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速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72)

淇铭看文化 2024-11-08 06:02:42

上篇将第3册读完了,也是周安王在位二十六年的终结篇。周安王在位时间比他父亲周威烈王要多两年,期间诸侯混战和各种篡位此起彼伏。

今天翻开第4册,进入周安王儿子周烈王时代。先看元年发生了哪些大事。

【原文】

(元年)

日有食之。

韩灭郑,因徙都之。

赵敬侯薨,子成侯种立。

【解读】

周安王元年发生了日食。这一年韩国灭了郑国,并迁都至新郑。赵敬侯去世,其子赵成侯继位。

《资治通鉴》记载周烈王元年发生的这三件大事中第二件最重要,即韩国灭了郑国,因为郑国是个老牌的华夏强国。韩氏家族早在三家分晋时就已对郑国虎视眈眈,只是当时还不成气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打拼,家族传承、缓慢沉淀,终于拿下了郑国。

回溯当年狂妄自大的智瑶宴会上曾戏弄韩康子,侮辱韩康子的家相段规。三晋联合灭掉智瑶,瓜分智氏家族土地时,段规建议韩康子一定要争取分到郑国成皋(现河南荥阳市郊的汜水镇,《三国演义》中的虎牢关)。因为成皋的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即两面临黄河,两面靠山涧,称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愧是郑国的咽喉之地。

郑庄公弟弟曾看中这块地,希望郑庄公分封给他,但郑庄公没死活没同意,因为担心其弟利用这个地方发动叛乱。后来,张仪搞合纵连横时,还曾拿成皋吓唬过楚怀王。而三家分晋前,这块地方落在了智瑶手上,智瑶还没来得及利用这块宝地夺取郑国,就被三家给灭了。

段规劝韩康子争取分到成皋时,讲了一段至理名言:

“一里之厚而动千里之权者,地利也;万人之众而破三军者,不意也。”……弹丸之地之所以能够牵动国际局势,是因为这个弹丸之地有很特殊的战略意义;打仗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是因为出其不意,让对方措手不及。

韩康子采纳了段规的建议,拿到了成皋,下好了夺取郑国的第一步棋。随即做出迁都的决定。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东南西北都是强劲的诸侯国,北有魏国,南有楚国,西有秦国,东有宋国,很难扩张,唯有东南紧邻的郑国可以做长远规划。韩康子最初建都在平阳(今山西临汾附近)韩康子死后,其子韩武子继位的次年,就开始征伐郑国,还把郑幽公给杀了。然后又迁都至洛阳的宜阳。

韩武子过世后,其子韩景侯继位,即接受周威烈王册封的韩虔。继续执行先辈的对郑战略,再次迁都阳翟。步步为营,靠近郑国国都。其后,韩烈侯、韩文侯又一代接一代不懈努力,到韩哀侯时代,终于吞并了郑国,将郑国的都城新郑作为了新都,完成了韩氏家族的千秋伟业。尽管期间郑国也做了最大的努力,求助于强大的魏国制衡韩国,但终究大势已去。

纵观当今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用书中对韩灭郑的评论,就是:

成熟的政治,往往既冷酷又现实,没有半点温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