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庶吉士就一定有好出路吗?还真未必,搞不好还是混个七品知县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7-03 10:30:39

明清翰林院除具体职掌以外,其另一个重要职能是“储才”,即为国家培养和储备高级文官,这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工程。因而,翰林院的门槛极高,前提就是要获得庶吉士的身份。

庶吉士不是正式的官职,至于能做什么官,是留在京城还是外放各省,具体还得看自己的造化,而决定庶吉士命运的就是散馆考试。

散馆考试的内容

庶吉士在庶常馆授课三年以后,由掌院学士请旨定期散馆,这与现在的毕业考试类似。届时,满汉教习学士,引庶吉士等行三跪九叩之礼,吏、礼二部堂官发卷,庶吉士等恭领钦命试题。

做完考卷之后,由吏部官员收卷呈进,钦定甲乙,引见后分别授职。如遇恩科,则散馆提前,其原则是上一批庶吉士散馆,新一批庶吉士入馆。

散馆考试内容,清初时为五言八韵诗或十韵诗各一篇。雍正元年改用诗、赋、文、论四题,可选其二;雍正十三年改为专考试赋。

由于长期以来散馆考试只考诗赋,因而使清中期以后庶吉士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需求。至咸丰二年,散馆试题改为策论,论用经史性理等书,策用时事。

庶吉士中有一部分是“清书庶吉士”,即学习满文,这类庶吉士散馆要考清书题一道,别其优劣而授职。道光二十七年后,又有翻译庶吉士,其散馆试题钦定为翻译题一道,或汉文翻译清文,或清文翻译汉文,一般都是诏令公文一类。

另外,一甲三名虽然不需要参加朝考来竞争庶吉士名额,但是入馆后也要学习三年,同样也要参加散馆考试,只是他们的考试内容多流于形式。

正常情况下,一甲三名散馆后都会留在翰林院任职,这也是庶吉士最好的出路。有清一代一甲进士凡342人,只有5人散馆后改任他职,整体比例很小,这也体现出朝廷对一甲进士的重视和恩宠。

散馆成绩决定最终去向

散馆考试成绩分为三等,上等者直接授予翰林官,不过具体授什么官职,还得参考殿试的甲第。按例一甲一名授修撰,二名、三名授编修;二甲进士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不管是修撰、编修还是检讨,都是纯正的翰林官,所以谓之“留馆”。

二等者出路不定,幸运的可以留馆,大部分是发到六部任职,最差的就是外放知县。如顺治三年,首批散馆的46名庶吉士中,授编修的16人,检讨13人,改御史4人、给事中7人、主事1人,其余的则外放知县。

名列三等者不能授职,根据不同情况或除名、或继续留馆学习三年。除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惩罚,就是朝廷取消庶吉士的身份,被除名者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翰林的金字招牌;留馆相对好一些,至少还有一次机会可以参加散馆考试,只是要多花费三年时间。

一甲进士如果在散馆考试中名列三等那么也要受到处罚,虽然可以保留翰林的身份,但却无法在翰林院任职,一般要被委以外职。比如雍正十一年的一甲进士庄存与散馆考试列三等,就被外放知县。

当然不同情况下,留馆的人数也是不确定的,朝廷也没有规定具体的留馆名额。假如翰林官缺较多时,留馆的庶吉士就多,反之就少。

另外,如果正值朝廷修书、修史期间,因任务繁重人手紧缺,那么留馆的庶吉士人数也会比较多;而相对空闲时,则留馆人数就少。

留馆庶吉士的特殊政治待遇

清中期以前,具体说是道光朝以前,士子皆以留馆为荣,别看编修、检讨级别仅为七品,但在人们尤其是士子的心目中地位极高。

这是因为凡是被选入翰林者,即使不能升迁文职极品,但基本上都可以入值内廷,又可以简放主考、学政,掌握文衡;且七品编修、检讨能与各省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平行往来,而七品知县则被戏称为“芝麻官”,对督抚只能上手本,称卑职,这对士人的自尊心是一种伤害。

清代也有很多庶吉士没有到散馆时间而被授职的情况,这类庶吉士主要是被皇帝选中,或供奉内廷,或宣谕外省,或修书议叙,或召对词科。如顺治十二年,清书庶吉士多被委以科道,这一年就有11个庶吉士没有到散馆时间而被授以科道官。

也有少部分庶吉士因有特殊贡献被提前授职,如晚清著名的封疆大吏丁宝桢,因军功而被授予编修,不过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见。

进入咸丰朝以后,人心浮动,很多庶吉士难以抵御世风诱惑,看中知县为一方父母之利,他们宁可放弃留馆的机会,也要挤破头混个知县实缺。在考试中,他们故意放水,为了就是名列三等,就怕抢不到一个知县。

2 阅读: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