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宏观调控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是一项科学精密的决策过程,它需要从政策环境、社会养育成本、个人特定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就在今天下午五点半,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文件共分为4方面13条具体举措。
文件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出台相关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
接下来,咱们就挑着(个人部分)相对重要的来讲。
强化生育服务支持方面
除了完善生育休假(保障用人单位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假期)、建立生育补贴等制度外(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扩大了两个范围:
一个是生育保险保障人群,比如有条件的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可通过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报销。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地方开始实践;
这样一来,哪怕没有固定用人单位,也能缓解一部分生育成本。
再一个就是医保报销,逐步将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试管婴儿等)纳入医保范围。
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
这里面重点一个是普惠,孩子学龄前费用高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的沉重负担。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分别提到了地级市、社区、用人单位等;
还明确加强儿童医疗费用保障;
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
教育: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比如公积金额度提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逐步使租购住房群体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等;
就业:
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可以说是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等一体考虑,还有些细化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官方账号进行详细了解。
说完了政策方面,咱们看点儿各地实际落实的。
又有多个城市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及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措施来支持生育,发放金额和形式不一。
目前全国多地陆续已出台或拟出台生育补贴相关政策,大家可以自行了解一下本地相关政策……
还是之前聊的那样,上述补贴力度跟育儿成本相比可能根本不算什么,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但现实真的不像网上人均过万的现状,那些符合条件的家庭,尤其是本身有生育意愿的家庭,缓解孩子出生后的刚需消费,能多一笔收入是一笔。
正是因为每个城市的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才要“因城施策”。
通过其他国家实践情况来看,单纯通过发放补贴、延长假期等方式并不能实现大幅度提高生育率的目的。
各地能做的就是在可实行的范围内改善生育环境。
想要激励生育,还需要联合其他支持政策,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多管齐下。
大环境有所改善后,人们才有精力结婚、考虑下一代,生育率自然而然就提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