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援引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消息称,乌军不再计划进行可能导致大规模人员和装备损失的军事行动,重点转向继续削弱俄军的战斗力,包括炮击、远程打击、无人机攻击和电子战。
外界无法证实该消息的真实性,不过,根据公开报道看,乌军总参谋部已经将最后一支精锐部队第82独立空突旅投入作战,自反攻后就一直在扎波罗热前线奋战的第47机械化旅等部队也被轮换下来,到后方整补,这表明乌军总参谋部确实改变了战略意图。
尽管今年夏季的反攻或许会为冬季或明年春季的反攻打下进一步基础,但相比较去年的哈尔科夫大反攻以及对夏季反攻的期待,从某种意义上,夏季反攻确实是失败了,或者说没有达成人们期待的效果。好在及时改变战术后,乌军并未遭受多少伤筋动骨的损失,在补充兵力和装备后,依然可以继续与俄军战斗下去。
分析人士认为,在反攻开始10周后,尽管乌军一直在努力向前推进,但很明显,在秋季降雨前形成突破性进展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渺茫,俄军的“苏洛维金防线”有效阻止了乌军进攻。
而俄乌两军在前线激烈交战的时候,俄军依然还在战线后方不断修建新的防线,俄军或许在进攻作战中表现不佳,但至少在依托坚固防线的防守作战中,表现还不错。乌军缺乏足够的重武器和弹药,也没有空中优势,用大量人员和装备损失的代价来维持进攻是不明智的。
对俄军来说,尽管设计建造“苏洛维金防线”的苏洛维金大将很可能已经被软禁,至少是职业生涯已经确定结束,但最起码“苏洛维金防线”证明了其价值,不过,在成功挡住乌军的夏季攻势后,俄军是否还有能力重新发起进攻甚至夺取战场主动权,这就很难说了。
各种迹象都显示俄军因为遭受了更大的人员和装备损失,而导致其进攻能力大减,或许通过新一轮动员能够补充人员缺口,但如何补充损失掉的重武器和日益紧张的弹药库存,则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或许可以从某些国家获得数十万发的弹药补充,但按照俄军的弹药消耗速度,这些弹药很可能只能支持半个月,然后呢?
在9月的选举后,克里姆林宫很可能会进行新一轮动员,那么,乌克兰呢?德国《世界报》认为,乌克兰军队仅凭现在的规模是打不赢俄罗斯的,只有依靠消耗战才可能获得战争胜利,说打到莫斯科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俄罗斯是有核武器的,这也是乌克兰军队即便打到了边界也不能继续往前一步的主要原因,这是一场自卫战争,不能将其变成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入侵战争,这不仅仅是道义的问题,也有着现实的需要。
《世界报》认为,为了满足持续的消耗,乌克兰政府需要再动员300万人,用鲜血换鲜血,用生命换生命,才可能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当然,胜利不是指俄罗斯政府宣布战败,而是签订停战协议并从所有被占领土上撤军,就像美国离开越南、苏联离开阿富汗,让俄罗斯无法再在乌克兰获得任何形式的收益,或者就是因为惨重消耗导致国内发生重大变化。
这场战争明显不会在可预见未来结束了,问题是会持续多久?是否会像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所说的那样持续数十年?分析人士认为不会,这场高强度消耗战对资金和资源的吞噬速度太惊人了,可以说,自冷战结束后就没有这样的战争,数十个国家在以实际行动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应该靠谁呢?
要知道,埋藏在地下的石油和各类资源可不会自己变成美元,卢布近期的剧烈贬值已经证明了战争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而经济一旦出现大问题,往往就预示着革命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