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从“零”起步的郑州市艾滋病预防控制监测工作,一边是心理敏感脆弱、变幻莫测的艾滋病高危群体,为了做好郑州市艾滋病疫情防控工作,为全市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所所长刘征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防艾前线,克服重重困难,为艾滋病人和高危人群撑起了希望的蓝天。
第一次见到刘征是在她的办公室,她正在和同伴们商讨工作,红扑扑的脸上写满了对工作的炽热和激情。
刘征告诉我,这是她从事防艾工作的第20个年头了。
我内心充满了讶异和敬佩,因为没有一种病像艾滋病一样,将感染者与“道德”挂钩,被污名化、有罪化,更何况是在20年前,那时的人们更是谈“艾”色变,可想而知,最初的防艾难度有多大。
“两眼一抹黑”,刘征回忆起当年。
2004年郑州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科成立,(2014年更名为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刘征成为第一任科长。
这个科长当时完全是外行人。刘征大学学的是食品相关专业,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了郑州市卫生防疫站(现为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食品卫生监督、微生物检验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对艾滋病是一片空白,我既然接手了,那我肯定要干到最好”,刘征干任何事都追求完美,也许正是因为她的踏实肯干,组织才会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她。
科室成立伊始,全省有偿供血人员大普查开始了。
科长是新人,科室人员亦然。“当时我们的情况非常惨,完全是从0开始”,刘征和科室人员提了一个口号:5+2,白加黑。
不分白天黑夜,全科室的人几乎一个月没有回家,办公室的沙发成为大家轮流休息的场所。
最困难的时候,刘征5天连续奋战,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直至血压飙升到200,“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电话特别多,两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省里、县区、乡镇……后来电话筒放到耳朵旁边的时候,整个耳朵都是疼的,不敢放不敢听”。
终于,在科室所有人的努力下,郑州市高效率、高质量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该睡的时候反而睡不着了”,刘征还在惯性地延续着这根紧绷的弦。
全省有偿供血人员普查完成后,刘征团队掌握了郑州市艾滋病疫情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郑州市艾滋病疫情数据库。
能力越大责任越多,又一项艰巨的任务摆在刘征和他的团队眼前——在郑州市建立男同性恋人群监测哨点,了解男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状况。
“当时全国都少有城市开展这项工作,河南更是空白,而且说实话,同性恋什么样子?在哪儿?觉得满头雾水,不知如何来做。”没有头绪的刘征开始在网上检索,找有经验的人沟通,慢慢地摸索出来一个思路: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可以串联起这个群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征团队终于联系上了一位男同性恋,并通过他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个男同性恋群体经常活动的酒吧,有了一个可以开展艾滋病防治监测的定点场所。
至此,河南省男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干预检测工作在郑州市率先拉开帷幕。
“圣诞老人摔伤了来不了了,可是他交给我一项任务,把安全‘小雨衣’送给大家。”2013年平安夜当晚,刘征来到了酒吧,将“安全套”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了这群特殊的朋友,不仅送去了温馨的嘱托,也带给他们安全的防护。
回想起2004年第一次踏入酒吧的场景,刘征说,“十分尴尬,一堆眼睛齐刷刷看着你,眼神里充满了防备和抵触,我一个女的出现在这个场所显得很突兀的。”
20年前,男同性恋人群成了艾滋病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处于社会群体中最隐秘的角落,人们把他们妖魔化,他们也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愿搭理刘征这个“闯入者”。
“我想跟他们拉近距离,就跟他们拉家常,聊些日常生活,做忠实的倾听者,用心去接触和了解他们”,渐渐地,他们对刘征卸下了防备,知道刘征真正地想和大家做朋友,为了大家的健康而来。
凭借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和大大咧咧的性格,以及善于倾听并及时加以心理辅导、有问必答有难必帮的工作方式,刘征和很多“圈里人”处成了朋友,被认作是值得信任的“知心姐姐”。
在一个冬天,刘征接到了小帅的电话,他说:“姐,我可能感染了,我不想活了。”随即便挂了电话。
刘征心里“咯噔”一声,赶紧又拨过去电话,结果关机了。
“帅帅,你在哪里,姐去找你。”
“帅帅,生病了要配合治疗,别冲动做傻事,你没了还怎么跟姐一起吃撸串儿、一块儿聊天……”
一条条短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刘征焦虑不安,终于在2个多小时后,突然“叮咚”一声,是短信提醒的声音!当时在刘征听来,再没有比这更动听的声音了。
刘征按照小帅提供的地点,找到了小帅的身影,看着蜷缩在一起的小帅,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陪他坐在马路边,听小帅讲自己的人生,刘征把手搭在小帅的肩膀上,突然,他放声大哭!刘征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痛不欲生。
最后小帅答应她会好好地活下去。那一瞬间,除了心疼,也更加坚定了刘征坚持做防艾工作的信念。
能在一个人孤独无助时拉上一把,能帮一个年轻的生命逃离绝望的悬崖,这样的工作,难道不值得去付出吗?
