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丧葬礼俗古至今腐朽之处宜革除(三)

大愚与者 2024-10-15 04:25:31

七是设棚祭奠。设灵棚祭奠是办丧事过程中最动人的一幕。死者家属大多要给亲戚朋友送信,约定祭奠殡葬的日期,一般会避开三六九和逢七日。待到殡葬那天,央来门宗爷儿们着手操办祭拜事务:搭灵棚,备三牲,奏礼乐,设午宴。灵棚大多用白色布帐围成,也有的用秫杆箔搭成,三面而围,顶上遮蔽。灵棚前和左右两边各站一人称为站棚。灵棚后设有孝子位。灵棚内有奠上,奠前。奠上悬挂或张贴紫色题旌:“共和国硕(男)德〇(姓)公讳〇〇(名)行几之灵柩”或“共和国淑(女)德〇(夫姓)母〇(娘家姓)氏孺人之灵柩”(注:共和国“〇公”“〇母”中的“〇”字均为黑色字,其他均为白色字,因为共和国和姓〇没死)。

现在一切从简,题旌也只写“〇(姓)公讳〇〇(名)之灵位”或“〇(夫姓)〇(娘家姓)氏之灵位”。题旌下方摆有一张小桌,桌面设有酒盅,筷子,供行礼转盅之用。一应各家亲友在总执事的操持下,见机行事。灵棚搭好后要去老坟院请灵。孝子等人备纸炮到祖坟请回列祖列宗长辈灵位以示祭奠。一般唢呐跟随。请灵后才允许宾客进棚烧纸祭奠。

一声传唤:“请某庄客烧纸!”炮手燃放起鞭炮,吹鼓手打奏起乐器,乐声都必须是哀婉凄切。这时祭拜者可以进棚行礼祭拜。一般都行祭礼,俗语叫拉礼。拉礼分为堂祭和路祭两种。堂祭就是在死者院内的灵棚前拉礼。拉礼的繁与简,视不同家庭而定,简单的礼节叫小九叩,即掺三叩、献三叩、辞三叩;比较繁的礼叫施大礼,即跪拜二十四叩。客人行礼时,叫做“客烧纸”,拉礼时亦同样有别:出嫁女儿有单独行礼的,叫“番供”或“加祭”。

路祭就是出殡的路上行礼。这种礼节多半是出嫁女儿的“加祭”。灵棚行礼的礼数多种多样。行礼的繁简以孝子的身份和自己的选择而定。礼数以叩头的数目来分,有四拜礼、五拜礼、九拜礼、十三太保、十八罗汉、二十四拜。四拜礼、五拜礼、九拜礼、二十四拜礼还都有懒、勤之分。更复杂的还有三十六拜和一百零八拜。

四拜礼分为懒四拜和勤四拜,即一四叩。

懒四拜:是最简单的跪拜礼,只需要磕四个头即可。但是磕头前磕头后都需要行揖,也就是作揖。但凡跪下磕头之前,或磕头起身之后,作揖必不可少,在跪拜大礼中,都有这个讲究。懒四拜适合于与逝者关系不是太亲密的人,如远房亲戚、叔伯兄弟、表亲戚、同学或朋友等,因为比较简单,也符合身份,符合礼节需要。跪拜礼的简繁程度,与行礼人和逝者关系密不可分,关系越近,行的礼也就越大越复杂。比如一百零八拜,需要磕头一百零八个,整个流程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非常复杂繁琐,现代人已不常用。

一四叩:是子女戴孝时的跪拜礼。孝子入位后,双手叠放成空拳,弓身作揖,双手合揖举起并放下,要求两手举高不过眉,放下不过膝。然后单膝着地,接着是另一膝着地,并双手按地叩头,抬头直身,如此叩头四次,等叩到第四次时祝哀(即伏地痛哭)。后边站棚者上前挽起祭拜者前去串灵。然后再回灵棚。执事喊“孝子谢”,站棚为其拿来孝帽、腰带、孝子戴帽系带等再作揖告退。

五拜礼和九拜礼:都有“懒”“勤”之别。行此礼数的人较多。行懒五拜礼,除上奠叩一个头外,在上奠前后又各叩两个头,共叩五个头。“勤五拜”要上奠两次,每次叩一个头。在上奠前后又各叩一个头,共叩五个头。

