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drop Quark DSP & Jiu USB-C Dynamic IEMs - TDS Audio Review
KT MARK:
Moondrop Quark DSP: V
Moondrop Jiu: V
夸克作为水月雨目前在售产品中最低价的入耳产品,一直以来有一个比全家产品都好听的梗,虽说只是玩笑话,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证明它能够有着超出两位数定价声音表现。而再往上的百元价位,目前的主打产品是我们已经介绍过的竹(CHU),作为与过去的银色飞船在形态上截然不同的产品,竹的声音表现依然能够在百元价位起到应有的标杆性作用。怎样能够在这两个成熟型号上做些文章来适应市场呢?之前我们介绍过有不少厂商(包括水月雨自己)开始尝试在自家的低价不可换线产品上加入 USB Audio 来与低价蓝牙产品竞争“次世代手机配塞”使用场景的定位,本文的夸克 DSP 和菊两款产品也是这个思路下的产品。由于之前 TDS Studio 对于夸克原初版本并未产出过详细体验内容,而菊的模拟版本竹我们有过详细介绍,所以文章中对于菊的外观、佩戴、线材等部分介绍将部分与竹重合,敬请留意。
夸克 DSP 的包装非常小而简单,灰色纸盒上印着夸克的标准 logo,内部也只是简单的纸板固定。配件仅为三对普通硅胶套,没有收纳袋附送。考虑到两位数的价位,这个简单的包装自然是可以理解的。在一些经销商处购买夸克时,会有赠送额外耳套的活动,可以关注一下。菊的包装则要比夸克 DSP 显得更加丰富一些,与竹的透明塑料开盖不同,菊的包装更加一体化,磁吸开盖,正面印上了新装扮的二次元形象。配件依然是三对清泉套和耳挂,原先的毛毡收纳袋改成了黑色的类皮收纳袋,看上去质感要更加优秀一些,也能在色彩上有所搭配。
夸克 DSP 以及菊的腔体本体都与各自的模拟版本基本一致。
夸克 DSP 的腔体为无色透明的 PC 塑料,呈非常微小的直插短棍形态,尾部有结合了夸克 logo 图案的左右指示。透过腔体可以看到内部封装的微动圈单元以及金属滤网后的海绵阻尼材料。我个人建议将夸克系列耳塞与比日常小一号的耳塞套进行搭配,就像包装内提示的那样,它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银色飞船的深插佩戴建议。在实际的佩戴试验下,我的建议是比常规直插式耳塞稍微深入几毫米,但是不用像 ER4 那样深入到二道弯。考虑到它的粗导管,我也不建议给它强行搭配三节套。目前我觉得给夸克系列搭配 AZLA SednaEarfit Max、自家的 Mis-Tip、声音记忆 Cup Tips 的最小号,对于较深插佩戴都是有一定好处的,也对于声音有相当的加成。如此,即使是佩戴深度有所深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并不会有所不适。得益于类似棍状的造型,你也可以绕耳佩戴夸克,这样可以减轻绝大部分的听诊器效应,深入佩戴状态也可以更稳固。不过,我个人还是不太建议侧躺使用任何棍状耳机,即使是“短棍”夸克。
菊的腔体依然是锌合金,面板上的竹叶团变成了菊花图样。腔体依然体积不大,可以实现侧躺佩戴。腔体内侧针对于耳道口附近的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整体贴合度不错,结合比较小的腔体体积和圆润的腔体形状,并不会出现硌耳的情况。实际佩戴效果是没有什么突出问题的。绕耳佩戴的稳定性良好。两条耳塞中,夸克的被动隔音能力显然是要略胜一筹的——这点也与它没有开孔的全封闭设计有一定关系。
线材方面,夸克 DSP 的线材材质官方并没有给出具体信息,从外观上来说粗细和菊的线材保持了基本一致,通体灰色,有轻微的自缠绕现象;菊的线材材质也延续了竹的黑色透明线皮+彩色绝缘层线芯,同样具体信息未知。毕竟百元塞,用根差不多的无氧铜,成本也不低了。两个耳机的线材上都搭载了一致的三键式线控麦克风,实际在游戏语音、通话过程中可堪使用。
由于改成了 USB-C 接口,所以你可以将这两条耳机视为各自的模拟版本加上一条小尾巴转接线的集成产品,自然解码、放大、ADC 等部分都需要集成在 USB-C 插头连接着的微型电路板中,就像名字告诉你的那样,DSP 自然也一起集成化了。对于低价位耳塞来说,目前想要在真无线大行其道的环境下依然保持市场竞争力,那注重集成化是一条成本较低的直接道路。大多数手机如今都没有 3.5mm 耳机口且厂商连 USB-C 音频转接线都不愿意附送的当下,原先手机配塞的市场自然就会被划分到廉价 TWS 那边去,集成化数字有线耳塞的存在,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低价耳塞增加机会。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些问题是这种形态的产品可以解决的。廉价 TWS 大多在通话性能、声音表现、信号稳定性、延迟等多个方面难以完全代替原有的手机配塞。而这类数字耳塞产品,通过将各个环节高度集成化,在没有增大多少可见体积的同时,确保了延迟、稳定性、通话性能比低价 TWS “大概率优秀很多”的基本属性,同时结合 DSP 技术可以实现原有模拟款难以达到的不同设备的声音一致性。简便、易用、即插即用、没有续航焦虑,这些点都是 TWS 无法做到的。所以我觉得目前市场上有这类产品,其实是比较聪明的做法。
