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与陕西鄠县终南山草堂寺佛缘史略文/李景宁

东仁写静竹 2024-10-03 02:44:51

唐朝诗人刘禹锡白居易与陕西鄠县终南山草堂寺佛缘史略

文/李景宁

2024年9月20日,笔者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秦岭北麓草堂寺,发现一座元代建造的逍遥园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碑面上按照朝代顺序,雕刻着与鸠摩罗什法师有传承关系的四百多位僧众,上面有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名字。

宗派图碑,碑上方篆书: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宗派图。碑高1.92米,宽0.65米。碑正中僧人名字皆为楷书,以下共21排,记载众僧484人。第一排以鸠摩罗什为首及其8俊。第二排以宗密定慧禅师为首唐代僧人及信徒共9人,其中有唐诗人刘禹锡、白居易名字。唐以后五代、宋、金、元五朝各排之间。

史书记载:刘禹锡号庐山居士、白居易号称香山居士。他们与草堂寺宗密大师有关。刘禹锡一首诗《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道出与陕西省鄠县(今鄠邑区)草堂寺宗密法师的佛缘。诗曰: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当时,草堂寺宗密大师在佛教界地位崇高。这首诗创作背景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太守时,送别圭峰大师时所作之诗。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今徐州)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有“诗豪”之称。代表作《陋室铭》。

诗的意思是: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忘却言。这一句敬赞大师不断精进,虔诚修行,得到大智慧。在释迦牟尼佛的众多弟子中,阿难尊者号称“多闻”第一,所有佛经,都是经他背诵出来的。圭峰大师为华严宗五祖,其佛教理论当时是高深莫测。他还是禅宗荷泽宗第五代祖师。两重崇高地位与卓绝修行,尊称多闻第一又忘却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第二句的意思是:七祖指六祖大师弟子荷泽神会禅师。因神会禅师用心,南禅崛起,确立六祖地位,后来被唐德宗钦封为七祖。“便门”为方便法门简称。禅宗讲教外别传,对三乘教法不看重,而注重直指人心方便法门;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第三句意思是:圭峰大师曾离开草堂寺赴江南游历。经洛阳汴河,泗州淮河,淮安、扬州到长江。这次,圭峰大师在刘禹锡任和州刺史的太和,暨唐文宗年号827至836年间。由长安到江南游历为东泛,再回长安草堂紫阁为“西归”,回到鄠县就出了喧闹的红尘;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第四句意思是:诗人白居易以侍郎身分,官居河南府尹,虽然地位高,但是信佛诚,与刘禹锡和柳宗元交好。诗人白居易与圭峰禅师叔洛阳神照禅师熟识,圭峰大师在洛阳与白居易相会,吃茶、研讨、谈佛论禅,真正能好好把真经研磨一番。

古代,文人墨客对离别之情总是歌吟不绝。这首离别诗,道出刘禹锡、白居易与草堂寺宗密禅师的佛缘。诗句记述中,以激励自勉,以抒发师徒情,寄托诗人人生认知。诗句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慈悲气息,反映了当时诗人与佛缘的历史风貌。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