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认识糖尿病的形成原因的?

王树鹏小鹏 2024-10-06 08:36:42

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病”,根植于阴阳五行平衡及脏腑经络学说。其病因错综复杂,涉及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终欲过度等,致体内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受损,气血津液代谢紊乱而成。

具体给大家总结如下;

1,先天禀赋不足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生理功能皆由先天之精所决定,这种先天性的体质差异称为禀赋。对于糖尿病而言,阴虚体质者尤为易感。阴虚,即体内阴液不足,无法有效制约阳气,导致阳气相对偏亢,形成虚火内生的状态。这种体质的人群,在遭遇外界诱因时,如饮食不当、情志波动等,更易引发消渴病。中药调理时,多采用滋阴降火、补益肝肾的方法,如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方剂,以培补先天之不足,调和阴阳平衡。

2,饮食不节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香燥之品,会损伤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损,则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反而化生湿热,积热内蕴。这种内热不仅消耗体内津液,还使胃肠消化功能亢进,即“消谷耗液”,最终导致消渴病的发生。中药调理上,强调健脾和胃、清热燥湿、生津止渴的原则,常选用参苓白术散、葛根芩连汤等方剂,旨在恢复脾胃功能,清除内热,滋养阴津。

3, 情志失调

情志,即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长期的精神压力、情绪波动,如郁怒伤肝、忧思伤脾等,均可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影响脏腑气血运行。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火;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无源,津液失于输布。火热内燔,耗伤肺胃阴津,最终引发消渴。中药调理时,注重疏肝解郁、健脾和胃、清热生津,常用逍遥散、一贯煎等方剂,以调和肝脾,清泻内热,滋养肺胃之阴。

4,纵欲过度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对全身脏腑组织起滋养、濡润作用。纵欲过度,则肾精过度耗损,导致肾阴虚衰,虚火内生。虚火不仅灼伤肺胃阴津,还与肾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消渴病的病情。同时,肾阴不足还可影响全身阴阳平衡,引发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中药调理时,强调补肾填精、滋阴降火的重要性,常用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加减,以滋补肾阴,清泻虚火,恢复肾脏的封藏与调节功能。

总之,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观念,其形成原因涵盖了体质、饮食、情志、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在中药调理上,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剂和药物,以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恢复脏腑功能的目的。

需要注意:以上涉及中药及中药方剂,需要在专业中医医生辨证指导下应用,患者不可私自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加重病情。

我是中医博士王树鹏,大家有糖尿病等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2 阅读:263
评论列表
  •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怎样认识的。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更有不去解決药量如何來而怪别人提出药量如何來,搞的中医不知道如何來那才天经地义,知道如何來才叫十恶不赦。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竞然有连医者父母心指急病人之病痛都不知道。还能拿钱财为医者父母心,真是人间之极品)

  • 2024-10-06 16:28

    UC中医是中医的一个分支,擅长低智胡扯,主治愚昧盲从征