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在古代是属于“富民之木”,家家种之。《山海经》中称构树为“楮”树和“穀”树。可见在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和了解了构树,并开始人工种植。
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后,构树更是成了乡野上不可多得的经济树种。这对于古人来说,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恩惠。所以但凡有“漆楮之地,杉材之饶”的地方,自然就会有“富商巨贾多往来”。当然,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乡民,相对来说,经济收入也较好些。
图片01~02):构树上的构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种替代品的“迭代”渗入,构树在自然界中的经济价值也在不断“贬值”,构树很多用途都被“边缘化”甚至于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还在“保留”中的部分经济用途,也被“局限”在某个领域或者角落。相反,它与生俱来的很多生物学特征也与现代人的生产生活“格格不入”,甚至造成“负 面 影 响”,因此,构树遭到了人们的“嫌弃",成了许多人眼中的“不受欢迎”的树种。
图片03~04):同株上“分瓣”与“不分瓣”叶
本期图文,清江鹤就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继续关注和聊聊关于“构树”的话题。旨在通过本文分享,扒一扒构树不“讨”人喜欢的“裤”,揭示其不令人喜欢的五大“弊端”,分析其“嫌弃”原因。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构树”树体高大易对周边环境构成安全 威 胁:构树树体高大,乃速生树体。以其快速生长的特性而著称,往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当的高度。构树分枝能力强,在正常的土肥水管理条件下,定植1~3年后,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树冠。
图片05~06):雌花未开前
然而,这种高大的树体却成为了人居环境和人们安全出行的隐 患。在风雨交加的极端天气里,高大的构树容易因风力等外力作用而折断或倒伏,对周边的建筑、道路,电线,通信和行人构成 威 胁。此外,行道上的构树,在茂密的枝叶覆盖下也可能遮挡行车视线,影响交通安全。
“构树”木材材质不佳,被视为无用之木:尽管构树生长迅速,但其木材的材质(不致密)却并不被人看好,视为“无用”之木。
图片07~08):构树雄花
构树木材质地松软不质密,易受潮腐朽,不适合作为建筑用材或家具原料。过去的庄户人家,还可以把构树当柴禾烧制饭菜。在如今电力,天燃气丰富的新时代,“构树”作为柴禾,仅有的一点儿“价值”就被“迭代”。
因此,在市场上,构树木材的需求量很低,往往被视为无用之木。这种经济价值的缺失,也是构树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图片09~10):外观颜值靓丽的构桃
“构树”适应性过强,根系发达极易危害地上的构筑物:构树之所以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存并迅速繁殖起来,得益于其强大的适应性和健壮发达的地下根系。
图片11~12):构桃果实外观
然而,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却给人们的人居环境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构树的根系能够深入土壤,破坏周边建筑的地基稳定性,导致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等问题。
对于城市中的道路、桥梁等构筑物来说,构树的根系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图片13~14):构树构桃成熟时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构树从房屋根基上长出来。还有因鸟儿传媒的种子,落在房屋顶上后长成高大构树的情景。“构树”的“寄生性”很强。曾在燕园有一棵构树“寄生”在槐树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酉阳杂俎》中说:“毂田废久,必生构树”。农田荒芜的时间长了,就会长出来构树。可见“构树无处不生”“构树无处不在”。
图片15~16):构树
“构树”生长强健,对其他植物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构树不仅自身生长强健,还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构树会不断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这种“霸 道”的行为会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在森林或公园等自然资源环境中,构树的过度繁殖往往会对其他植物造成严重的威胁。
“构树”果子腐烂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环境与出行:构树的果实成熟以后,本来是可以食用的。但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几乎没有人食用这个构树桃果。
图片17~18):构树雄花
现实是构树的桃果成熟以后,就自然脱落并腐烂在地面上。
这些腐烂的果实不仅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滋生蚊虫和细菌,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居住在构树附近的居民来说,这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还有,腐烂在地面的果实,随流水到处污染环境,还可能堵塞街道下水道和排水沟,影响城市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图片19~20):构树桃果
关于构树最后的结语:综上所述,构树之所以会遭人“嫌弃”并不令人喜欢,主要是因为其树体高大带来的安全 隐 患、木材材质不佳的经济价值缺失、适应性过强对构筑物的危害、生长强健对其他植物的抑制以及果子腐烂对环境的污染等多重“弊端”造成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种植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我们应更加科学地对待构树等植物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图片21~22):构树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