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在临床上使用已超过百年,常用于解热镇痛、抑制血小板功能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一级预防中最常用的药物。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大疾病的发生风险,被称为“救命药”。但同时阿司匹林也有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哮喘等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e163d86c9423aa31e51a168fe39b11.jpg)
其中,阿司匹林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胃黏膜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更为常见。那么,普通人尤其是长期服用抗栓药的患者,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避免消化道出血呢?
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阿司匹林口服吸收后,会抑制一种叫环氧酶的酶,这种酶活性下降,从而会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然而,环氧酶还参与合成胃黏膜保护性物质。一旦此功能被抑制,胃黏膜容易受损,从而可能导致胃溃疡或出血。此外,部分患者合用其他抗栓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更容易加重消化道的负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2706e2e97c19fd84bf44a94fc7f9ce.jpg)
如果您合并有上述情况,服用阿司匹林时候要特别小心,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f52d18feddca66121fe302bfce2fb94.jpg)
1. 使用合适剂量阿司匹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低剂量阿司匹林已经足够,常用剂量为100mg。在发挥有效抗血栓的基础上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胃的损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272dace11faca0bbd148165d86e89a.jpg)
2. 联合使用胃黏膜保护药物
对于高危人群,如有胃溃疡病史或年长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加用胃黏膜保护药,例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减少溃疡发生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219476f20d039825cd66d833ff8852.jpg)
3.尽量减少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
临床中常用的抗凝药物还有氯吡格雷、利伐沙班等等,这些药物和阿司匹林同时使用时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如果不是非常必要,尽量减少和阿司匹林联合使用。
4. 服用特殊药物时需要注意
部分患者朋友引起其他疾病需要长期使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塞来西布、双氯芬酸钠),这些药物长期使用也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等,这些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时,会极大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如果需联合用药,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208919dc0093a62aba3f09af8d93e6.jpg)
5. 戒烟戒酒,少吃有刺激性食物
烟草和酒精会削弱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增加出血风险。同时,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也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所以,在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时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高纤维食物促进消化健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c1e17a0dc56d2618f7c0d2cb7de723.jpg)
6. 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状态
部分消化道出血患者是有前期征兆的,比如皮下淤血、牙龈出血、不明原因鼻出血、粪便颜色变黑等等。一旦出现胃部不适、黑便或呕血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总结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重要药物,但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科学的用药指导、胃黏膜保护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此外,及时识别消化道早期症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