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件法律援助案,她连跑18个月为受援者讨回7万元补偿金

掌上青岛 2024-04-12 06:37:35

青岛晚报2024年04月12日版面

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赵琰律师正在为受援者提供法律服务。

赵琰律师办公桌旁的锦旗。

王盛汝律师。

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法律援助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国家赔偿、低保、抚恤金、救济金、劳动报酬、工伤及赡养、抚养等方面提供法律帮助,是当下解决社会矛盾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法律援助律师收到致谢锦旗是常有的事。山东中苑律所赵琰律师多年前就加入了法律援助律师团,近年来因为代理援助案件收到当事人送的很多锦旗,而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都是社会公平正义、法治进步的缩影。盈科(青岛)律所的王盛汝是一名年轻律师,当事人送她的致谢锦旗让她感受到了律师职业的社会责任的分量。

历时18个月为她讨回7万元补偿金

张女士2022年7月下班路上遇到交通事故,住院两个月,期间一直坚持线上工作。出院后张女士向公司主张住院期间的工资,而公司以交通事故侵权人会赔偿误工费为由拒绝支付。这期间交通事故赔偿一直没有到位,张女士家庭不宽裕,她的工资是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这场交通事故,原本孩子计划读职高3+2变成了泡影,孩子高中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了。无奈之下张女士申请法律援助,赵琰律师历时18个月为她讨回7万元补偿金。

因为办公区域空间有限,赵琰的办公桌旁放了40多面锦旗,和案卷摞在一起。这些锦旗背后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缩影,他们文化程度不高、生活拮据,法律援助为他们在遇到难事时打开一扇门。赵琰说:“在办理张女士的案子时,她最初主张要回住院期间2个月的工资,而且她丈夫表示,骑车被撞算倒霉,怎么还能找单位要赔偿,纯粹瞎忙活,肯定要不到。”

张女士2022年7月发生交通事故,9月底公司负责人将公司注销。“当务之急是确认劳动关系,我们通过手机钉钉打卡记录,锁定张女士所在公司的母公司,并且通过诉讼确定劳动关系。2023年5月申请鉴定工伤,同年8月出鉴定结果为工伤9级。张女士于2023年7月已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遂再次向母公司提起诉讼要求支付工伤待遇。”赵琰表示,开庭当日母公司出示了一份张女士与其他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主张之前劳动关系确认和工伤认定无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赵琰判断母公司的主张法院不会采纳,并找到对方提出调解方案。从张女士一方主张补偿10万元、对方主张4万元,一直谈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7万元。达成调解协议后,对方仍不死心,以“失联、延期支付”等各种方式继续“压价”,几经周折,张女士今年4月8日才收到补偿款。

赵琰是一名80后,擅长处理劳动争议纠纷,曾获“山东省职工信得过的律师”称号。前几天市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申请人“点援”律师的方式指派新案子。唐女士因为公司不兑现产假待遇“被迫离职”,申请了法律援助,并“点援”由赵琰办理。赵琰拿到唐女士的材料,仔细研究后敏锐地发现,除了产假待遇没落实,单位在唐女士刚入职时没有为其缴纳数月的社保。赵琰准备以此为突破口为唐女士主张权利。

第一件案子就让她收到锦旗

王盛汝律师是一名90后,法律援助的案子目前只办理过两件,收到锦旗一面。“这面锦旗来自我的第一个法律援助案子,办到中途感到特别艰难,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我感受到了律师职业社会责任的分量,这面锦旗‘沉甸甸’。”王盛汝表示。

她接的第一个案子,是一位独居的八旬老太太多次遭遇楼上洗衣机漏水,多方解决无果,老人向市南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了法律援助。“首先是立案,这就需要楼上住户的个人信息。老人和楼上邻居并不认识,派出所和街道为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无法提供户主身份信息,在立案之前也无法通过房管局调取房主信息。为了拿到楼上户主的信息,我跑了6趟,第5趟到街区走访打听到了楼上户主的生日,第6趟通过生日和姓名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具的证明,才依法从派出所调取到楼上住户的身份信息。这期间跑到第3趟时,感觉获取‘被告’信息困难,立案渺茫,我都要打退堂鼓了。”王盛汝表示,她当时已经准备把案子退回,可是老人约她去街道办事处,她还是跟着去了,看到独居老人生活的困境,她决定坚持下去。

立案后,事情进展顺利,法院将传票送达“被告”,楼上邻居主动上门找到老人,双方以调解结案。楼上邻居请工人疏通管道、做防水处理,帮老人修复墙皮,还支付给老人2000元的经济补偿。老人为王盛汝送来锦旗时,握住她的手,说道:“多亏了你,我这么大岁数了,如果没有你一趟一趟地跑,我上哪维权去?现在楼上楼下矛盾也化解了,我们还成了朋友。太谢谢你了。”

“上学,毕业,包括刚入行,对世事人情没有深刻的体会,直到自己以法律援助的形式接触到需要帮助的老百姓,才体会到律师职业的社会责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律师的良心。”王盛汝表示。

40家事务所专为残疾人服务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给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青岛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从全市遴选出1140名律师组成法律援助共享团队,遴选20人组成重大社会影响专案办理团队,受援人在全市范围内可“点援”,自主选择 “心仪”的承办律师,市域内法律援助服务资源实现畅通流动。2021-2023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103件。

目前,我市法律援助施行“全域受理、全域指派”机制,在市域内不区分案件管辖,市民在任何一家法律援助机构均可实现无差别、“一站式”办理法律援助申请手续。同时,随着胶东五市间经济、社会和人员交往日益密切频繁,越来越多的纠纷事项和法律需求呈现跨区域的新情况,依托胶东五市法治一体化协作机制,对范围内的法律援助案件,市民可在五市任何一家援助机构提交申请,不用跑远路即可办好法律援助手续。此举推动胶东五市合作达到更深层次,打造出法律援助区域协作典范。

近日,为满足残疾人法律服务特殊需求,市司法局与市残联共同遴选40家业务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的律师事务所组成公益助残服务团队,为残疾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我市目前已有6家律所、法律援助中心设立听障人士法律援助站,为无声者发声,让无声者在司法场景下被看见、被听见,三年来,累计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725件。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陈小川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