九拜礼是适合所有人的常用礼节。懒九拜,顾名思义,磕九个头,所谓的“拜”就是磕头。首先,祭奠者站于灵棚前,需要先面向逝者的遗像作揖一个,再分别向灵棚内的礼仪人员(通常是一个先生,即葬礼司仪、两个护灵人员,俗称站棚人员)作揖,接着,祭奠者再作揖一个,然后下跪,磕头四个,起身作揖。这个时候,站于灵棚前方中间的祭奠者,需要走进灵棚内,站于供桌前,先作揖一个,再面对逝者遗像跪下。供桌两侧的礼仪人员,会依次将一把香、三杯酒依次转给祭奠者,祭奠者供香、祭酒,接着磕一个头,起身作揖一个,再面对逝者遗像,缓步后退到原位。接着再作揖一个,再跪下磕头四个,磕完头之后,这个时候不能起身,因为行礼即将结束。懂礼节的祭奠者,磕完头之后就开始伏在地上痛哭,名曰“祝哀”。然后,司仪会引导祭奠者起身,进屋向逝者烧纸祭奠,然后绕灵一周,瞻仰遗容,慰问家属。绕灵一周后,祭奠者需要再次回到灵棚前,作最后一个揖,表示祭奠礼已经结束。

为什么要出灵棚后再作揖呢,因为祭奠者在最后四个头磕完之后,直接起身绕灵了,所以最后的一个揖就放到走出灵棚以后了。接下来,灵棚内“跪棚”的孝眷,需要向祭奠者磕头回礼答谢,司仪让家属致谢时,家属磕一个头,起身作揖;让再谢时,再磕头再作揖,祭奠行礼流程结束。总结懒九拜礼,奠上叩一个头,在上奠前后的棚前,各叩四个头。叩头前叩头后都要作揖,这样在棚前先是四个头,后又四个头,加奠上一个头,正是九个头,故此称做“懒九拜”,不过最后一个头要祝哀。

勤九拜和懒九拜的流程几乎一样,都是磕九个头,每上一次奠堂(灵棚),转香一把,祭酒三杯。唯一不同的是,除了在奠堂上磕的一个头之外,其余的八个头,不能分两次磕完,而是要分八次下跪。作揖两个,磕一个头,所以要繁琐一些,用时也较长一些,所以称为勤九拜。

“勤九拜”还有“三奠九叩”和“三节挺”之分。

三奠九叩:是祭奠跪拜礼中最常用认可程度最高的礼节形式,所谓的“三奠”就是指进三次奠堂,九叩就是磕九个头,民间殡葬活动中一般行的都是这套礼节。祭奠者站于灵棚前,分别向逝者和礼仪人员作揖,然后再作揖一个,祭奠者要面向遗像缓步走到供桌前,作揖,下跪,接着,礼仪人员(也叫助奠人)会将一把香、一杯酒转与祭奠者,敬香祭酒之后,磕头一个,起身作揖,缓步后退至原位。

接着,祭奠者需要作揖一个,下跪磕一个头,起身,作揖,再进奠堂,作揖,下跪,接着,助奠人会转第二杯酒给祭奠者,祭酒之后磕头一个,再起身作揖,退回原位。

退回之后,再作揖一个,下跪,磕头两个,起身作揖,再进奠堂,祭第三杯酒,磕头一个,起身作揖,后退至原位,作揖,再下跪,磕头三个,进入“祝哀”、“绕灵”环节。

三奠九叩

“三奠九叩”也有三次退回棚前时各叩两个头的,磕最后两个头后进入“祝哀”“绕灵”环节。

绕灵一周出来后,站回灵棚前方原位,再作一个揖,家属磕头答谢回礼,三奠九叩礼也就圆满结束。所谓不同的跪拜礼,也就是行的花样和磕头数量不一样,其基本的形式还是不会变的。三奠九叩礼在古代皇家葬礼、祭祀时是非常隆重的跪拜礼,一般在民间很少运用。随着时代的演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成了民间一般的殡葬礼节。

“三节挺”是在棚前作揖后连叩三个头,每跪一次扣三个头,起身,作揖,再跪,再连扣三个头,第三次跪拜叩三个头后祝哀,站棚搀起后,顶孝作揖告退。这是一般亲属常用的礼节形式。

