仅打仗冒尖,违反纪律也冒尖。

据说初到东北时,7旅的战士们同总部机关干部打篮球,结果打着打着就成了打架,7旅的球员不仅犯规,还不服裁判管,当时东联副政委高岗上去劝架,挨了两拳,高岗一再表明身份,但7旅的战士们仍然不罢手:

“打的就是你这个副政委。”

事情脑开以后,7旅领导直接绑了打人的战士到机关认错,高岗一摆手说了一句:

“放了吧,这些兵连我都敢打的,打起仗来肯定是好样的。”

也因为种种缘故,6纵几次作战,成绩都不是很突出。

1948年3月,林彪调黄永胜出任6纵司令员,并且还调来李作鹏任6纵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目的就是为了加强这支部队的战斗力。

辽沈战役后,东野根据中央的命令,改攻打锦西、葫芦岛之敌为诱歼廖耀湘兵团。

林彪纵观全局,很清楚的意识到廖兵团的撤退方向。

1948年10月24日,林彪给还在彰武的黄永胜、赖传珠发报:

“以最快速度,穿插至新民以西半拉子门地区,彻底截断廖耀湘兵团逃往沈阳之路。”

应该说东野能不能围住廖耀湘,就看六纵能不能率先一步赶在敌人前面挡住。然而就在接下来的两天,黄永胜率领的6纵却突然失联了。

原来为了加快行军速度,黄永胜率领6纵轻装简从南下,一路上顾不上架设电台,急行军一天两夜赶到了黑山、大虎山以东的姚家窝棚、厉家窝棚一带。为全歼廖耀湘兵团奠定了基础。

战后不仅仅是林彪盛赞黄永胜,罗荣桓也对黄永胜的大局意识颇多赞誉,要知道6纵在整个辽沈战役之前,负责的是在彰武监视沈阳方向的敌人,可在锦州解放后,野司迅速改变部署,围歼廖耀湘兵团,事先绝对不可能告知还在彰武的黄永胜。

可黄永胜在接到命令的刹那,却能果断做出布置,而且在赶到作战地点后,迅速占领有利地形,这份大局意识是非常难得的。

黄永胜调回8纵任司令员后,李作鹏接替任6纵司令员、43军军长。

一直到许多年以后,李作鹏在看《大决战》中,仍然为影片中只描述了40军胡家窝棚战斗而没有反映43军姚家窝棚一战而不满。

作为心腹的爱将,林彪很清楚黄永胜的脾气和性格。

朝鲜战争爆发后,是林彪向中央建议,15兵团司令员邓华与13兵团司令黄永胜对调。

对黄永胜而言,这也一直是一个遗憾。

一直到1953年5月,他才作为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开赴朝鲜。

黄永胜和邓华搭过班子,当年在八路军115师,黄永胜是685团团长,邓华是副团长,但当时邓华还肩负着政委一职,两人都是战将,个性又都很鲜明,邓华时常越过黄永胜指挥部队,这让黄永胜这个团长很难接受。

当时,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在晋察冀开辟根据地,对此情况也十分头痛,于是调了杨得志出任685团团长,改黄永胜出任独立团副团长。

黄永胜个性很强,常不服从指挥,而邓华作为一代战将,在这方面就要比他强得多。

更关键的是的是,黄永胜自我约束力更差一些。

1943年,蒋介石围困陕甘宁边区,中央决定从前线抽调一部分兵力回来保卫陕甘宁边区,晋察冀军区抽调的是黄永胜、邓华率领的6个团组成的机动旅,到了延安后,改编为教导二旅。

在延安没几天,黄永胜又坐不住了,开了一个“红星酒楼”,还请人宣传造势,影响很大。

当时,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也在延安,直接想了个高招,他带着一群人上门吃饭,吃完了打白条不给钱,黄永胜也考虑是专程请他们来宣传,倒不好意思要钱,陈赓出来以后宣传黄永胜开的饭馆老革命免费,大家都上门蹭吃蹭喝,把饭馆吃黄了。

十三兵团打下两广后,恰逢兵团文工团要去邻近的香港采购音乐器材,黄永胜按捺不住,换上便装悄悄去了一趟,没想到后来被发现,事情报上去以后,黄永胜被全军通报批评。

也因为这些事情,林彪才向中央建议,要邓华与黄永胜对调。

不过,对这员心腹爱将,林彪还是有所偏爱,但也因为如此,黄永胜后来犯了不小的错误。

七十年代末,儿子儿媳等家里几十口子人去秦城监狱看黄永胜,但生性好强的黄永胜却坚持不肯出来,据黄春光回忆:

“我们兄弟四人约好,老婆孩子十几口人,浩浩荡荡到了秦城。父亲不见。“

一直到后来,是黄春光给父亲黄永胜写了封信,声称就算不见儿子,也要见见儿媳,见见孙子、孙女。黄永胜这才妥协。

黄春光后来回忆称:

“那次见面给我印象极深,我第一个进去,父亲非常苍老。”

尽管大家都知道,黄永胜同林彪关系很亲密,却很少知道罗荣桓同他渊源更深,就连黄永胜当年入党仪式,都是罗荣桓负责主持的。

因为黄永胜有什么问题,罗荣桓都是当面指出来,而且每次批评总是能说到点子上,这让黄永胜很是服气。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因病去世,黄永胜还深情的说“罗帅去世,我很悲痛”。

不仅如此,黄永胜撰文回忆当年在井冈山时期同罗帅的点点滴滴:

”罗帅对我的教育是刻骨铭心的。”

作为一员战将,黄永胜一直到晚年还怀念打仗的时候。

1983年春节前后,黄永胜因病情加重转到了青岛市人民医院治疗。

也就是在弥留之际,黄永胜拉着儿子黄春光,嘴里一直不停地念叨:

“军装、军装……”

家里人都知道他的意思,特意请示了上级并获得了批准。

1983年4月26日,黄永胜如愿的穿上了55式军装,心满意足离开了这个世间,终年73岁。

1 阅读: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