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生宝宝突发高烧,妈妈考虑疫情犹豫两天才送医!结果让她后怕

钱江晚报 2020-03-13 12:41:19

“孩子只是有点发烧而已,怎么会是可怕的川崎病?”刚当妈妈一个多月的陈女士仍惊魂未定,对自己起初的不以为然感到后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宝宝出生才一个多月,一直能吃能睡,也不怎么哭闹。直到10天前,陈女士突然发现孩子身上烫烫的,过了一会越来越烫,一量体温已逼近39度。疫情期间,能不去医院就先不去,陈女士这么想着决定先观察看看。结果,2天过后,孩子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反反复复发烧,哭闹不止,陈女士这才紧张起来,跟家人一起把孩子送至杭州市儿童医院。

内三科主任汤卫红接诊后,查体发现孩子左侧脖子上有个红枣大小的包块,进一步做B超检查明确是淋巴结肿大;又抽血做了相关检查,炎症指标竟高达正常值上限的7倍。综合相关信息,汤主任高度怀疑是川崎病。

“该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顾名思义,皮肤对应皮疹,黏膜对应口腔粘膜充血、嘴唇红、皲裂、杨梅舌、眼结膜充血等,淋巴结自然是淋巴结肿大,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高发年龄为6月龄-5岁的儿童,如此小月龄的孩子很少见。”汤主任说,因此他与一起会诊的方丽主任医师在做诊断上就慎之又慎。

一直到入院第4天,宝宝陆续又出现了眼睛红,嘴唇红,甚至有些皲裂等川崎病的典型症状,诊断终于水落石出。两位专家立即下达针对性治疗的医嘱。所幸,在精心治疗与照护之下,体温很快降至正常,皮疹迅速消退,眼睛也不红了,口唇皲裂也逐渐愈合,肿大的淋巴结明显减小,胃口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小宝贝的状态越来越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汤主任说,虽然小宝贝已基本康复,但陈女士仍不能掉以轻心。川崎病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主要的原因,最大的危害是对心脏冠状动脉的损伤,越小的儿童越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在未经正规治疗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高达25%左右,早期诊断明确并及时使用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使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可降低到5%以下。

汤主任说,他从事儿童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明显感觉到川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他刚工作那会,一年也只能碰到一两例,可如今每月都能接诊三五例。最近国内流行病调查数据表明,近15年来在5岁以下儿童中,川崎病的发病率为50/10万左右上升到100/10万左右。

因此,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尤其是同时有皮疹、眼睛发红、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一定要及时就诊,警惕川崎病可能,以免延误治疗。

另外,川崎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从临床上看,感冒、发烧高发的冬春季会相对高发,因为川崎病是由感染诱发的免疫功能紊乱,所以,当下家长更不能忽视。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郑佳 李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