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场连胜,这个战绩凭什么属于上海男篮?这支在赛季初表现挣扎、排名一度濒临谷底的球队,缘何突然成了“大黑马”?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支队伍凭借这波连胜直接冲到了CBA第12位,甚至有人预测,他们还有机会杀入前四。然而,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洛夫顿,这场“奇迹”会发生吗?是一人解救一队,还是团队真正完成了蜕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挖。
先从洛夫顿说起,这位身高虽然不算拔尖,但才华却“顶天”的年轻球员,在赛场上用表现为自己赢得了“球队发动机”的称号。17分、10篮板、9助攻,差一点儿就能实现三双,今晚这样的数据对他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队友给他传一个球,他能打出一个精彩的反击;场上需要解决僵局,他能突然灵光一闪送出妙传。洛夫顿的存在,等同于把上海男篮从“卡壳”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
别小看这数字,它背后绝不是简单的“刷数据”这么简单。很多外援来CBA,习惯了孤军作战,只顾着自己拿高分抢风头,洛夫顿却完全不同。他不仅自己得分,还能把全队的点子串联起来,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将王哲林、李弘权等球员逐一“激活”。
特别是王哲林——过去上海队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人挑大梁,累得像搬砖工,现在终于不再孤立无援。用球迷的话来说:“洛夫顿来了之后,连空气都流畅多了。”有意思的是,数据统计显示,洛夫顿场均得分、助攻、篮板,在CBA所有外援中都名列前茅。这说明他不仅稳,而且全面。你说他只是得分手?不,他更像是球队的“大脑”。有了他,上海队这台机器才跑得更快、更顺滑。
当然,奇迹从来不是单靠某一人的表现。除去洛夫顿的精彩,上海男篮此次连胜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团队配合全面升级。如果说之前球队的表现像一盘散沙,那现在就是“攒成了一股劲儿”。
以王哲林为例,这位本土的“大个子”过去一直被诟病“带不动”,每场比赛都像在单打独斗,队伍里缺少能擦枪助攻的人。而如今,洛夫顿来了,主动帮他吸引火力,让他的进攻机会大大增加。再看看后场的李弘权和李添荣,这两个年轻球员的成长速度简直火箭般飙升——有了洛夫顿串联全场,年轻人打得更自由、更果断。
其实,球队的整体改变离不开主教练的智慧。赛季初,上海队的比赛打得又慢又沉,还常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如今,教练组调整打法,让球队主打快速反击和节奏变化。这一招其实很符合洛夫顿和王哲林的风格——一个擅传球,一个内线强,两人一有默契,其他球员跟着跑起来,场面就活了。
这一改变也让球迷重新爱上了上海队:“现在的比赛观赏性高了,节奏快了,看得人太过瘾!”有人说,一个连胜只是运气,持续赢才能证明实力。那么,上海男篮接下来是否具备冲击CBA前四的可能性?从现有战绩看,排名第12的上海队拥有两场补赛机会,理论上如果都打好,他们完全有能力再往前爬。更何况,今年CBA的联赛竞争异常激烈,前几名球队之间的实力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抓住机会,上海队未必不能挤进前四。
但问题也很现实——上海队目前这些比赛,大多是对阵中下游球队。如果接下来面对实力更强的对手,洛夫顿能否继续保持高光状态,其他球员能不能在高强度比赛中稳定发挥,都是未知数。而眼下的上海男篮还存在一些漏洞,比如防守稳定性和外线发挥,面对顶级强队时,很可能成为“致命点”。
不止一人问过,这么亮眼的表现,洛夫顿能不能以此为跳板重返NBA?这是个好问题。回头看看历史,CBA确实曾是许多国外球员重返NBA的舞台。比如亚布塞莱、林书豪,他们都通过在CBA的出色表现获得了NBA球队的青睐。如今的洛夫顿也是如此,他的全面实力和针对团队的拖带能力,正是NBA看重的特质。甚至有NBA球探对洛夫顿的评价是“年轻有潜力,适合现代篮球的打法”。
但事实是,CBA和NBA的比赛强度和竞争水平有很大差距。如果洛夫顿真的想回到NBA,他需要在关键比赛中保持更高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对抗强度。这不是说他的能力不行,而是这条路没那么轻松。
跳出本赛季的连胜来看,上海男篮的进步能否持续,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这支球队不能永远套着“靠外援夺胜”的传统思路,否则很容易陷入“外援推动、外援离去就崩”的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的本土球员确实开始展现出了不错的潜力,像李弘权、李添荣这样的年轻人正在迎头赶上。但球队需要做的远不止如此——要打造真正的“铁血体系”,培养更多能顶住压力、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的本土核心,这才是长久之计。从姚明时代的辉煌,到近几年表现平平,上海男篮这次凭借洛夫顿的表现重回大众视野。但是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12连胜,上海男篮创造了奇迹,但奇迹能否持续?这个问题,比胜利本身,更有让人期待的答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