那么这两款产品的实际延迟表现如何呢?在标准测试设备三星 Galaxy S20 上,两者都感知不到任何明显的延迟,无论是在流媒体视频场景还是在游戏场景,均能够达到 TWS 耳机难以达到的延迟不可感知。虽然两个耳机目前并不支持 Moondrop Link app 来进行不同 DSP 的调用,但是数字接口的可能性是无穷的。
来谈声音。二者的单元也与模拟版本保持一致。夸克 DSP 采用了直径为 6mm 的聚合材料振膜微动圈,菊则采用了直径为 10mm 的镀钛振膜动圈单元。二者的声音表现如下,如非额外注明全部基于各自的默认耳塞套(夸克 DSP:灰色硅胶套;菊:清泉套)得出。
夸克 DSP 的低频量感适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插入到适合的深度,可能在量感和饱满度上感觉有一定的欠缺。下潜中规中矩,相对层次感是比较平面化的。收放速度适中,收得比较干净。氛围渲染不算多,不会有很多的晕染感。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位置不会前倾。
中频,人声的厚度是有点薄的,结像的精致程度中规中矩,有一定的距离感。音色渲染痕迹很少,基本可以认为是各种声线都能发挥在类似的水准上。男女声之间没有明显的偏向性。不过按照我个人的使用习惯,会搭配 AZLA Max 耳套之后深插听女声比较多,如此下来你可以获得非常好的 AS*R 收听体验(不是)。不过,一对 Max 套都要比任何版本的夸克贵了,这已经不是“酱油贵过鸡”的问题了……总之,原套下夸克 DSP 的人声表现是质感和线条之间取了一个平衡点,显得相当“科学”和兼容性高,但是对于想要求个风格的用户来说,还是建议换套。
乐器方面,夸克 DSP 的弦乐器表现大多也比较注重质感的表达。小提琴、吉他、中提琴等都在音色上处在比较正确的范畴内,抓耳程度不高,细节信息量虽然达不到竹/菊的水平,但是百元内基本上也是第一档的水准了。大提琴的形体感有点薄。铜管乐器的气势感一般,音色偏亮偏上盘的小号等有着还不错的亮度表现。木管乐器表现会稍微更加活跃一些。打击乐器刺激感不强,在整个空间的存在感把控得不错。
高频的亮度适中,总体上没有特别拔高尖峰来找刺激,深插后上盘听上去也会更加顺滑。极高频的信息量还是少了一点,低价微动圈难以避免这点。
声场表现是一个比较规整的形态,空间感不算大,声音也有一定的“高度感”。定位能力还不错,也可以是合适的手游伴侣耳机。分离度表现还不错,没有那种粘滞、分不开的感觉。解析能力和动态表现是还不错的水准,瞬态良好。
菊的声音基本与竹保持了一致的声音特性,但是中高频会更加平滑。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到位,层次感不错,下潜出色。菊的低频具有非常出色速度感控制,速度适中略偏快一点,收得也足够干净,比手机直推竹要更加具备速度感一些。凝聚感出色,弹性不错。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不会有明显的前倾问题。
中频,人声位置略微靠前,结像的精致程度较高。男女声之间没有明显的偏向性,菊对于各类声线的表现都能有比较好的兼顾,这与夸克 DSP 是一致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两条耳塞的人声听上去一样,菊的人声显然在线条上更胜一筹,细微之处的信息量也有很明显的不同。菊和竹都是属于显得人声调音很成熟老道、更能吸引耳朵的类型。菊的音染比竹还要轻一些,基本处在比较准确的范畴内。
乐器方面,菊的弦乐器普遍表现良好,注重线条刻画优先于质感表达。中提琴和吉他有一点偏薄,但是拉弦细节保留良好。大提琴形体感之类的就不在这个价位的耳塞上奢求了。管乐器方面,木管乐器有一点偏亮之嫌,不过普遍基音音色也没什么毛病,乐器泛音普遍有一点发紧、不太舒展。金属管乐器的质感不错。打击乐器有一定刺激感,没有明显的结像前倾问题。
高频亮度适中略偏亮,但是听上去不会像竹那么线条突出。中高频整体顺滑程度比竹还要更优,极高频延伸不错,没有明显的高切感。透明程度很好。
声场比较规矩,纵向比起竹来说能听到更好的规模感。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表现良好,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也有所进步。解析能力同价位出色,动态中规中矩,瞬态出色。
比起来它们各自的模拟版本,我的印象是,大体的风格和素质表现是基本继承下来的,但是在一些由于单元成本限制儿原来难以在同价位解决的问题,譬如夸克系列作为微动圈而动态受到限制等,在数字方案下得以有所补足。菊相比于竹则更贴近于预设目标的极致。我还是开头的观点,USB Audio 与 DSP 用于入门级耳塞,在我看来是非常聪明的做法,能够以更简单的方法解决一些单纯声学手段难以做到的改变,在不同设备下也能有更好的、趋同的表现。
我也继续期待着更多厂商投身到做出一些有趣好听的“即插即用”耳塞的行列中去。
Written by KingTsui @TDS Studio
APR 2023
AUDIO, DIGITAL, RKTALLK & MORE, IT'S A TDS PRODUCTION.
知乎 - KingTsui
Twitter - RoryKingTsui
微博/哔哩哔哩 - TDSStudio
头条/微信订阅号/小红书/YouTube - TDS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