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能源第一季第三集不幸中的万幸?

喜欢甜妹 2024-11-19 03:26:04

特别注意一个细节:2004年起,当期货币资金余额,对短期到期债务的保障比例,下降至0.56

这说明,手头上的现金,已经无法覆盖短期(一年内)到期的负债——货币资金开始短缺

这其实是一家公司基本面的关键节点。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解决办法:要么处置资产,要么融资

本案,凯迪选择了借款。

于是,我们能看到:2005年,其短期债务大幅增加,从4.7亿增加至14.69亿;同时,长期债务也增加了5.6亿元

于是,这直接导致一个后果:2005年,有息负债(20.31亿元)首次超过当期收入(18.9亿元)。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以预判其业务轨迹,要想维持经营,只有一种出路——融资(要么定增,要么借债)。

而这样的经营策略,也为其之后的发展,埋下了最大的隐患。

上面我们说到,其脱硫主业日渐衰微,那么,接下来,它都做了些啥

答案是:卖煤。

转型卖煤,自然得搞并购。

2007年,它通过并购郑煤集团下的杨河煤业,开始涉足电力行业的上游,搞起了原煤生意。千万别以为卖煤又累又脏,其实在2007至2011年间,煤炭行业正处于风口

一方面,煤炭价格不断走高

另一方面,煤炭采选行业的利润总额从2007年的872亿,2008年飙升至200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28%。销售利润率也在不断提升,从9%增至13%

回到本案,凯迪这次并购的标的,杨河煤业,背景还很不简单。

凯迪电力通过“两步走”的分步收购的方式,最终控股杨河煤业。

第一步:2007年1月,向中盈长江购买杨河煤业20.77%的股权,作价1.376亿,现金支付;

第二步:2007年11月,向凯迪控股定增,购买其持有的杨河煤业39.23%股权,作价7.09亿元,评估增值183%。2008年4月实施完毕,并表。

你看,两次交易前后相隔时间不长,但是两次股权转让的价格,差异很大。

乍一看,以为是“分步合并”调节“投资收益”,但其实不然。

交易方中盈长江和凯迪控股,均是凯迪电力的关联方。

因此,凯迪电力收购杨河煤业,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不会产生投资收益。

根据交易草案,杨河煤业2006年收入为6.36亿元,净利润为1.23亿元。

但本次交易并未约定业绩承诺——幸运的是,这次并购比较成功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