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国红色之旅——大寨之路

宝宝聊过去 2024-09-10 18:27:14

大寨村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五公里处,全村220多户人家,510多口人,面积1.88平方公里,海拔1162.6米。这里属太行山土石山区,由于长期风蝕水切,地域形成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形地貌。

从1953年开始,大寨人依靠集体力量,治山治水,用十年的功夫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綿田”。可是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山流、地冲、房倒、窑塌,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十年心血付之东流。

在陈永贵同志的带领下开展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热潮。大寨人提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豪迈口号,“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资;社员口粮不少,劳动日值不少,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1963年下半年,大寨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抢修梯田,重建房屋,抢种庄稼,在大灾之年夺得了大丰收,以实际行动创造了奇迹、实现了诺言。大寨的经验和精神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肯定,1964年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寨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大寨之路》农村读物出版社

《大寨之路》农村读物出版社 一九六四年·北京

《大寨之路》内容说明

^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灾情多。大寨人就在这贫瘠的山梁上,勤俭創业,奋发图强,开辟了一条发展生产的大道。

^ 山再大,沟再深,也擋不住大寨人治山治沟的雄心壮志。寒风凛列,滴水成冰,大寨人就靠自己的双手,双肩和镘头,筑塌垒堰,和大自然搏斗。

^ 支部书記陈永貴。就是他,和全体大寨人一道,向穷山恶水开战,不怕困难,不怕失敗,坚定地干了十一年。

^ 劳动中,干部永远是带头人,这是陈永貴和社具一道垒石堰。

^ 一九六三年八月的洪水,冲塌了大寨人十年来經营起来的一百多条大石塌。但是,站起来了的大寨人不再是大自然的奴隶。灾后,他們依靠集体力量战胜灾害。这是社員們正在修复被洪水冲坏的麻黄沟。

^ 有人民公社撑腰,集体力量壮胆。住房給暴雨冲塌了,就重新盖起来,还要比过去的住房修建得更結实,更好。

^ 尽管遭受到一九六三年的特大洪灾,但大寨人仍然使这一年的秋粮获得較好收成。

大寨之路 莎荫 范银怀

《大寨之路》统一书号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是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区的一面紅旗。他們人穷地穷,但是有雄心壮志。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奋发图强,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結合起来,向穷山恶水开战,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終于使大地变样,河山易色,穷山沟开始变成了米粮川。

在这本书里,編入了《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論、介紹大寨的一篇通訊和大寨大队党支书陈永貴的一个报告。“社論”总結了大寨人民的革命精神,指出我們要从大寨經驗中学习什么?“通訊”和陈永貴同志的报告《大寨人的革命志气》詳細介紹了大寨人民十一年来的奋斗經过,以及他們进行生产斗争、阶級斗争和科学实驗中的具体經驗。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