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最近看到网上非常火的一段话,真的太治愈人了:
“只要你不去关注任何人的动态,不去揣测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设想那些没有发生的事。你会发现过得特别舒服自在!”
有人说,这简直就是康复抑郁症的神句啊,做到这些后抑郁立马就好了。
不要太关注别人作家马德曾说过:“有时候,在乎这个世界越多,存在感就越少;在乎别人越多,活出自己就越难。”
有个英国的作家写出一部关于律师的故事,这个律师其实已经非常优秀了,但他还是活得很痛苦,因为他总是和别人比较。
当得知别人赚的更多钱时,自己就非常自卑。然后拼命工作希望超过别人。
当知道其他人的孩子很优秀时,自己也开始逼迫孩子拼命学习,搞得家里每个人都很焦虑。
有一次同学聚会,那个过去一直不如自己的同学居然幸福美满的同时,连头发都比自己多,这件事导致他彻底崩溃,后来每天需要药物维持情绪正常。
这在心理学上就是典型的“巴纳姆效应”。
之前李雪琴录制节目透露自己有两个月没看朋友圈,很多人都以为她受刺激了。
但李雪琴却说自己在不关注朋友圈这段时间有很大感触:
“哪怕我没有他们过得好,没有那么优秀那么厉害,但身边的人还是很爱我。其他人觉不觉得我比谁厉害,我不如谁厉害,拉倒吧。”
其实减少关注别人会让自己获得很大的自由,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不揣测别人的想法不知道大家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有,当我们给对方发了一个信息,他人半天没回复,自己就焦虑的不行,会觉得别人可能针对自己等等,内心就像演了一场戏。
在心理学上,有种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治疗的方法叫认知疗法(CBT),它就是通过改变我们一些不合理没道理的认知来达到缓解情绪的作用,而上述的情景就是一种不合理认知,叫做“读心术”。
简单来说,就是主观臆断,揣测别人的想法,并且将其负面化。
而且这样的读心术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自证预言效果,让我们的人际关系真的出现问题,尽管一开始可能什么事情都没有。
别人不给你回复电话,你就会揣测对方是否针对自己,然后自己会生闷气,很可能你就会减少联系对方,可事实上对方很可能在忙其他事情没有注意到而已。
这种思维模式让你认为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让你信以为真。
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帖子很治愈人,这个帖子叫《发现我越主动,越情绪稳定》。
帖子中的主人公每次有什么纠结的事情时,尽可能第一时间去验证。比如当自己纠结要不要联系对方时,马上联系对方,这样反而会让这个问题不再成为问题。
如果担心别人是否对自己有意见,也马上联系对方来验证,这样不仅会减少内心的冲突,也会让事情真相浮出水面,而不是在内心中演绎各种可能性。
其实过度揣测别人的人大多是因为羞耻感而这样纠结,就像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的,那些在乎他人并且羞耻的人总有一种信念:
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奖赏,惹人嫌弃而且没有价值的。
逃避纠结虽然可以让自己暂时避免伤害,但长此以往的话羞耻感不会凭空消失,反而会深埋在我们心里,最终出现社交障碍以及焦虑和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主动去面对这些事情,而不是一味在那里揣测别人。
别设想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当我们看到有一些可怕的事故发生时,有些人就会成天到晚担心自己会不会也经历类似的事情。
总是消耗在自己臆想的恐惧中,这一点恐惧症和疑病症患者体会最深,身体有一点点不舒服就担心自己患了绝症,成天到晚担心的睡不着觉。
在元认知疗法中,这些想法被称为“触发想法”(triggers)。
这些想法完全是随机的,但我们很多时候就会把这些念头当成会真正发生一般。把自己困住的,不是“触发想法”本身,而是你自己。
越分析越可怕,越担心也越焦虑,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写过一群小鸡的故事,农场其他动物每天开心吃喝玩乐,但小鸡突然有一天开始围着谷堆不停喊:“天要塌了,天要塌了“。
结果天不仅没塌,小鸡却每天担心害怕被自己吓死了。
记得有个禅宗小公案很有趣,有个男人想和高僧请教,结果一进门就和高僧吐槽自己生意不好、孩子不乖、身体不好等等,高僧打断他问他吃饭没有,他随口回应吃过了吃过了。
然后又开始吐槽,高僧又打断他你洗碗了吗?男人有点生气问高僧:“你一直问这些能解决问题吗?”
高僧反问他,你洗碗的时候有这些痛苦吗?男人后来终于明白,在专注当下的事情时,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心灵导师埃克哈特-托利,提出过一个“痛苦之身”的概念。
意思是,我们感受到的所有痛苦,根源都在自己的想法。但思维本身并不是我们自己,我们要感受本体的自己,而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活在当下,只有当下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其他的都是头脑欺骗我们的把戏而已。所以活在当下是跳出痛苦很重要的一点。
弘一法师曾说:“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你计较什么,什么就会困扰你”。愿你我,阅尽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不羡慕谁,不讨好谁,生活如果不宠你,更要自己善待自己,人生漫漫路最终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