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博物馆的晋级“密码”

牡丹晚报 2024-10-10 09:47:35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菏泽一座座博物馆,紧紧连接起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今年以来,巨野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郓城县博物馆、曹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东明县博物馆、菏泽市世知堂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菏泽5家博物馆相继晋级,特别是巨野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了菏泽市国家一级博物馆零的突破,背后有什么核心“密码”?又有哪些值得传承的经验做法?以小观大,解剖麻雀,让我们一起来揭秘。

一级博物馆零的突破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巨野县博物馆举办了《红旗》杂志收藏展、“探索中医奥秘,传承中华国粹”研学活动、“致敬孔子—与经典同行,探寻儒家文化”主题研学活动等多项活动,“文博大餐”吸引了广大观众。

一座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在参观上述展览之余,观众们走进巨野县博物馆一个个展厅,聆听历史的回响,跨越时空与文物“对话”。战国青铜剑、西汉铁灯、东汉镂空龙虎纹铜炉、北齐造像刊经碑……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让大家赞不绝口。玉剑首、玉剑璏、玉珌……多件精美的玉器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些馆藏珍品于2023年9月15日“赴京”参加“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为期165天,而后在山东博物馆展出中“火起来”。9月9日,山东博物馆工作人员携借展文物到巨野博物馆,举行了借展文物归还交接仪式。当日,一同“回家”的还有参加“器以载道—山东馆藏晚期铜器展”的清珐琅五供及明龟背纹铭文铜豆。

“我们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齐全、体系完整,上起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的动物骨骼化石,下至近现代红色文物,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藏品13697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4件/套,二级文物43件/套,三级文物228件/套。”巨野县博物馆讲解员介绍,麟州大地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野泽文化、麒麟文化、人祖文化、大汉文化、书画文化、红色文化等相互交融。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资源,为巨野文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巨野县博物馆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之后就把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作为奋斗目标,各项工作都对标国家一级馆的建设。在日常工作中,巨野县博物馆注重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不断积累经验,提升管理水平。在综合管理方面,巨野县博物馆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一支“崇文格物,守正创新”的全能型队伍;在藏品管理方面,以充实陈列为核心,以突出地方特色为思路,征集各类文物藏品95件/套,丰富了藏品种类;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对馆藏的120件/套金属文物进行修复;完成珍贵文物数字化信息采集和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馆藏文物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对陈列展厅进行维护、提升,并联合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共同设计原创展览,提升展览水平。

近3年,巨野县博物馆共举办展览20个,其中“昌邑故国——海昏侯墓精品文物展”荣获全国博物馆故事文艺作品征集大赛一等奖、“‘巧夺天工 华美遗韵’——中国清代外销银器展览”获第七届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奖项,另外积极创新研学教育活动,举办讲座、亲子活动、主题宣讲等教育活动280余次。通过多元化的提升促建,巨野县博物馆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打卡地,仅2023年游客量就达到39万人次。3年的努力,使巨野县博物馆各项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在评估定级期间,市、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省专家进行授课,讲解定级评估内容和标准,现场指导改进提升要点。巨野县文化和旅游局制订了《巨野县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巨野县博物馆根据任务分工落实到人,定期调度,先后组织人员赴山东博物馆、青州博物馆、滕州博物馆等一级博物馆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多年辛勤耕耘,终有喜悦收获。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巨野县博物馆从全国6565家博物馆中脱颖而出,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实现了菏泽市国家一级博物馆零的突破。

文物载千秋 瑰宝耀古今

“这是一颗更新世晚期安氏鸵鸟蛋壳化石,通长17.5厘米、通宽15.2厘米、腹围49厘米。”日前,巨野县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据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观察,虽然历经沧桑岁月,这颗鸵鸟蛋壳化石依然保存完好,外形呈椭圆形。2021年3月10日,它和其他两件古生物化石入编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化石数据库》,进入了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对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其他两件古生物化石分别为第四纪大型食草动物骨骼化石、史前鹿角。第四纪大型食草动物骨骼化石来源于巨野金山,根据化石特征可把巨野有生物活动迹象的历史追溯到约十五万年前,这是鲁西南地区发现最早的骨骼化石标本,为研究巨野乃至鲁西南地质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史前鹿角通宽16厘米、通高43厘米,2020年7月被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上述参加山东博物馆策划举办的参加“器以载道—山东馆藏晚期铜器展”的清珐琅五供,是巨野文庙大成殿内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的祭器,后被收藏于巨野县博物馆。祭器由香炉一只、烛台一对、花觚一对组成,其中香炉高56.3厘米,三足圆鼎形式,炉盖镂空,两耳外侈,可拆装。烛台高43厘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灯盘形似小碗,内有尖钉,可插蜡烛。花觚高38.8厘米,敞口,颈中束,丰肩,鼓腹渐收,下部也似倒扣的深腹碗,平底圈足外扬,口沿与底沿饰回形纹,颈部饰蕉叶纹,其余各部位遍饰缠枝花卉。这套文物造型优美,做工精致,彰显出雍容华贵之气。此次文物借展活动,不仅促进了馆际之间的合作交流,还使馆藏文物资源共享,真正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3年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巨野博物馆馆藏文物两通碑刻入选。其中,“故行事渡君之碑”碑身刊文11行,计293字。该碑无论在书体、布局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个性,为研究汉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北齐造像刊经碑”刊《华严经》的经文一段,为阴刻隶书,计201字。此碑在书写中使用了“万、弥、经、国”4个简化字,把我国出现简化字的历史上推到南北朝时期。

巨野县博物馆内珍藏着一对玉猪,造型可爱,非常“吸睛”。据了解,这对玉猪出土于巨野红土山汉墓,为墓主人刘髆的手握玉。红土山汉墓共出土玉器43件,刘髆身上身下附着28块玉璧,起着金缕玉衣的作用。手里各握一只玉猪,嘴里含玉蝉,鼻孔、耳孔、肛门用圆柱形玉器堵塞刘髆六窍。另外,在刘髆的胸部,覆盖有透雕龙凤纹心形玉佩又称桃型佩,是汉代玉雕工艺的代表作品,有较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在墓主人的头部出土了唯一的一件玉圭,为礼器,磨制光洁、棱角分明,质地优良,制作规整,为研究我国古代玉器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徜徉在巨野县博物馆,就像在不同的时空里漫游,直接感受历史和文明。每一件展品都连接着菏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平静之中流淌着生动的故事。

文物载千秋,瑰宝耀古今。菏泽市共有28家博物馆,经过五批博物馆定级评估,在级博物馆总数达到12家,其中一级博物馆1家、二级博物馆4家、三级博物馆7家。为给市民提供一场场“文博”大餐,全市各大博物馆不断举办特色展览,创新文博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用多种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