十三太保跪拜礼,应该称得上是三奠九叩礼的升级版,所有的流程和三奠九叩如出一辙,只不过要磕十三个头。由于和三奠九叩行礼方式大致相同,在这里只做简单叙述。

十三太保仍然要进三次奠堂,第一次需要转一把香,祭一杯酒,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祭一杯酒,三次仍然是磕三个头。和三奠九叩不同的是,第一次进奠堂之前磕一个头,奠堂出来后磕两个头,祭第二杯酒出来后,磕三个头,祭最后一杯酒出来后,磕四个头,所以一共是十三个头,顾名“十三太保”。

而十三太保再升级叫“十八罗汉礼”,和十三太保基本上流程都是一样的,又比十三太保更复杂一点,需要磕十八个头。一般仍要进三次奠堂,和“十三太保”不同的是,第一次进奠堂之前磕三个头,三次祭酒出来后均磕四个头,所以一共是十八个头,顾名“十八罗汉”。在农村殡葬活动中,很少有人行十八罗汉礼。

二十四拜一般是逝者的直系亲属,如子孙、女婿外孙、外甥等常行的大礼。

“懒二十四拜”比较简单,所以祭奠者比较常用,符合身份不失礼节。懒二十四拜,需要磕二十四个头,向逝者和礼仪人员作揖行礼后,需要下跪磕头四个,然后上奠,转香一把,磕头一个,起身作揖,后退原位,作揖两个,下跪,磕头四个,起身作揖。

第二次上奠,作揖下跪,祭酒第一杯,磕头一个,起身作揖,后退原位,作揖两个,下跪,磕头四个。

第三次上奠,作揖下跪,祭酒第二杯,磕头一个,起身作揖,后退原位,作揖两个,下跪,磕头四个。

第四次上奠,作揖下跪,祭酒第三杯,磕头一个,起身作揖,后退原位,作揖两个,下跪,磕头四个。这个时候,二十四个头已经磕完了,仍然需要祝哀,接着进屋绕灵一周,出来站回原位,作最后一个揖,然后家属磕头回礼答谢,懒二十四拜就算行结束了。

懒二十四拜,只要记住几个要领,还是很容易掌握的。在奠外需要磕二十个头,分五次磕,每次四个。需要上四次奠,分别转一把香、三杯酒,每次磕一个头。

而相比懒二十四拜,勤二十四拜要复杂得多,很少有人掌握要领。上奠转香祭酒磕头和懒二十四拜一样,但就是其余的二十个头,需要在灵棚内交叉进行,且不能一次磕四个,需要作两个揖磕一个头。

在灵棚内,祭奠者需要目测大概的行礼区位,比如,在灵棚左侧的空间,以矩形对角形式去行礼。假如行礼的矩形四个角分别以A、B、C、D标注(磕头时要在这四个点),那就是先行A,再行B,再跨角到C,再行D,非常复杂繁琐。懒二十四拜的正常行礼时间大概在二十分钟左右,那么勤二十四拜就需要四十分钟左右,时间上增加一倍左右。

更复杂的二十四拜,还有“花式”二十四拜,适合两个人一起行,需要每个人磕二十四个头。两个人一起上奠,一起在灵棚内呈交叉式花样行跪拜礼,可以说是勤二十四拜的升级版,此礼节也不常见,在司仪执行礼仪时,为了渲染祭奠效果,有时候会用两位司仪向家属或围观的人行花样二十四拜,让祭奠氛围更加肃穆庄重。

以上就是豫东农村殡葬习俗中常见的几种跪拜礼节,当然,在祭奠时,很多人是不会行跪拜礼的,这个时候,礼仪人员会引导着祭奠者行礼,让礼节显得更规范,也让祭奠者消除了祭奠时由于不会行礼的紧张拘束感,从而以更加肃穆的心情,投入到祭奠环节中。

关于跪拜大礼,不少人以为是一种迷信活动,是一种陈规陋习。换个角度也可以认为是殡葬活动中体现孝道的最后一道程序。我们提倡厚养薄葬,更提倡厚养礼葬,目的就是让更多人懂得礼节的重要,以告慰逝者最后的尊严。至于那些繁多的叩拜礼数,敝人以为极宜简略。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