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高校教授举家赴美,称呼中国人为下贱种群,他现在怎样?

天下战史 2024-10-22 11:20:22

“我的孩子不会对中国和中国人有好感,成为101%的美国人。”

你可能不信,这句话是我国一位教授的口中说出来的,而且他之前还不仅仅是教授,更是人们口中所谓的“专家”。

他为了追求所谓的“美国梦”,不惜变卖家产,毅然决然地移居美国,不仅如此,他还在社交媒体上公然贬低中国。

如今,六年过去了,这位跑到了美国的教授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的儿子又变成了那101%的美国人了吗?

——【·从国内名师到美国落魄·】——

徐思远,作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教授,他曾是众多学生心目中的“名师”,他的经济学见解常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上,被誉为“中国经济的未来之声”。

在国内,徐思远可谓是春风得意,他不仅在学术界有一席之地,还经常出现在各种电视节目中,成为了广受欢迎的评论员。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利双收的学者,却选择了一条让许多人难以理解的道路,他放弃了在国内的优越地位,选择移民美国。

徐思远来到美国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内的知名教授,到美国的普通移民,这种身份的骤然转变,让他措手不及。

在美国,徐思远曾尝试过多份工作,他做过优步司机,也当过中文老师,然而,这些工作都无法与他在国内的地位相提并论。

更让人唏嘘的是,徐思远曾经在美国的一家中餐馆打工,那个曾经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名嘴”,如今却要在厨房里忙碌。

徐思远的遭遇,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更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言行失当引发争议·】——

在移民美国后,徐思远似乎对“融入”美国社会有着极度强烈的渴望,以至于做出了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极端行为。

最让人震惊的是,他曾公开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中文,也不想让孩子今后踏上中国的土地。

在他看来,中文是融入美国社会的障碍,他甚至公开表示,绝不会让孩子踏上中国的土地。这种做法,无疑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他认为,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应该努力融入当地社会,成为“101%的美国人”,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美国生活,他有意识地减少孩子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

不仅如此,徐思远还频繁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发布诋毁中国的言论,他把中国描述成一个“专制”“落后”的国家,这些言论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徐思远拒绝与国内的家人联系,但却会毫不客气地收下家人发来的红包,这种行为,被许多人视为极度自私和虚伪。

这种种行为,让许多人感到愤怒,一个曾经受过祖国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竟然会做出如此背弃祖国的行为。

——【·徐思远的美国梦碎·】——

要了解徐思远的动机,我们需要回到他决定移民的那个时刻,据悉,徐思远对美国的向往始于一次经济学峰会,在那次会议上,他被美国学者的自由思想和开放态度深深吸引。

在为期一周的会议中,徐思远不仅接触到了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还亲身体验了美国的学术氛围和生活方式。

他被美国学者们的开放思维和自由讨论的氛围所吸引,在会议间隙,他参观了几所著名大学,被其先进的研究设施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所震撼。

从那时起,徐思远对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在他眼中,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法治的天堂,他相信,只要到了美国,就能过上理想中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徐思远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真正的美国人”。

他认为,美国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这种想法,成为了他决定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现实却给了徐思远一记重重的耳光,他在美国的生活,与他预期的“美国梦”有着天壤之别。

经济压力、文化差异、身份认同等问题,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争议中的自我审视·】——

徐思远的言行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人认为,他是典型的“跪舔美国”的高知识分子,是背叛祖国的“殖人”和“润贼”。

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徐思远似乎开始了自我反思。

他曾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离开祖国的后悔之情,他写道:“终于明白,根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这番言论,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更令人惊讶的是,徐思远开始要求自己的儿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这一态度的转变,与他之前拒绝孩子学习中文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现在徐思远表现出了悔改的姿态,要求儿子学习中国文化,但这些行为更像是在美国生活不如意后的无奈之举。

他曾经那么坚定地表示要与中国文化彻底切割,如今却又想重新拥抱,这种前后不一的态度,难免让人觉得好笑。

近年来,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正在我国学术界悄然发生:越来越多的优秀教授和研究人才选择离开中国,前往国外发展。

施一公的“回国又离开”事件,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

2008年,正值事业巅峰的施一公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到中国发展。

这一决定在当时被视为“海归潮”的标志性事件,被誉为爱国情怀的典范。

然而,14年后的2022年,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重返美国学术界。

施一公的离开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学术环境的深入思考,有人认为,这反映出中国的科研环境和学术自由度还有待提高。

此外,施一公的决定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人才回流”的复杂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流动是双向的,如何在吸引海外人才的同时,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