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春晚用“龘”字做标识,也是“文字腐败”

周蓬安闲谭 2023-12-02 22:30:14

周蓬安:春晚用“龘”字做标识,也是“文字腐败”

#“龘”这个字怎么读#总感觉一股陈腐味。这么复杂的汉字因为生活、学习、工作中都用不上,而且书写极其困难,手写几乎没有可能,电脑打印也仅仅能看个轮廓,理应被淘汰,春晚导演却把它从被历史遗忘的角落里拖出来,我不知道这究竟有什么意义?以下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官方微博今天发布的新闻:

小编说“龘”事🐲#2024年总台春晚官宣# 2024龙年春晚以“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为主题,围绕“龘”字设计主标识。“龘”字念啥?小编解答[坏笑]“龘”(dá),出自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小编在这儿许个愿,希望每个奋力“龙行”的我们,都能以雄健龙姿,龘龘龘龘地迈向甲辰龙年

很多年不看春晚的我,不认为央视这么做对社会有任何积极意义。这几年新闻里、看到讲稿里不断出现新词、大词,很多此前从未见过的生僻字、冷僻字,也容易让习惯于念稿子的领导“出洋相”,因此出现讲稿上用拼音或同音字标注情况,给秘书与文员均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文字是用于沟通的,而沟通必须是双向的,至少是一方传递信息,另一方默认收到信息,否则沟通无效,等于是信息无效。因此,无论领导讲话、新闻稿,还是央视春晚标识,首先必须是让受众能看得懂,大家都看不懂,那就等于是你“自言自语”了。

央视春晚搞的这个莫名其妙的标识,本质上还是在垄断文字的背景下搞“文字腐败”。

我在度娘输入“文字腐败”四个字,第一条就是《中国的语言文字腐败已到惊人程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着看一看。文字腐败所带来的一定是社会浮躁,诚信缺失,甚至是道理滑坡。

一些官方喜欢使用生僻字、冷僻字,央视春晚使用这个莫名其妙的字,也许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相关人员希望以此显示自己有文化、有内涵。殊不知,中国有句俗语叫“缺什么,补什么”。这么搞,本质上反而是显示自己没文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 阅读:128
评论列表
  • 2023-12-03 01:43

    多认识几个字也不算坏事,至少我这回知道三个龙念啥了,我们小老百姓想不到那么高那么深,一个晚会而已,想看多看两眼,不想看上床睡觉,没必要上纲上线,顾弄玄虚,天塌不下来,又不是前几年的学生课本,涉及到思想方面了,几个生僻字而已,这些年网上没少出现,什么三个水,三个牛,三个火之类的,大家也就图一乐,转头就忘,谁也不是孔已己,非要较真回字的四种写法,考试又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