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偷钱”?李玫瑾:别当面揭穿和打骂,高智商家长这样做

安姐情感故事 2020-04-06 11:05:07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经常偷父母的钱,如果不及时制止,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到到严重的方向。

都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想要得到金钱?去上班呀!

但是年幼的孩子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对待金钱更没有清楚的概念。

父母钱包里的钱,只要拿到了,就是自己的钱,可以随便使用。

如果孩子偷拿了你的钱,作为父母的你会什么做呢?

发现孩子“偷钱”?李玫瑾:别当面揭穿和打骂,高智商家长这样做

研究儿童犯罪心理多年的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曾说:“孩子第一次偷钱,不明白偷钱的后果,但是孩子感受到了偷钱的快乐,如果父母不及时制止批评,孩子就会重复偷钱的行为。”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孩子偷钱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防止孩子今后误入歧途。

1、孩子对物权意识和“偷”的概念模糊

2岁左右的孩子,物权意识刚刚萌芽,对所有权刚刚有了模糊错误的认知。

这个时候的孩子大都是强盗逻辑,看到的、抢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

他们对“偷”没有清楚的概念,绝对父母的钱就是自己钱,父母也不会怪罪自己。

2、攀比心理

年幼的孩子,尤其在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攀比和从众心理。

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自己的玩具和衣服鞋子,都要比别人好,这样心理才会满足。

如果孩子的家庭条件不算富裕,他们会通过非法手段满足自己的欲望。

孩子会花父母的钱或是偷别人的钱去购买新玩具,以此满足自己的小小虚荣心。

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发现,孩子就会变本加厉,习惯性地偷父母钱买各种心仪的东西。

3、物质方面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父母带孩子逛商场的时候,孩子看到新颖的玩具,就会想着让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说孩子对于物质需求这方面有着极大的匮乏。

孩子的各种需求父母都拒绝、控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选择偷父母钱的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1、定期给孩子零花钱

小孩子日常的开支其实不会很多,家长可以定期的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自由支配零花钱的使用。

这样可以教会他们认识那些金钱的数额,在无形中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金钱观,孩子有了金钱的支配权,

权,也就渐渐学会怎样合理的花钱。

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金钱意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孩子知道如何让零花钱可以花到下次“发工资”,也就不会偷父母的钱。

2、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家长要告诉孩子金钱来之不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辛苦。

孩子没有钱可以向父母求助,不要偷拿父母和别人的钱财。

要让孩子知道金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而且偷钱是违法的事情。

3、耐心引导,不要贴标签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的研究中指出:父母的行为举止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的行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家长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偷钱,不要随意打骂孩子,或者给孩子贴上小偷和贼的标签。

要告诉孩子偷钱的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如果成年后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后果非常严重。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下次也就不敢再偷钱。

4、不要用暴力手段

家长发现孩子偷拿家里的钱,不要立刻责骂孩子。

偷窃是涉及犯罪的词汇,年幼的孩子几乎不会考虑偷钱的后果,如果父母用暴力的方式来教训孩子,

会导致孩子的心理产生巨大的道德压力心理留下创伤,孩子会过度理解自己错误的严重性。

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偷钱的后果和严重性,可以通过图画书或是动画片,让孩子对偷钱有清楚的认知。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