2006年,凯凯在医院做术前检查时,发现感染了艾滋病,他情绪激动,拒绝和任何人沟通,一心想死。
不久后,凯凯的姐姐来到了郑州,得知凯凯患的是艾滋病后愤怒地说:“你不要再回去了,你的死活跟我们没关系,别回去祸害一家子都不安生!”说完扭头便走。
刘征暗道“不妙”,本想家人一个拥抱一句关怀,就能把凯凯从死亡线上给拉回来,现在这种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感染了,下一步就要治疗,家里人不接受,不让回家,就连凯凯自己也不知道回去如何面对亲戚朋友和家人,回不去怎么治疗?看着凯凯绝望的眼神,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在刘征的脑海里:把凯凯的户口迁到我家,让他知道还有人没有放弃他,他的生活还有希望。
家人、亲戚、朋友得知刘征的想法后都不赞同,甚至年过八旬的父亲严肃地问刘征:你这样做考虑过家庭和孩子的感受吗?你拿什么身份接受他?朋友也不解:艾滋病人别人躲都躲不及,你却去招惹?
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很难,但她最终做到了,凯凯“落户”到了刘征家,解决了后续的检测、治疗难题。
那是在灯光昏暗的酒吧里,刘征正在进行高危人群的血样检测工作。一名采血对象突然情绪激动,使针头反弹过来扎破了刘征的手套,刺破了皮肤。
事发突然,为了使大家不过分紧张,她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半夜回到单位,刘征将针头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是阳性,她愣住了,大脑一片空白。如果感染了,家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怎么面对他们……
预防感染,必须服用抗病毒阻断药,如果第二天再联系医院拿药,会错过最佳阻断时间。
她想到了平时交往的患病朋友手里应该有治疗药物,匆忙联系他们。
接到刘征的电话,四个患病朋友深夜打车为她送来药物。有的发短信说:“刘姐,你以前跟我说过,感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生活失去信心,人只要还活着,就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这个场景她熟悉极了,这不正是自己常用的鼓励别人的方式吗?她感动不已,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工作价值。
三个月后,刘征的体检结果出来了——没有感染上艾滋病,刘征将这次意外视为一笔最具说服力的“财富”,她开始了更高频次、更高密度的咨询、检测和宣传工作。
“我们大部分都是晚上12点左右在酒吧开展宣传工作,因为太早去人太少。”刘征说,在酒吧开展工作,通常要在后半夜,基本工作到凌晨两点。
很多人不理解她,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工作,图啥呢?
“没图啥,我觉得通过我的努力可以少让一个人受到艾滋病的危害,心里就高兴”,刘征笑眯眯地说道。
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是刘征的常态。
2013年3月的一天,连续几天熬夜加班后,刘征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经抢救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生命。
她几次在生死线上徘徊,但仍然坚定,“人生苦短,只要心脏在跳动,就不舍弃艾滋病防控第一线!”
刘征从事艾防工作的20年,是惊心动魄而又荣誉满满的20年。20年来,她一共获得了30余项荣誉。
我问她,这么多荣誉里最激励你的是哪一个?
她意味深长地说:“精忠奖——政策实施推动奖。”
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
“这个奖是世界艾滋病规划署支持,由社区小组和感染者自发投票选出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奖了,组委会通知我去上海领奖时,我还疑惑这是什么奖”,至今回想起来,刘征还是觉得又自豪又好笑。
对于刘征而言,精忠奖是最有含金量的一个荣誉,不同于党组织对她的认可,精忠奖是刘征服务的群体自发对她的拥护,他们知道,刘征是在用心、用爱服务,把工作当成责任去做的。
刘征在工作中“拼命三郎”的劲头,也影响带动了一批人。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所副所长仇元营说:“我最佩服的就是刘所长追求极致、不放弃的精神,我从刚毕业的学生到现在的副所长,这一路的成长都离不开刘所长的支持和培养。”
“跟很多先进人物比,我觉得自己差距还很大,但是我们所有的疾控人员都有一个初心和使命,就是为社会中所有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刘征说。
多年来,在刘征的带领下,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所探索出了适合郑州市艾滋病防控的各种措施,建立健全了全市艾防网络,形成了适合郑州市实际的组织、工作机制,锻炼了一支业务熟练的防治队伍,保障艾防措施全面落实。
近两年,刘征团队把防艾宣传重心放在了高校,先后举办了“第三届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师资培训”“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科普大赛”“高校艾防宣讲暨艺术巡展”等多项活动,增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护青年一代远离艾滋病,遏制艾滋病传播。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知识接受度高,社交更活跃,能让防艾知识的辐射范围更广泛,同时也帮助他们自身树立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仇元营认为,高校的防艾宣传工作对于青年一代意义深远。
防艾工作,任重道远。
在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郑州市内地铁走廊的大屏上已经投放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的大幅海报。
在刘征看来,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能树立起自己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时,那就说明,“艾防人”的工作,成功了。
当看到刘征拖着积劳成疾的身躯,却依旧活跃在艾滋病防治前线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终将会到来。
作者:王丁旸(都市频道官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