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日前均宣布,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将于8月27日至29日访华,与王毅外长举行新一轮中美战略沟通。但在访华之前,美方仍旧秉持其“极限施压”的手段,它对华采取了哪些行动?中方对此的回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据美国“政客”(Politico)新闻网8月25日报道,沙利文在访问中国之前先去了一趟加拿大,讨论加强美加双边关系。而他也没忘记在此时对华施压,在加拿大期间,沙利文公开表示尊重加拿大的贸易政策,但在对华电动车及其他产品提高关税的问题上,美国认为盟友还是同美国站在一起比较好。显然,这是在要求加拿大尽快拿出态度,跟随美国的步伐。
而围绕所谓的“产能过剩”和“巨额补贴”,中方已经回应过多次了,以事实和数据证明了美方这一言论的荒谬之处。可美方仍然我行我素,施行“长臂管辖”,试图阻挠中国车企走向海外。
并且,为了配合沙利文这次访华行程,美国财政部日前以“涉俄”为由,对约400个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其中有42个是中国实体。类似的手段中方见过太多次了,是美方惯用的“极限施压”,意在拿类似问题当筹码,来迫使中方让步。
但这次中方很快做出了反应。据新华社8月25日报道,当天外交部美大司负责人向媒体就沙利文访华一事,做了简要评述。负责人肯定了沙利文访华的意义,认为这是落实旧金山会晤共识的重要举措,但同时也对沙利文提出了6个要求,分别涉及台湾问题、中国发展权利、中国战略安全、乌克兰问题、南海问题和中东问题,内容总计约有1500多字。
发言人表示,王毅外长这次将同沙利文就中美关系、敏感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充分发挥双方业已建立和恢复的2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的作用,继续探讨中美战略认知问题、国家安全和经济活动之间的边界问题。
简单来讲,这次沙利文来华谈的,大概就是上面这些问题,不过中方不保证一定能达成共识,因为在这些热点问题上,中美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出“竞争与合作”的对华态度后,上述六个问题可以被统一归入美方认定的“竞争”里。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26日的分析,在沙利文专机落地前,中美就已经“隔空交手”了,这意味着此番战略沟通很难取得多大成果。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若王毅外长与沙利文的会晤氛围是融洽的,双方都不至于在见面之前就互相提要求、放狠话。而且中方提出的这六个要求,均涉及美方的核心外交战略,在拜登政府只有几个月任期的背景下,就算谈成了合作,新上任的总统会承认这一成果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就算哈里斯上台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这次沙利文访华,并不值得抱更多期待,美方预计不会在重大问题上对华做出让步。但这并不代表会谈没有意义,对于中美这对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来说,能维持沟通就算不错的成果,“气球事件”后,中美关系处于“冰封期”时,美方的紧张反应,很能说明问题。在美国即将迎来大选的当下,美国内部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不断提高,美方需要更稳定的中美关系,避免引发战略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